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蔣介石得知戴笠的兒子戴藏宜被槍斃,當即命令毛人鳳把戴的后人接到臺灣。蔣介石接見了母子三人,照片上右一為戴笠兒媳鄭錫英,左一為戴笠長孫戴以寬,蔣介石前面站著的是戴笠小孫子戴以昶,看似慈祥的照片上,背后卻另有深意!
照片中蔣介石“親切”的把戴笠的小孫子摟在懷中,看起來頗有一種慈祥的感覺,而戴笠的兒媳和長孫則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站在他身邊。
蔣介石和戴笠一開始是彼此最堅實的依靠,但是到了后來,隨著戴笠在軍統(tǒng)的地位越來越高,蔣介石就想分走他的權(quán)利。
蔣介石往軍統(tǒng)空降了幾個人,他想盡快把戴笠的權(quán)利分走,但是沒想到戴笠的態(tài)度也會如此強硬,他派進去的幾個人根本沒有占到有用的位置。
這對“老搭檔”的爭斗沒有顯現(xiàn)在表面,畢竟誰也不想讓其他人再成插一腳,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注定沒有結(jié)果,因為戴笠乘坐的飛機失事了。
戴笠去世后他的子孫后代也沒能得到蔣介石的庇護,好在他們靠著戴笠留下來的錢財過得還不錯。
雖然戴笠是位高權(quán)重的軍統(tǒng)大人物,但像他這樣的大人物卻只有一個兒子也就是戴藏宜,父子兩個無論是長相還是脾氣都如出一轍。
戴藏宜的母親是戴笠的原配夫人,這個夫人在戴家的存在感很低,不過在她生下戴藏宜后,她也算是有了依靠。
因著是戴笠的獨子,所以戴藏宜就是家中的小霸王,戴笠常年在外面工作幾乎很少回家,他每個月按時往家中打錢,而這些錢也全都被用在了戴藏宜身上。
戴藏宜被長輩們寵的不學無術(shù),他不喜歡讀書,連學堂都很少去,在家人的要求下他勉強把小學上完,后來就被戴笠接到了上海。
戴笠雖然不喜歡原配,但對這個兒子卻是十分重視的,畢竟這可是他唯一的孩子,戴笠把小學畢業(yè)的兒子送到了大學讀書,等他畢業(yè)后戴笠自然會給他找一份好差事。
可即便有戴笠在身邊看著他,戴藏宜也絲毫不聽話,他大學還沒上完就回家擔任了一系列差事,有戴笠在背后給他撐腰也沒人敢給他臉色看。
不過戴藏宜在家中工作還是有好處的,因為他能幫戴笠解決很多曾經(jīng)的仇人,沖著他為父分憂的這個想法,戴笠對他就格外疼愛。
戴藏宜在家中設(shè)立了無線電臺,他還培養(yǎng)了很多通訊人才,他私設(shè)的這個通訊設(shè)備也在日后成了軍統(tǒng)地下聯(lián)絡(luò)點之一。
戴笠對這個兒子的印象只有不學無術(shù),揮金如土,喜歡排場這幾個印象,等他回老家參觀的時候,戴藏宜還組織了一場表演,這場表演也徹底籠絡(luò)了戴笠的歡心。
戴笠覺得父子之間果然是有相通點在的,雖然戴藏宜文化不高,但他還是很有藝術(shù)天分的,于是在戴笠的安排下,戴藏宜就加入了軍統(tǒng)。
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戴笠在培養(yǎng)戴藏宜,而戴藏宜也想借此機會爬的更高,但沒想到,戴笠竟會走的這樣突然。
戴笠走后戴藏宜的日子也艱難了許多,后來隨著全國解放,戴藏宜直到以自己的過往經(jīng)歷很難逃過處罰,于是他就準備帶著妻兒潛逃。
他剛逃到半路就被人發(fā)現(xiàn)身份,不過戴藏宜趁著人們放松警惕的時候,他再次帶著妻兒潛逃,最終的結(jié)果就是不管他怎樣潛逃,還是會被人們發(fā)現(xiàn)。
其實只要戴藏宜好好服從改造他也就不用死了,但戴藏宜偏不,他表面上是虛心認錯的表情,但實際上他已經(jīng)做好了去往臺灣的準備。
這次被捕后戴藏宜的運氣就沒有那么好了,他手上沾的有無辜百姓的鮮血,加上三番五次逃脫制裁,最終戴藏宜被執(zhí)行槍決。
戴藏宜死后,他的妻兒就沒了靠山,蔣介石得知后急忙接他們來臺灣定居,其目的并不單單是好心。
蔣介石想借此機會證明自己的寬宏大量,也想讓其他人知道自己和戴笠的死沒有關(guān)系,但最終飛往臺灣的只有鄭錫英和兩個兒子,她還有一個兒子留在了大陸。
為了向其他人證明自己對老部下的家屬有多么寬厚,蔣介石對他們母子三人十分不錯,因此鄭錫英和兩個兒子的生活還算是比較安穩(wěn)。
信息來源:王萍編著,國民黨高級將領(lǐng)的子女們,臺海出版社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