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山西長治某學校門口發(fā)生一起震驚眾人的事件。
一位家長在接女兒放學時,當眾對一名六年級男生拳打腳踢,甚至連扇十幾下耳光。
這段視頻,在社交平臺上,得到了較為廣泛的傳播,沒過多久,就引起了公眾的注意。
為什么一個成年人會對未成年人動手?這背后的原因更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叫了名字,就被扇耳光?
據(jù)被打男生回憶,放學的時候,路過校門口,他輕輕地、隨意地叫了女生的名字。

沒想到女生的父親聽到后,立刻沖過來,攔住他。先是質問他的班級,接著直接甩了一巴掌。
似乎還不解氣,又將他按倒在地,繼續(xù)一頓毆打。
更令人憤怒的是,現(xiàn)場有兩名學校保安,卻對此視若無睹,未能及時阻止。
另一種說法:男生長期騷擾女孩?
不過事情的真相似乎并不那么簡單。
我們看看其他人怎么說,爆料男生一直“騷擾”女孩甚至導致女孩患上抑郁。
這位父親長期觀察,發(fā)現(xiàn)男生又在叫自己女兒的名字,一怒之下,才做出極端行為。
如果這一說法屬實,換做任何一個家長,都會感到憤怒。
但即便如此,這種處理方式依然站不住腳。

警方通報:家長被行政拘留
4月2日,當?shù)鼐綄Υ耸逻M行了通報。
警方調查后確認,男子原某因聽到男生喊自己女兒名字,認為其行為輕浮,便實施了毆打。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警方而且實際上,對該家長采取了行政拘留處罰。

這一結果公布后,網(wǎng)友炸鍋了。
網(wǎng)友熱議:護女心切,沖動是魔鬼
不少人最初以為事情另有隱情,才讓一個父親失去理智。
但得知警方通報的具體原因后,大多數(shù)網(wǎng)友認為:“這位家長行為過激了!”
“孩子叫了你女兒的名字,就該被打”
“如果真有不妥跟老師、家長溝通,而不是上手打人”
“動手前先想想代價,現(xiàn)在好了,自己進去了,孩子臉上也抹了黑”

法律不是兒戲,家長的行為影響深遠
這起事件再次給所有家長敲響了警鐘。
家長保護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用正確的方式維護孩子的權益。
暴力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加劇矛盾,讓自己陷入違法的風險。
試想一下,這個女孩長大后,會如何看待自己的父親?
她會覺得父親“威風凜凜”,還是會感到難堪和無助?
孩子的成長,需要理性和溫和的引導,
而不是簡單粗暴的“以暴制暴”。
沖動是魔鬼,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信息源: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