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949年毛主席與兒子毛岸英在北平香山的真實合影,與唐國強在某電視劇中的模仿劇照一致。
左邊的照片,是1949年毛主席和毛岸英在中南海談笑風生的照片,照片中,毛主席翹著二郎腿,笑容可掬。

左邊的照片,是唐國強在電視劇中刻意模仿,作為扮演毛主席的資深演員,唐國強短發(fā),兩鬢斑白,雙目炯炯,爽朗大氣,未語先笑,一點不比熒屏上的形象遜色,而這張照片,與毛主席相比盡管他努力模仿毛主席動作表情,但看起來有些皮笑肉不笑。
毛主席在戰(zhàn)爭年代,在失敗中,他總結經(jīng)驗,揚長避短,打運動戰(zhàn),在關鍵時刻,他的大智大勇,才取得了許多勝利,才在黨內,軍內確立了他的領導和地位。
唐國強作為一名演員,從1970年從事話劇工作開始,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30多年了,最初他是跑龍?zhí)祝髞砑尤肓藥拙湓~兒,再串幾個角色,到1974年,就已經(jīng)擔當主演了,這應該說是占了“形象”的光。
1975年拍攝,1976年完成的《南海風云》是他演的第一部電影,播放之后,觀眾都說是真“帥”,之后唐國強拍攝了《小花》一舉成名,90年代初,《三國演義》唐國強大變樣,他將諸葛亮冷峻的表情不乏剛毅,犀利的目光不乏真摯,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的履痕重重寫在他的臉上。

1996年電視連續(xù)劇《長征》開始拍攝,當時導演翟俊杰點名讓唐國強出演毛主席,當時輿論一片嘩然,一個“奶油小生”的演員,似乎與偉人毛主席有著天壤之別。
不得已翟導搬出當時的重大題材領導小組組長才平息了這場風波,之后,唐國強因成功扮演毛主席而榮獲“華表獎”優(yōu)秀男演員獎。
90年代以后,唐國強從電視劇《開國領袖毛澤東》到《長征》再到《延安頌》,一次次成功塑造了毛主席的形象令人折服。
唐國強談起十幾年來演領袖人物的艱辛,至今記憶猶新,《長征》中有過雪山草地的重場戲,當年紅軍過草地用了四天,他們卻足足用了七天,到第七天時,天降大雨,遍地泥濘,苦不堪言,以至雇來的群眾演員都不干了。
為了表現(xiàn)“紅軍不怕遠征難”的歷史氛圍,劇組還在拍攝現(xiàn)場架起了鼓風機,雪粒夾著沙粒吹到演員臉上疼痛難忍。
“從高處看,往地處找”是唐國強塑造領袖形象的一個理念,在他看來,領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偉人。

因此無論在《解放》還是電影《建國大業(yè)》中,唐國強都力求將領袖平民化,刻意表現(xiàn)領袖作為普通人所具有的七情六欲,用生動鮮活的生活情節(jié),小中見大,刻畫人物,如主席抽著煙,馬上要開會了,順手把未抽完的半截煙卷在鞋底上一捻,又習慣地將煙頭揣在口袋里,活現(xiàn)出主席一慣的簡樸務實的作風。
雖然唐國強完全難以復刻毛主席德氣質和風采,但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演員,唐國強以他對領袖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日趨嫻熟的演技,將毛主席德藝形象塑造得形神兼?zhèn)?,栩栩如生,高瞻遠矚,運籌帷幄,莊重威嚴的同時又有普通人的情感,幽默睿智,頗具有親和力。
難怪人們一見到他,便很自然地將其與毛主席聯(lián)系在一起,但在他心中,毛主席是大海,他只是大海上一個摸索前進的船夫。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