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的一個資深媒體人唐湘龍在一檔節(jié)目中說了這樣的一句話:中國是地球上唯一的、碰到殖民統(tǒng)治就硬抗到底,從來沒有被徹底征服過的國家。
他說的這句話也并非完全沒有道理,從我們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來看,我們的一些傳統(tǒng)文化能夠被很好的傳承下來,就是因為不管在歷史上我們怎樣改朝換代,但是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核是沒有太大的變化的。
在碰見有殖民者入侵我們國家的時候,我們也沒有說完全淪為過別的國家的殖民地,就是在晚清經(jīng)歷鴉片戰(zhàn)爭的時候,我們在歷史上的說法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那么為什么我們可以被稱為是“唯一”呢?在我們的歷史上,我們又是怎么碰見殖民就死磕到底的呢?

在家國觀念下的死磕到底
從我們歷史上記載的原始社會開始,一直到我們近代,我們的歷史上確實沒有說過我們什么時候被別的國家殖民過這樣的事情。
而我們從我們的歷史上學到的大多還都是面對外敵時英勇不屈、奮起斗爭的精神,在面對敵人的侵擾的時候,我們的古人首先選擇的都不是坐以待斃,而是只要有一絲成功的希望,就要努力的去抗爭和爭取。

而且我們的古人一直以來的家國觀念還是很重的,就是把自己的家和國看得很重要,就包括我們現(xiàn)在也是一樣的,每次看見那種國人勁兒往一處使、齊心協(xié)力做一件事情的新聞的時候,都會感覺到特別的熱血沸騰和熱淚盈眶。
這就是我們的家國觀念的一種體現(xiàn),也正是因為我們、包括我們的古人把家和國看的很重要,所以我們不管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對于外敵的入侵都是先以奮勇抗爭為主的。
就包括我們晚清的時候,西方列強大肆入侵,他們當時仗著他們有比較先進的武器設備什么的,就入侵我們國家,并且想要從我們國家獲得很多的利益。

但是從我們學習過的歷史上我們也能夠知道,清政府雖然在列強入侵的時候,很多時候因為不敵就選擇了向列強低頭,還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
當時又是割地、又是賠款的,真可謂是飽受西方列強的欺辱,但是不管當初的清政府有多么的軟弱無能,我們也始終沒有說就完全淪為別的國家的殖民地了。
在我們的歷史書上也是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為就算當時的西方列強都非常的強勢,但是只要我們自己不愿意,他們就別想完全殖民統(tǒng)治我們。

就算清政府當時迫于一些壓力簽訂了很多不平等的條約,但是我們的百姓也絕對不同意西方列強來侵占我們的家園、來對我們強行進行一些管制。
就比如說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時期發(fā)生的那個三元里抗英斗爭,三元里只是廣州城北的一個小村莊,當時英國軍隊達到了這里,并且想占據(jù)三元里。
他們在村莊里邊也是無惡不作、燒殺搶掠的,那村莊的百姓們哪里忍受的了這種欺辱呢,而且英軍欺負的還都是自己的家人。

所以當時三元里的百姓們沒有坐以待斃,向著英軍奮起反抗,百姓們手里沒有槍炮那些的,那他們就拿著刀、鋤頭那些工具跟英軍對抗。
而當時他們也確實做到了讓英軍傷亡慘重,那你說在這種百姓們非常強烈的護家愛國的精神之下,西方的列強就是武器設備再先進,他們也得在我們這里吃上一些虧。

幾千年的傳承
我們的死磕到底也不是說光在鴉片戰(zhàn)爭時期有所體現(xiàn),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下來,從來都是這樣的。

我們絕對不接受別的國家的殖民,因為從最開始的部落到國家,我們的朝代能夠建立起來,也算是順應了社會的發(fā)展,也沒有說是依靠別的國家才建立起來的還是怎么樣。
而且我們前人的一些愛國、奉獻的精神也都會被我們給記錄下來,并且繼續(xù)的傳承下去,因為他們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后人學習。
也不說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到像前人那樣偉大,但是至少要被他們的精神所影響著,這就是我們幾千年歷史里精神的一種傳承。

而我們之所以能夠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記載,也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傳承,不然我們的歷史也就不會是這么完整的被記載下來的歷史了,連朝代的更替什么的都記載的明明白白的。
所以那種家國觀念、愛國精神也是被明明白白的給傳承了下來,還是我們上邊說的那樣,就算在晚清的清政府沒有支棱起來。
但是我們百姓自己還是會堅持支棱起來,為了我們自己的家和國,我們從來都是不怕犧牲的,所以我們的歷史上也從來都不缺英雄。

不過也正是因為有那些英雄烈士們的壯烈犧牲,所以我們才會更加珍惜我們的家和國,才會更加對于外敵的入侵進行死磕到底的反抗。
就拿我們近代的狼牙山五壯士、董存瑞、黃繼光等英雄來說,他們?yōu)槭裁匆诿鎸橙说臅r候,即使忍受著很大的痛苦和面臨著犧牲,他們也沒有說想過放棄。
因為他們打心底里就是想保衛(wèi)好自己的家國,因為在他們心里,如果他們的犧牲可以換來家國的安全的話,那就算是讓他們犧牲,他們也是愿意的。

他們的這些不畏犧牲的精神也是我們堅持死磕到底的原因之一,從后來的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到抗日戰(zhàn)爭再到后來抗美援朝戰(zhàn)爭,我們的死磕到底從來都是為了我們的家和國。
這種家國觀念也在我們新中國成立之后轉(zhuǎn)換成了我們國家向前發(fā)展的動力,我們在別的國家不愿意幫助我們的時候,我們也不屈服,我們就是自己摸索也要摸索出一條道路來。
所以后來原子彈、載人火箭等那些的我們都是靠著自己的努力造出來,我們中華民族會一直這么傳承下來也不是只張嘴說說的。

唐湘龍說的也沒錯,死磕到底也算是我們的一種很好的精神,因為我們始終都沒有放棄我們的家和國。
信息來源: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封建制度的逐漸衰落——明、清(鴉片戰(zhàn)爭以前).政府網(wǎng) 2005-06-24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