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報》第394期 副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美術報》第394期 副刊

2021年4月,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辦了史上首次以“貨郎圖”為主題的專題展覽。一時間,《貨郎圖》成功出圈。嚴格來說,《貨郎圖》并不是一件作品,而是一個作品系列,也是一種持續(xù)數(shù)百年的繪畫題材。最負盛名的《貨郎圖》,是曾經當過木匠的南宋宮廷畫家李嵩的作品。

李嵩是南宋杭州人,他為南宋宮廷服務時間跨越了光宗、寧宗、理宗三朝,很可能超過40年。奇怪的是,沒有一篇南宋文獻對李嵩有過詳細記載,在當時人眼里,他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我們對他的生平僅有的了解出自元初莊肅的《畫繼補遺》。書中雖然對李嵩有簡介,但幾乎沒有好評,說他“雖通諸科不備六法,特于界畫(描繪建筑的繪畫)、人物粗可觀玩,他無足取”。意思是說李嵩畫法不精,只有界畫和人物畫馬馬虎虎能看,其他類型則非常平庸。

這位“平庸”的南宋宮廷畫家,卻為美術史貢獻了精彩的“貨郎圖”系列。李嵩名下的《貨郎圖》有四件,都不是鴻篇巨制,一件是小型的橫卷,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文中簡稱“北京本”),三件是團扇,分別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文中簡稱“臺北本”)和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畫雖然小,精細程度卻令人嘆為觀止,恨不得要用放大鏡來仔細看。

其中,故宮博物院藏《貨郎圖》,是李嵩名下四件《貨郎圖》中最復雜的。畫中通過兩株長在土坡上的老柳樹,很好地烘托了偏遠鄉(xiāng)村的寧靜生活猛然被一位帶著濃重城市商業(yè)氣息的貨郎打破的瞬間。母親領著一眾兒童、母犬領著一群幼崽向貨郎奔來的熱鬧情景,使得畫面頗具詼諧趣味。這幅畫中,李嵩在卷尾有一行題款,可知此畫畫于宋寧宗嘉定四年(1211)。落款中以恭敬的語氣寫道:“李從順男嵩畫。”這里既證明了《畫繼補遺》對李嵩養(yǎng)父的描述,又糾正了文獻中寫作“李從訓”(或“李崇訓”)的錯誤。

【南宋】李嵩?《貨郎圖》?絹本設色?25.8cm×27.6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南宋】李嵩?《貨郎圖》?絹本設色?25.8cm×27.6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李嵩《貨郎圖》是團扇形式,其技巧和精細程度是整個“貨郎圖”系列中最高的,保存狀況也最為完好。畫中也有李嵩題款“嘉定庚午李嵩畫”,可知完成于宋寧宗嘉定三年(1210),比北京本早一年。李嵩喜歡用頓挫有力、富于轉折的線條來描繪人物。他的用筆??梢钥吹狡鸸P處有明顯的釘頭形。這種畫法常被后世稱作“釘頭鼠尾描”,比較適合描繪人物衣紋的變化,尤其適合表現(xiàn)褶皺多且硬的麻布,畫鄉(xiāng)村人物和貨郎正合適。相對而言,他在表現(xiàn)人物裸露的肌膚時線條就柔和得多。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李嵩《貨郎圖》也是團扇,但對于場景的安排與臺北本和北京本都有很大不同。畫面中沒有了作為母親的成年女性,而以老貨郎統(tǒng)領諸多兒童。畫面甚至也沒有著重表現(xiàn)兒童被貨郎擔所吸引的景象,而是展現(xiàn)了一幕打蛇場景。李嵩在畫上也有落款“嘉定壬申李嵩畫”,為宋寧宗嘉定五年(1212),格式與臺北本完全相同。從時間來看,比臺北本晚兩年,比北京本晚一年。值得注意的是畫中貨郎的形象,他正彎下腰,招呼一擁而上的小朋友。其身姿角度,與北京本出于相同的造型模式。畫面前景還有兩個兒童,一個背對觀者張開雙臂,一個手持一枚錢幣向貨郎奔跑而來,其動作姿態(tài)與北京本也幾乎一樣。從這些同中有異的圖像表現(xiàn)手法中,正可以看到畫家李嵩的努力,在描繪同樣的主題時,不是完全重復,而是始終在追求新意。

在四件歸于李嵩名下的《貨郎圖》中,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的是唯一沒有落款的,畫面的人物造型和線條技巧也顯得要松散一些,因此有一些學者認為這件作品并非李嵩之作。有人認為是比李嵩晚一些的南宋后期的模仿之作,也有人認為可能是元代以后的作品。仔細看會發(fā)現(xiàn),團扇形式的畫面殘破得很厲害,經過了許多修補。一些后世的修補者可能對畫面圖像有誤讀,所以制造出了一些含混的圖像,比如貨郎身前的擔桿尖上方,細竿挑起來一個圓形物品,其中間的形象是一只小鳥,顯示出這個物品可能是想表現(xiàn)一只鳥籠。這一塊絹面其實經過了大面積修補,補絹上畫出的圓形物品和其中的小鳥就比例來講是不合常理的,應該是出于后人的修補。■

(作者系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教授,內容節(jié)選自《貨郎圖:小商販肩挑大歷史》,有刪改,標題為編者所擬)

編輯 | 楊曉萌

制作 | 閆天蒙

校對 | 蔡培新

初審 | 李振偉

復審 | 馬子雷

終審 | 金 新

《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內設美術館、貴賓接待室、會議室、茶室、視頻錄播室,背靠中國國家畫院,面臨三環(huán),功能齊全、設備完善,誠邀您到此舉辦藝術展、品鑒會、研討會等活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西三環(huán)北路54號

聯(lián)系人:王會

聯(lián)系電話:010-68464569 18611300565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美術報》為周報,2025年出版44期。郵發(fā)代號:1-171

1.全國各地郵政支局、郵政所均可訂閱,264元/年

2.直接向報社訂閱,發(fā)行聯(lián)系人:吳坤 電話: 13071178285

新聞熱線

電話:010-68469146

郵箱:zgms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