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嘉誠

文丨談古論今

大家好,這里是談古論今。

780億港元,瞬間蒸發(fā)!

李嘉誠,這位商海巨擘,從未料在自己的耄耋之年會遭此重擊。

導火索還是前兩天差點成交的港口買賣。

李嘉誠的長和集團,原擬4月2日將43個關鍵港口賣給美國貝萊德。但在簽約前夜,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于3月28日宣布:依法審查!

國家重拳下,這筆228億美元的交易被瞬間凍結。

于是,“不簽了!”的消息迅速傳開,長和也正式確認交易“暫緩”。

李家頓時慌了。

外部是官方審查、洶涌輿論和美國的淡然處之;內(nèi)部是股價雪崩、780億市值灰飛煙滅和監(jiān)管的利劍高懸。

正值內(nèi)外交困之際,更勁爆的消息又傳來——

李嘉誠二公子李澤楷,在3月30日高調(diào)宣布:

旗下業(yè)務與長和“早就零股權關聯(lián)”!

李家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兒子急“切割”,是父子情斷,還是驚天算計?

只怪這時機太“巧”了。偏偏選在老爸最焦頭爛額、家族市值狂瀉780億、交易被國家叫停之時,李澤楷才跳出來大喊“我們沒關系”。

看著97歲的老父承壓,親兒子卻急忙劃清界限,這還是那個榮辱與共的李家嗎?

豪門水深,豈能一眼看透?依我看來,李澤楷這步“無情”棋,背后藏著四層心思:

一、暗筑“防火墻”,留后路。

長和這次的麻煩不小,可以預見后面還會有更嚴厲的制裁。

李澤楷的光速切割,還是出于對自己的盈科集團(金融、科技等)的保護,確保免受牽連、為家族保留火種。

這招“壁虎斷尾”,夠狠、夠精明。

二、危機公關,維護信譽。

李澤楷一直想擺脫父蔭,自90年代創(chuàng)辦盈科后力,時刻在證明自己的實力。

這次重提“零股權關聯(lián)”,就是告訴世界(尤其投資者):“我靠自己打拼,長和的事與我無關,我的公司很穩(wěn)定!”

這時候,他必須做好危機公關,維護公司的商業(yè)信譽。

三、暗示路線分歧。

賣戰(zhàn)略港口這么大的決定,很難相信家族內(nèi)部沒有分歧。

這一點上,李嘉誠與長子李澤鉅一直認為該賣,但特立獨行的李澤楷你之前被曝頗有微詞。此刻的“切割”,也傳遞了一種隱晦的聲音:“這鍋我不背!”

甚至是暗示李家的玩法要變?這點只能日后見分曉了。

四、挽救家族顏面。

長和的名聲一受損,李澤楷就趕緊展示了這邊“風景獨好”。

這種積極強調(diào)業(yè)務成功的態(tài)度,一定程度確實能對沖掉李家的負面影響,挽回點家族整體聲望。

這就等于等于告訴外界:“李家還有我!”

那么,李家的“老規(guī)矩”還靈嗎?

李嘉誠發(fā)家靠的是什么?

除了眼光,更核心的原因就是深入骨髓的“小心”!

“雞蛋不放一個籃子”的理論,指導了他幾十年分散風險的策略。

但這次,面對國家安全“紅線”和中美的雙邊博弈,他的老經(jīng)驗似乎失靈了。

虧損780億,就算是他也不可能不肉疼??上У氖牵?7歲的他卻還是異常堅持,想把這次的“蛋”放到美國這個“籃子”里。

長和此時還在“打太極”,企圖蒙混過關。官方強調(diào)本次交易是“暫緩”而非“終止”,明顯是想留后路。

但屢次在原則問題上打馬哈,是否太過天真?

兒子的“快刀斬亂麻”,說明李家內(nèi)部也意識到:

純粹“向錢看”、搞“左右逢源”的老路行不通了。尤其在中國,吃著飯還砸著鍋,更不行!

“不簽了”之后,李家的爛攤子誰來收?

長和雖然按下了交易的“暫停鍵”,但中美的博弈遠未結束。

國家這次為何反應如此強烈,不惜動用反壟斷審查來限制商業(yè)交易?

答案很簡單:

這次賣的不是普通資產(chǎn),是涉及43個全球關鍵航道港口的戰(zhàn)略資產(chǎn)!

特別是巴拿馬運河兩側(cè)的要地,中國一直是其大客戶(21%船只目的地)。這些港口關乎著國家的經(jīng)濟命脈和信息安全。

在美國打壓中國海運、威脅收天價??抠M的背景下,把關鍵節(jié)點拱手讓給美國,等于將我們的咽喉暴露給對手,這無疑觸碰到了國家的安全紅線。

所以,當長和無視提醒、執(zhí)意推進時,國家果斷出手叫停是必然之舉。它清晰地傳遞了一個信號:在中國,“在商言商”絕不能凌駕于國家安全之上,誰敢挑戰(zhàn),誰就要付出代價。

實際上,李家還失去的遠超780億。

780億市值的蒸發(fā)固然驚心,但這只是表面代價,里面無形的損失更加龐大。

李嘉誠曾是全國的商業(yè)偶像,還是“愛國商人”的代表。這次風波,他的行為明顯是“只顧私利,不顧大局”,讓廣泛群眾嚴重失望。很明顯,李家的聲望也極大受損,難以修復。

更現(xiàn)實的是,李家未來的在華之路可能會更難。

經(jīng)此風波,李家在內(nèi)地投資的項目是否會否面臨更嚴苛的審查?

而李澤楷的“切割”又能否完全獨善其身?

在“李家”的標簽下,這些都恐非易事。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李家這關鍵一步的選擇,是駛向新生,還是就此擱淺?

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信息來源均為網(wǎng)絡,如與事實不符或侵犯版權,請及時聯(lián)系作者澄清或刪除。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營造綠色網(wǎng)絡世界!


敢為蒼生諫真言,豈因禍福避趨之!

@關注、點贊和轉(zhuǎn)發(fā),就是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