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A股成交額跌破萬億,這是1月份之后第二次出現這種情況。
再加上關shui消息影響,市場上人心惶惶。 有人覺得A股牛市沒指望了,也有人覺得這是抄底的好機會。
散戶到底該怎么做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文末還有超實用的炒股干貨,可一定別錯過!
一,縮量
昨天,A股市場成交額跌破萬億,一下吸引了不少投資者關注。其實這不是頭一回,自去年9·24行情起,市場量能第二次大幅收縮。
2025年1月13日,成交額首次跌破萬億,為9661.2億,昨天成交額9745億 。

去年12月10日,大盤見頂后,連著調整了一個月。
1月13日一開盤,股價就大幅下跌,指數跌到上輪調整的最低點。
可第二天,大盤突然拉出一根中大陽線,開啟新行情。
如今成交額又跌破萬億,很多人就琢磨,是不是又要像上次一樣,拉出大陽線了 ?
二,市場的反應
不過得明白,歷史不會簡單重演。雖說1月13日成交額跌破萬億后,大盤拉出大陽線,迎來上漲行情,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當下,關shui正策消息給市場蒙上陰影,A股又處在年報披露高峰期,本身就容易引發(fā)市場波動。
所以,不能光看到之前有過成交額破萬億后市場反轉的情況,就盲目樂觀。

市場一直都復雜多變,和1月13日那會相比,現在市場環(huán)境已經大不一樣。
很多人沒意識到這點,很容易被股價漲跌迷惑。散戶在市場里消息滯后,對市場現狀往往一知半解。
今天市場下跌并不意外,但急跌不代表市場趨勢就徹底改變了,很多時候只是市場情緒在作祟。
真正要關注的,是后續(xù)市場會不會持續(xù)下跌。 機構資金不僅能決定股價走勢,還擁有信息和專業(yè)優(yōu)勢,對市場的判斷更準確。
在如今市場不確定性這么高的情況下,我們跟著資金流向走,才能判斷出下跌會不會持續(xù),有沒有反彈機會。看下圖:

多數人炒股只盯著股價上躥下跳,很少去想為啥漲為啥跌。
其實,股價漲跌是由交易行為決定的,尤其是機構大資金的操作,對個股走勢影響巨大。
上面這張圖,來自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數據系統(tǒng)。
借助量化大模型, 系統(tǒng)能拆解交易數據,把數據記錄、存好,再進行對比,這樣就能搞清楚機構資金的行為了。
圖里橙色柱體是 「機構庫存」數據,能反映機構資金整體動向。就拿電投能源來說,這組數據便來自它。
從圖中可以看到,電投能源股價在12個交易日下跌7.38%,但 「機構庫存」數據并沒有減少。
緊接著,股價開始反彈,17個交易日漲了13.25%!這就說明,資金行為左右著股價走勢。
不難理解,股票要是一直有機構大資金參與,自然更受市場青睞。
所以, 「機構庫存」數據越密集,持續(xù)時間越長,就意味著越多投資者看好這只股票。
研究整體交易行為還有個重要作用。
當市場行情不好,比如遭遇暴跌時,通過分析就能區(qū)分出,哪些股票下跌是短期市場情緒造成的,哪些是因為機構都不看好了。
這對炒股幫助很大。大家接著看下面這張圖。


從上面的圖,能看出機構資金的想法。掌握了這些,炒股就不會一頭霧水。
今天就講到這兒!要是還想了解實用炒股竅門,記得關注我。
聲明:
我分享的內容僅供參考,要是侵權,立即刪除。
我不推薦股票,沒有會員群,和任何組織都沒有利益關系 。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