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播撒科學火種 培育時代新人——云陽實驗中學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創(chuàng)新實踐

云陽實驗中學2024“科技筑夢 創(chuàng)新成長”校園科技節(jié)
科學教育是提升國家科技競爭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重要基礎,中小學校的科學教育質量對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質至關重要。如何做實學校科學教育?怎樣為中小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科學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質?重慶市云陽實驗中學校(以下簡稱“云陽實驗中學”)作出了探索。
近年來,云陽實驗中學前瞻布局、科學謀劃,以課程建設為統(tǒng)攬,以制度、場地建設為支撐,以實踐活動和教師培訓為抓手,推動科學教育取得重要進展和關鍵突破,著力培養(yǎng)學生科技報國志向和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引導學生樹立“科技創(chuàng)新、強國有我”志向,為我國實現(xiàn)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貢獻。
前瞻謀劃
科學教育氛圍濃、場景豐
2024年初,云陽實驗中學成功入選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這份來之不易的國家級榮譽,是對該??茖W教育的極大認可與肯定。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是大國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戰(zhàn)略支撐。中小學科學教育則是實現(xiàn)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奠基工程。
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做好科學教育“加法”?云陽實驗中學把答案寫在育人實踐中。
作為一所年輕的高完中,云陽實驗中學在建校之初就前瞻性地將科學教育融入整體辦學之中,制定《重慶市云陽實驗中學??茖W教育實施方案》,一張科學教育新“地圖”迅速鋪開,統(tǒng)籌推進學??茖W教育提質。
厚培科學教育的沃土。在實踐過程中,學校動態(tài)調整科學教育實施方案及與之相關的師生評價制度,為科學教育務實高效推進提供制度保障。同時,在智慧教室、激光雕刻室基礎上,積極推進科技館、科技圖書室AI自習室建設,及時補充實驗器材,不斷拓寬蘊涵科學元素的育人場域。
濃厚科學教育的氛圍。學校利用開學典禮、班會課、龍脊嶺論壇、家長課堂等平臺,廣泛宣講科學家精神、學校科學教育規(guī)劃;利用展板、電子顯示屏、科學家文化長廊、圖書室、電子班牌等平臺打造科學教育文化,科學氣息無處不在。
完善的體制機制,完備的基礎設施,良好的育人氛圍,有力推動了云陽實驗中學科學教育蓬勃發(fā)展。建校至今,學校先后獲得“重慶市智慧校園示范學?!薄爸貞c市教育信息化先進單位”“云陽縣科技創(chuàng)新培育獎”等多項榮譽。
雙線并行
科學教育體系全、課程多
“水果、飲料、電解質溶液和電極等材料,能否形成原電池?”在云陽實驗中學高一年級的一堂化學課上,學生們運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原電池,通過實踐求證電壓大小的影響因素。
“為什么單個的水果電池電壓不大,無法使小燈泡發(fā)出微光,多個水果電池串聯(lián)在一起,能使小燈泡發(fā)光?”隨著問題的層層深入,學生在“構想—建?!菔尽獙嵺`”的科學研究過程中,加深對電化學的直觀理解。
按照國家課程方案開齊開足開好科學類課程,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優(yōu)化教案、學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這是科學教育的第一步。
云陽實驗中學創(chuàng)新構建“國家課程+校本課程”雙軌并行的科學教育課程體系。學校通過學科拓展,開設了“云鹽文化研究”“魅力化學”等11門科學類選修課;通過生命課程、勞動課程、實踐課程各開設“牡丹芍藥栽培技術研究”“智能節(jié)水資源”等科學類選修課;通過與云陽世界地質公園、縣博物館、哈工大重慶研究院、云陽鹽化工等單位合作,開展科學研學實踐課程;堅持跨學科整合,打破傳統(tǒng)學科界限,開展STEM課程;先后開發(fā)《魅力化學》《探索云陽生物秘密》等校本教材,形成科學教育課程多樣化發(fā)展的良好局面。
“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yǎng),除了豐富科學課程,還要為他們提供更多手腦并用開展科學創(chuàng)新活動的機會?!睂W校相關負責人表示。
基于此,學校定期組織學生和教師到社區(qū)開展科普活動,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yǎng);常態(tài)化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如科學競賽、科技作品展覽、科普講座等;指導學生積極參加各項科學教育實踐活動、比賽,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
近年來,學校眾多學生在科技方面獲國家、市縣獎勵。其中,石林榮獲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一等獎,王勃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谷世雄、羅潤晴等多名同學獲市青少年科學素養(yǎng)大賽一等獎,14名同學在全國中學生物理、化學競賽中榮獲二、三等獎。
師資賦能
科學教育質量高、成果顯
“在AI浪潮席卷之下,如何緊跟AI潮流,為培養(yǎng)適應時代需要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奠定基礎?”云陽實驗中學特邀重慶市信息技術學科名師曾月光到校開展“生成式AI在教學中的應用”講座,向教師們展示了生成式AI在備課、授課、作業(yè)批改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具體應用。
這場講座點燃了教師們探索未來的熱情——將生成式AI融入日常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優(yōu)質、高效的教育服務。
在云陽實驗中學看來,強化科學類課程師資隊伍建設是提升科學教育質量的關鍵。
為提升教師科學素養(yǎng),學校成立“科學教育”課程開發(fā)、活動實踐指導委員會,并定期開展“科學教育”研究論壇;加大對科學教師的培訓力度,每學年組織300余人次科學類教師到重慶八中、華師附一中、長郡中學、雅禮中學、浙江大學等地實地考察學習;積極開展對外交流,通過“請進來”與“走出去”的教研活動,不斷深化拓展教師成長空間,確保教師業(yè)務素養(yǎng)與能力適應科學教育工作需要。
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催生高質量的教學內容,學??茖W教育研究成果顯著:1篇科學教育論文在核心期刊發(fā)表、1個課例獲評“部級精品課”、58篇論文獲縣級以上獎勵。
行遠自邇,賡續(xù)前行。未來,學校將依托全國科學教育實驗校平臺,繼續(xù)加強科學教育資源庫建設,強化科學類課程師資隊伍建設,完善科學教育課程體系,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杜林燕 圖片由云陽實驗中學提供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