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健身的時候,我和大多數人一樣,充滿干勁,每天泡在健身房,研究各種訓練方法,以為練得越多、越狠,效果就會越好。

但經過十年的摸索,我才意識到,很多努力其實是白費的,甚至可能阻礙進步。如果你也走在健身的路上,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少走彎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每天練,練得越多越好?錯!

剛開始健身時,我覺得一天不練就虧了,甚至練到全身酸痛都還要堅持。后來才明白,肌肉生長不是在訓練時,而是在休息時完成的。

白費的努力

  • 每天練同一個部位,結果肌肉沒長,關節(jié)先受不了。

  • 訓練量堆得太滿,反而讓身體長期處于疲勞狀態(tài),影響恢復。

  • 練完不休息,導致肌肉長時間處于疲勞期,越練越累,效果越來越差。

正確做法:
  • 每個肌肉群至少間隔48小時再訓練,給身體足夠的恢復時間。

  • 保證充足睡眠和營養(yǎng),肌肉的修復和生長離不開這些關鍵因素。

  • 合理安排訓練計劃,全身、分部位交替練,不要每天操練同一塊肌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不管怎么吃,練就行?錯!

當初我覺得只要練得狠,就算隨便吃,肌肉也能長出來。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飲食的配合,訓練效果真的會打折

白費的努力:

  • 練完直接吃炸雞、喝奶茶,脂肪漲得比肌肉快。

  • 節(jié)食+高強度訓練,不僅增肌難,甚至連基礎代謝都下降了。

  • 只關注蛋白質,不吃碳水,導致訓練無力,恢復變慢。

正確做法:
  • 訓練后補充優(yōu)質蛋白(雞肉、魚肉、蛋白粉等),幫助肌肉修復。

  • 適量攝入碳水化合物(燕麥、紅薯、糙米),提供訓練能量。

  • 健康脂肪(牛油果、堅果)不可少,維持激素水平,促進肌肉生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拼命加重量,力量越大,效果越好?錯!

有段時間,我瘋狂追求大重量,每次都想比上一次舉得更重。但后來發(fā)現(xiàn),重量并不是越大越好,關鍵是如何讓目標肌肉真正參與發(fā)力

白費的努力:

  • 為了舉重,動作變形,練著練著膝蓋、肩膀都不舒服。

  • 用慣性借力,肌肉沒練到,反而容易受傷。

  • 練完一身疲憊,但第二天哪里都不酸,說明刺激根本不夠。

正確做法:
  • 控制訓練節(jié)奏,慢下放、快上推,增加肌肉的張力。

  • 中等重量+高質量動作,讓肌肉真正受力,而不是讓關節(jié)硬抗。

  • 聽從身體反饋,感覺不到目標肌肉發(fā)力,就要調整訓練方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四、瘋狂練有氧,就能快速瘦?錯!

剛開始減脂時,我以為每天狂跑步、狂跳操,體重就能飛速下降。后來才明白,有氧雖然重要,但過度依賴會讓你瘦得很難看。

白費的努力:

  • 每天1小時有氧,體重是降了,但肌肉也掉了,身體變得松垮。

  • 不做力量訓練,光靠有氧減脂,代謝越來越低,反彈更快。

  • 以為出汗=燃脂,練得再猛,飲食沒控制,還是瘦不下來。

正確做法:
  • 力量訓練+有氧結合,提升肌肉含量,提高基礎代謝,瘦得更健康。

  • 短時間高效有氧(如HIIT),比長時間低強度有氧更有效率。

  • 先練力量再做有氧,既能消耗更多熱量,又能保護肌肉不流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五、練了這么久,體型沒變化?可能是忽略了這幾點

最令人沮喪的是,練了一兩年,發(fā)現(xiàn)身材幾乎沒變化。后來才明白,沒有目標、沒有計劃地瞎練,根本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白費的努力:

  • 沒有訓練計劃,想到什么練什么,完全沒有系統(tǒng)性。

  • 從不記錄數據,不知道自己的進步情況,每次訓練都在瞎試。

  • 不做評估,練了一年,體脂率、肌肉量從來不測,完全靠感覺。

正確做法:
  • 設定明確目標增肌、減脂、塑形),制定針對性的訓練方案。

  • 每周記錄體重、圍度、體脂率,觀察變化,及時調整計劃。

  • 定期調整訓練方案,避免身體適應后進入瓶頸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想讓努力不白費,別再踩這些坑!

  1. 每天練≠練得更好,適當休息才能讓肌肉真正生長。

  2. 飲食不到位,訓練等于白搭,增肌、減脂都需要正確吃。

  3. 重量不是越大越好,動作質量才是關鍵。

  4. 只做有氧,容易掉肌肉,要結合力量訓練,提升代謝。

  5. 沒有目標、沒有計劃,健身很難有突破,要學會評估和調整。

健身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用對方法,比一味拼命更重要。如果你也曾踩過這些坑,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經歷,我們一起變得更強!

■FoodFit

獲取更多健身科普、原創(chuàng)課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