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一本讓收藏家搶破頭的絕版神書,終于要升級回歸了!
2019年《穿在身上的歷史:世界服飾圖鑒》一經(jīng)上市就被秒空,無數(shù)讀者捶胸頓足。

它以奧古斯特·拉西內(nèi)所著《歷史上的服裝》為底本,是一部描繪歷史上服裝變遷的鴻篇巨制。

書中按時間和地域編排,全景展現(xiàn)19世紀末以前世界時尚的變遷;
通過484張彩色圖版及一一對應的詳盡專題解說,
逐一介紹各時期、各地區(qū)服飾的發(fā)展歷程及相關重大歷史事件、逸聞趣事,
涉及7000余件精美服裝、首飾、家具、日用品、樂器及交通工具、武器裝備等,
呈現(xiàn)了4000多年人類服飾的演變歷史及社會風貌,重塑了古代社會生活場景。
是世界公認的服裝領域極為重要的藏品。
如今,《穿在身上的歷史:世界服飾圖鑒》(增訂珍藏版)升級歸來。

以作者1888年完成出版的法文原版《歷史上的服裝》(六卷本)為內(nèi)容底本,進行全書編譯。
增譯20萬+字解說。

近500幅手繪,7000余件圖例,精美復刻原版圖。


百科全書式史書,紙上服飾博物館,龐大的信息寶庫。


服裝、民俗、博物館史、應用藝術等領域的資料庫。
歷史學家、藝術家、設計師、插畫師服裝、時尚愛好者的靈感源泉。


法文六卷本精華,增譯20萬+字解說
2019年版本是以拉西內(nèi)所著《歷史上的服裝》的英譯本為底本翻譯出版的,
而新版本則是根據(jù)這部鴻篇巨制1888年的法文原版翻譯的。
無論是內(nèi)文架構(gòu),還是圖片配文介紹,
基本上都是按照法文原版編纂的,更貼近原著,更原汁原味。


讀過2019年版本的讀者可能會感到有些缺憾,
蓋因部分精美圖片沒有對應的文字介紹,讀者很難了解人物的身份,
無法知道其所穿服飾究竟代表哪一社會階層,
更無法詳知其所穿戴服飾的含義。
新版本不但彌補了這些缺憾,
而且還把圖中每一人物的服飾特征介紹得很詳細,甚至把服裝款式的演變過程都敘述得頭頭是道。

這幅圖版中,
橫幅左一: 身著常服的公主,頭戴黑絨繡花架子頭,佩戴金耳墜、金手鐲等首飾,身穿藍色繡花斜襟旗裝,外套坎肩,佩戴紅色緞繡彩帨(清代后妃、福晉、夫人所用的一種佩巾),手拿羽毛扇,坐在清漆紅木座椅上,右手邊圓桌上擺著香爐。
左二: 女史,掌管皇后禮儀的官員,頭發(fā)梳成發(fā)髻,戴金釵,身穿公主旗裝,手持梳妝匣。
右一: 身 著吉服的官員。 官員分文官和武官,官員的頭銜及等級都體現(xiàn)在服裝和官帽的頂戴花翎上。 此官身穿蟒袍,外套黃馬褂補服,三品以上官員才可穿九蟒四爪官服。 大理石桌上擺著水煙袋。
下橫幅左一: 皇后頭戴朝冠,身穿龍袍,戴耳墜,佩戴彩帨和朝珠。
左二:女史正把玉石如意遞交給皇后,她頭戴繡花架子頭,身穿紅色旗裝,佩戴藍色真絲彩帨。
右二:身穿朝服的官員,頭戴配頂戴花翎的朝冠,外套補服,補服為圓領、對襟、箭袖式,佩戴珊瑚朝珠,腳踏真絲靴子。
右一:皇帝,又稱天子,身穿龍袍朝服,頭戴朝冠,肩頭披短披肩,佩戴朝珠,手持玉石如意;御座上蒙著紅色綢緞罩子。

近500幅手繪,7000余件圖例
精美復刻原版圖
以原版手繪原圖為藍本,

精美修復472張彩色圖版及12張服裝裁切圖樣,

保留原圖版中的全部裝飾元素,以平鋪大圖的形式,為讀者提供更佳的鑒賞體驗。



百科全書式史書,紙上服飾博物館
龐大的信息寶庫
本版保留了原作中對世界時尚、世界服飾發(fā)展進程的詳述,
及穿插介紹的相關重大歷史事件、逸聞趣事,內(nèi)容涉及各民族歷史文化、天文地理、人文景觀及風俗習慣等。

其實作者在撰寫法文原版第一集的時候,也沒有提供太多的文字介紹,僅簡單列舉出圖中人物所穿服裝的名稱。
從第二集開始,作者根據(jù)讀者的反饋,加大了文字介紹力度,
不但指明人物所穿服裝的起源,而且講述了這一服裝的演變進程,
把圖片介紹文字儼然寫成一篇篇專題論述文章,甚至擴展為人種志或地方志,涵蓋地理知識、地域特色、氣候特征等內(nèi)容,
而正是氣候條件及文化底蘊讓每一民族服飾都具有了鮮明的特色。

在12年間,作者陸陸續(xù)續(xù)編寫了20集文字,
尤其是為每一幅圖版撰寫了一篇介紹文字,每編完一集出版一集,
最終在1888年,將20集文字匯編成一套六卷本著作。
原書共錄入500幅彩色圖版(作者將雙頁圖版算作兩幅),
文字描述篇幅達1800頁,其中部分章節(jié)寫得極為詳細,甚至突破服裝史的范疇,

從某種意義上說,此書不僅僅是一部服裝史專著,
而且還是一部介紹各民族歷史文化、天文地理、人文景觀及風俗習慣的百科全書。


作者洋洋灑灑寫了100多萬字,由于部分文字摘自專家學者的論述,
有些章節(jié)讀來略有重疊啰唆之瑕。
出于篇幅考慮,本版精煉內(nèi)容,刪減在當下看來陳舊過時、對于現(xiàn)代讀者來說過于晦澀難懂的部分。


衣服不只是遮體御寒的布料,更是刻著文明密碼的“時光相機”。

從乾隆的龍袍到印度的纏頭巾,
這本書用7000件服飾碎片, 拼出了整個人類文明的穿衣簡史。

就像一位讀者說的:
“翻開它,仿佛打開了全世界衣櫥的門?!?/strong>
相信本書一定會為廣大藝術家、設計師、插畫師和歷史學家提供不可多得的圖片資料,
為所有服裝和時尚愛好者帶來豐富的靈感源泉, 更為大眾展現(xiàn)一場盛大的歷史文化視覺盛宴。



關注公眾號“詩意文化館”
即可查詢訂單跟蹤物流

▼添加我,拉你進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