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五凌晨兩點,我正對著電腦碼字趕方案,突然彈出老張的語音。
點開就聽見他沙啞著嗓子說:"兄弟,今天又被客戶指著鼻子罵了仨小時,就因為我送的奶茶灑了兩杯。你說我怎么就混到跟二十歲小孩搶單跑腿了?"
咖啡廳暖黃的燈光下,我看著對面這個穿著褪色沖鋒衣的男人。
老張的保溫杯里泡著菊花枸杞,手機支架還粘著外賣箱的油漬。
三年前他還是某大廠勞模,現(xiàn)在是手??谕!?/p>
老張讓我想起去年參加的同學會。
飯桌上的老李剛被某車企裁員,現(xiàn)在開滴滴每天工作14小時;做教培的小美轉型賣保險,朋友圈全是凌晨的心靈雞湯。
這些曾經(jīng)穿著西裝出入CBD的精英們,現(xiàn)在聊天話題都變成了怎么搶預約單、哪個平臺的沖單獎勵更多。
1、打工打工到老一場空。
傳統(tǒng)行業(yè)就像臺生銹的絞肉機。
我表弟所在的建筑公司,去年校招碩士底薪6000,還要自備安全帽和測距儀。
更可怕的是,你永遠不知道什么時候會被更年輕的螺絲釘替換——某大廠去年裁員時,有主管收到指令:"優(yōu)先保留28歲以下員工"。
在制造業(yè)干過的都懂,流水線工齡超過十年的老師傅,時薪可能還沒新來的臨時工高。
這不是努不努力的問題,而是整個游戲規(guī)則在懲罰"經(jīng)驗"。
上個月去廣州出差,深夜路過棠下村夜市時被震撼了。
95后的小夫妻支著三米長的折疊桌,現(xiàn)場教學"AI數(shù)字人直播"。
3980元的課程,能收二十多個學員。
他們的教材是打印的,案例視頻直接扒的熱門。
更絕的是隔壁賣"跨境選品神器"的小哥。
他所謂的"神器"其實就是爬蟲軟件,但靠著幫人抓取TikTok爆款數(shù)據(jù),三個月全款提了輛Model Y。
我問他怕不怕被舉報,他笑著指指頭頂?shù)臄z像頭:"你看這條街63個攤位,起碼20個在做。"
這些野路子的玩家最懂什么叫"信息差套利"。
朋友公司前臺辭職做"海外短視頻搬運",把國內(nèi)沙雕視頻配上外語字幕發(fā)到Snapchat,現(xiàn)在團隊20人專門幫人做內(nèi)容出海。
2、野路子搞錢方法。
第一,搶灘登陸新大陸。
關注App Store每周新上線應用,像之前的ChatGPT,三個月內(nèi)代注冊賬號的服務商賺了七位數(shù)。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