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護被命運遺忘的孩子(下)







上一篇我們跟隨志愿者的腳步,走進了小軍的世界,感受到了他的絕望與希望。小軍的故事并沒有結(jié)束,他的故事還在繼續(xù),更多人加入了幫助他的行列,守護著這個被命運遺忘的孩子。
生命的轉(zhuǎn)機
接下來的日子,陳海平與仁愛千家愛懷來分部的劉偉老師保持著密切溝通,同時定期探訪小軍和他的姥爺,確保能及時掌握孩子的最新情況并反饋給基金會。
在陳海平的不懈努力下,劉偉老師也高度重視小軍的情況。經(jīng)過多次溝通和協(xié)調(diào),終于在一個周五,千家愛項目的援助款項順利到位。那一刻,陳海平如釋重負,這筆救命錢能讓小軍安心接受第四次手術(shù)和后續(xù)的治療恢復(fù)。

收到援助款后,姥爺激動地給陳海平打電話:“謝謝你,你可是個好人!”聲音中滿是感激和安心。陳海平謙虛地回應(yīng):“不是的,我們都是善緣,我們也是做慈善,遇到就幫。我個人其實沒多大的能力,但我身邊的人很有能力。”
海平隊長常說:“我只是一粒普通的沙,但我的背后是整片沙堆?!比蕫鄞壬苹饡袨楹⒆淤Y助學業(yè)、陪伴成長的助學項目,也有醫(yī)療救助的千家愛項目。作為一個善行資源的整合平臺,它將每一個個體的力量凝聚起來,讓千百顆善心共振,匯聚成磅礴的集體智慧,共同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撐起一片希望的天空。正是這種聚沙成塔的力量,筑起了一座堅固的生命堡壘,守護著每一個孩子,確保他們不會被命運遺忘。
希望的種子
這座堡壘的堅固,不僅在于一次性的救助,更在于持續(xù)的關(guān)注與支持。因緣際會,和合而生,海平隊長多年來在善行實踐中積累的信任和影響力,觸動了更多社會愛心組織。他們主動前來,表示可以資助小軍從高中到大學的學費與生活費。
2025年臘月里,手術(shù)后一個周日的早晨,海平隊長帶著愛心團隊的志愿者們再次探訪小軍。小軍還處于恢復(fù)期,雙腿被紗布層層纏繞,他蜷縮在被窩里,眼神中仍帶著一絲失落與恐懼。
陳海平溫柔地看著他的眼睛,叮囑他:“你看,現(xiàn)在手術(shù)非常成功,一定要好好恢復(fù)。明年你就能上學了。”雖然她心里并不確定男孩明年是否真能入學,但她知道,此刻這個孩子最需要的是希望和光明。
男孩不停地點頭,眼中閃爍著微弱卻真實的期待。陳海平繼續(xù)介紹道:“這些叔叔阿姨他們也是來看你的,他們也是一個愛心團隊。如果你明年能去上學,他們就會幫助你。”
“謝謝!謝謝!”男孩一直重復(fù)著這兩個字,聲音里帶著深深的感激。這兩個字是他將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傳遞給外界的橋梁,勝過千言萬語。
雖然未來的路還很長,但有了這么多的關(guān)愛和支持,小軍終于不再是一個被命運遺忘的孩子。這次的探訪,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救助,更是心靈上的陪伴和關(guān)懷的開始。命運曾將他遺落在黑暗的角落,如今,愛與希望的光芒正一點點驅(qū)散那片陰霾,照亮他的世界。
綻放的笑容
幫助小軍身體恢復(fù)的支持有了,小軍后期的學業(yè)支持也有了,但陳海平和團隊成員們深知,小軍需要的不僅是物質(zhì)上的幫助,還有心靈上的慰藉。而這正是仁愛助學項目一直以來秉持的理念,資助是起點,關(guān)懷是重點,要讓孩子們從關(guān)愛中看到希望、獲得力量。

2025年3月23日,是我們采訪海平隊長的日子,這一天,他們剛剛結(jié)束當天的助學入戶走訪。當陳海平再次走進小軍的家時,眼前的景象讓她感到無比欣慰。小軍的變化令人驚喜,他不再是那個只能蜷縮在被窩里的孩子。他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咧開嘴露出潔白的牙齒,顯得格外開心。更令人振奮的是,他已經(jīng)能夠站起來了。他主動脫下襪子,讓陳海平查看他手術(shù)后愈合的傷口。那塊被移植上去的肉,不僅是他新生的象征,更是他重獲希望的標志。
“你笑起來很好看的,”陳海平真誠地說,“你能去上學了,是不是很高興?”
男孩點點頭,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雖然因為病痛,他休學了幾個月,本該升入六年級的他,現(xiàn)在還需要重讀五年級。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對學習的熱情。
“功課能跟得上嗎?”陳海平關(guān)切地問。
“沒問題!”他斬釘截鐵地回答,臉上洋溢著笑容,語氣中透著自信與堅定。這個曾經(jīng)被陰霾籠罩的家庭,如今窗臺上總擺著志愿者帶來的綠植——陽光穿透了命運的裂隙,帶來生生不息的希望。
經(jīng)過交流,姥爺也打算把西邊的大屋收拾出來,讓小軍有一個獨立學習成長的環(huán)境。志愿者們還計劃在未來的探訪中,給他帶更多的學習用品和書籍,用知識充實他的內(nèi)心,驅(qū)散恐懼和痛苦,讓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智慧成為他永不缺席的精神“父母”。

仁愛之心
張老師給小軍的變化做了一個簡單而有力的總結(jié),他站起來了、他能上學了、他會笑了。這場延續(xù)半年的接力救助,在2025年的春天終于綻放出最美麗的花朵。這不僅是一個孩子重獲新生的故事,更是一個關(guān)于仁愛之心跳動的樂章。
陳海平常說:“每個人都是命運的共同體,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這份樸素的仁愛之心,不僅改變了小軍的人生軌跡,也在志愿者們的心中播下了善的種子,那是助人的真正意義,內(nèi)心開始有仁愛,你的花就會開;你的花開了,你的世界就會越來越美。
仁愛的力量如同黑夜中的星光,看似微弱,可匯聚在一起就能照亮整片夜空。在這片星空下,沒有誰是真正被命運遺忘的孩子,因為總有一束微光會找到他們。而當我們伸出援手的那一刻,不僅是在幫助他人,也是在治愈自己。
《弟子規(guī)》上說:“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碑斏埔庀噙B,愛心相通,就沒有什么角落會被遺忘,就沒有什么傷痛無法愈合。這,便是仁愛的力量。

結(jié)論
在仁愛承擔文宣工作,是很幸福的。
雖然我們沒有直接參與每一次的善行,但通過聆聽當事人的講述,將這些溫暖的故事呈現(xiàn)給更多的人,我們仿佛也親身參與了這些善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記錄了他人的善行,也感受到了那些隱藏在平凡中的力量。
每一次的記錄,都是一次心靈的觸動;每一次的分享,都是一次情感的傳遞。我們相信,通過文字的力量,這些善行能夠感染更多的人,激發(fā)更多的愛心。
這不僅是我們的職責,更是我們的幸福所在。
-end-
供稿|仁愛助學部
撰稿|張榮泉
編輯|陳林
朗讀|玖悅
排版|吳容梅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