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shè)為星標不錯過每天的見面

圍觀朋友圈:mrlinxiaoxi67

本文共計1902字,預(yù)計閱讀5分鐘。

你好哇,我是林小西。

自從之前意識到自己讀書方面存在一些誤區(qū),比如貪多求快,陷入急于求成的陷阱。

詳情請看這篇:《》

所以后來,有意放慢了讀書的速度。

也開始重讀一些之前看過的書,以求溫故而知新。

《閱讀變現(xiàn)》一書中有一條原則就是:

讀5本書,不如“一本書讀5遍”。

一本好書確實是值得反復(fù)閱讀,每次讀都會有新的感悟和思考。

比如,重刷粥左羅的《學(xué)會寫作》時,便被其中的一段話點醒了。

01.

粥左羅在論述“寫作是倒逼成長的絕佳方法”一節(jié)時,提出了下面一個問題:

作為寫作者,我經(jīng)常面臨這樣的狀況:今天不知道寫什么。

那么這個問題的本質(zhì)是什么呢?

粥左羅認為:

如果你今天沒有學(xué)習(xí),沒有成長,沒有對一件事進行深入的思考,你就不知道寫什么;

如果你每天都有東西寫,而且寫出來還不錯,說明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相比,又有了新的進步。

一天下來,你有沒有得寫、寫得好不好,正是檢驗?zāi)憬裉煊袥]有進步、有沒有成長的一個重要標準。

用輸出倒逼輸入,寫作絕對是你逼著自己每天成長、每天思考的重要手段。

堅持日更以來,確實有這樣的感觸。

雖然每天都會頭疼當(dāng)天要寫什么內(nèi)容,但是每次基本都能找到適合寫的內(nèi)容。

這當(dāng)然離不開我之前大量閱讀積累下來的素材和思考。

另一方面,也正是因為每天都在思考,才能順利地產(chǎn)出一篇質(zhì)量還不錯的文章。

因為,寫作的本質(zhì),其實就是思考。

寫作是對輸入進行思考后的輸出。

寫作,是將我們的思考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

寫作就是“我以我手寫我心”的過程。

寫我所想,把頭腦中的一個念頭和想法寫出來、寫清楚。

或者是對于一本書、一件事、甚至是一句話,進行思考和挖掘。

在這個過程中產(chǎn)生的想法和表達,都可以通過寫作抒發(fā)出來。

后來看到《》中寫的:

只有每天思考,才能快速成長。

而通過寫作,就可以不斷倒逼自己輸入和思考。

從這個層面來講,寫作確實是倒逼成長的絕佳方法。

如果一個人每天都在大量輸入新的知識,不斷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結(jié),不斷思考新知識可以用在生活的哪些地方。

那么,這個人一定可以快速成長和進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李笑來老師在《七年就是一輩子》里面也說過:

每天都要成長,每天都要進步——這就是我的工作。

我覺得挺好的,沒覺得累,沒覺得辛苦。

反過來,倒是覺得不這樣才沒意思。

不進步的人哪兒有幸福?

堅持日更以來,感覺確實如此。

每天都有新的思考和感悟,每天都能輸出一些有價值的觀點。

這個過程對我來說,當(dāng)然絞盡腦汁地思考確實會有些累。

但是當(dāng)我完成一篇質(zhì)量還不錯的文章時,那種成就感立馬就足以抵消掉疲憊感。

這種通過思考和輸出獲得的快樂,或許就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自我實現(xiàn)。

寫作,不僅是梳理自己思考的過程,也是能夠幫助他人的過程。

我始終相信文字的力量,足以改變一個人。

一個大量閱讀的人,一定能夠通過文字,不斷汲取養(yǎng)分,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認知水平。

而一個人的認知,與他的賺錢能力又有關(guān)系。

之前看到一段廣為流傳的話:

人的一生都在為自己的認知買單。

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世界認知的變現(xiàn);

你所虧的每一分錢,都是因為對世界的認知有缺陷。

你永遠賺不到超出認知范圍之外的錢,除非你靠運氣;

但是靠運氣賺到的錢,最后往往又會靠實力虧掉,這是一種必然。

一個人只能賺到自己認知范圍之內(nèi)的錢。

如果一個人不斷拓展自己的認知圈,那么他賺錢的方式也會越來越多。

這也就是所謂的看見的力量。

只有見識過別人是怎么做的,才能看見自己身上更多的可能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會被信息洪流裹挾著前行。

尤其是面對一些熱點事件時,很多時候我們都被所謂的大V牽著鼻子走。

遇到這種情況,不妨先讓子彈飛一會。

給自己留有余地,深入思考一下事件的始末,再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以免陷入“信息繭房”之內(nèi)而不自知。

電影《教父》中說: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zhì)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zhì)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越長大越意識到,人與人之間最根本的差距,就是認知水平的差距。

而如何提升認知,或許就在于思考的深度。

如果每天遇到事情、看一本書、或者是一句話,都能夠有意識地刻意練習(xí)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不斷追問其本質(zhì)。

那么,認知水平會不斷提升,看透事物本質(zhì)的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整個人成長進步也會變得飛快。

而一個人的命運,或許就是這樣慢慢變好的。

正如撒切爾夫人所說:

注意你的思想,它會變成你的言辭;
注意你的言辭,它會變成你的行動;
注意你的行動,它會變成你的習(xí)慣;
注意你的習(xí)慣,它會變成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它會決定你的命運。

我寫完了,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

我們明天見~

? End ?

者簡介:

林小西,一個堅信長期主義的終身成長者。

2022年開始覺醒,大量閱讀大量輸出。

踐行用生命影響生命,通過自律和行動獲得自己想要的富足人生!

今天是日更公眾號的第493/500 天。

如果你也熱愛讀書寫作,歡迎添加我的微信,一起交流學(xué)習(xí)。

長按識別加我好友


「 一個溫和的公眾號 」

星標我不錯過每天的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