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春日遲遲,暖光熙熙?,槵槙暸c春風繾綣交織,奏響一曲動聽的求知樂章。春風翻頁,文脈有聲。從《平凡的世界》中淬煉出的生命之光,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里綻放的堅韌之花。每一部經(jīng)典,皆是歲月沉淀的瑰寶;每一行文字,都是滋潤心田的清泉。

春為歲首,書啟新程。在這花香彌漫之際,我們一起跟隨青大附中的小讀者們,在經(jīng)典的墨香中,探尋知識的光芒,感受閱讀的力量。

黃土高原上的生命史詩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青島大學附屬中學2023級2班

王元昊

大家好,我是青島大學附屬中學2023級2班的王元昊,今天我向大家推薦的好書是《平凡的世界》。在陜北高原褶皺的黃土地下,埋藏著無數(shù)平凡人的故事。作者路遙用六年時間鑿開這層土地,讓孫少安、孫少平帶著泥土的芬芳與時代的陣痛,走進了每個讀者的內(nèi)心。這部百萬字的鴻篇巨制,是用生命寫就的苦難詩篇,更是獻給所有在生活中跋涉者的精神豐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時代洪流中的個體浮沉

故事始于 1975 年的雙水村,這個被饑餓與貧困籠罩的陜北村落,像一面棱鏡折射著整個中國社會的變遷。孫少安作為生產(chǎn)隊長,在集體化與包產(chǎn)到戶的歷史轉(zhuǎn)折中艱難抉擇;弟弟孫少平懷揣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走出大山,在攬工棚的硬板床與礦井的黑暗中尋找尊嚴。田潤葉被迫嫁給李向前的婚姻悲劇,田曉霞在洪災(zāi)中英勇犧牲的壯舉,田福軍推行改革時遭遇的阻力,這些人物命運的交織,構(gòu)成了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社會最真實的生存圖景。

當孫少安在暴雨中搶救磚廠時,他嘶吼著 "人活一生,風雨雷電,天公地道",這不僅是個體與命運的抗爭,更是一個民族在歷史轉(zhuǎn)折期的精神寫照。作者路遙用手術(shù)刀般的筆觸,剖開了時代變遷中每個人的靈魂切面,讓我們看見改革浪潮下既得利益者的恐慌、底層民眾的掙扎與知識分子的覺醒。

二、苦難淬煉出的生命之光

在路遙筆下,苦難不是博取同情的標簽,而是鍛造人格的熔爐。孫少平在攬工棚里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身上的傷口與書頁的鉛字共同書寫著尊嚴;田潤葉在婚姻牢籠中學會了用寬容化解仇恨;孫少安面對磚廠倒閉的打擊,在黃土地上跪出的兩行深痕里重新站起。這些平凡人用行動詮釋了加繆筆下的英雄主義:"在隆冬,我終于知道,我身上有一個不可戰(zhàn)勝的夏天。"

書中最動人的篇章,莫過于

三、平凡世界里的永恒哲思

這部作品最深刻的啟示,在于重新定義了 "平凡" 的價值。孫少平最終選擇回礦井而非留在城市,這個看似 "逆時代" 的選擇,實則蘊含著對生命本真的堅守。當他站在礦井口,望著遠方的山巒默念 "我們原是自由飛翔的鳥" 時,我們看到的不是妥協(xié),而是對精神家園的守護。這種超越世俗成功學的生命哲學,在當今功利主義盛行的時代尤顯珍貴。

書中的每個角色都像黃土高原上的信天游,粗糲中帶著直指人心的力量。田福軍推行改革時遭遇的阻力,折射出理想主義者的孤獨與堅韌;孫蘭花對二流子丈夫的不離不棄,展現(xiàn)了傳統(tǒng)倫理在現(xiàn)代文明沖擊下的堅守。這些人物構(gòu)成了一幅立體的人性圖譜,讓我們看見平凡中的偉大,瑣碎中的永恒。

站在新時代回望,《平凡的世界》依然散發(fā)著震撼人心的力量。當我們被裹挾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浪潮中,在繁忙的學業(yè)中掙扎,這部作品能讓我們觸摸到土地的溫度,聽見黃河水奔涌的聲音。它告訴我們:真正的詩意不在遠方,而在腳下這片浸潤著汗水與淚水的土地;真正的英雄主義,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正如少平在礦井深處讀到的那句話:"生命里有著多少的無奈和惋惜,又有著怎樣的愁苦和感傷?雨浸風蝕的落寞與蒼楚一定是水,靜靜地流過青春奮斗的日子和觸摸理想的歲月。"

生活并不總是如我們所愿,它充滿了艱辛與無奈,但只要我們保持對生活的熱愛與希望,就能在平凡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小說中的每個人物都在努力尋找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的故事讓我們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

同學們一定會很好奇,書中的歲月已經(jīng)離我們很遠了,甚至我們的父輩也少有經(jīng)歷70-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初期的那段相對貧窮落后的歲月。實際上雖然我們現(xiàn)在的物質(zhì)條件較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年輕人有直面苦難的勇氣,而書中人物這種在困境中“打不到的韌勁”是我們當代年輕人稀缺的精神力量。

所以希望你我都能在這部能讓讀者“笑著流淚”的作品中獲得共鳴汲取力量,在未來的生活和學習中遇到更好的自己。

編輯:李源心

審閱:彭念東 周元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