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非馬

她故事HerStory

非非馬寫在前面:

親愛的大家,4月15日(周二)北京時間晚8點,我特別邀請了好朋友虎皮媽(陳琛)做一場直播聊天哈。

虎皮媽認識好幾年了,一直非常欣賞她的才華,也欣賞她的執(zhí)行力。復(fù)旦新聞畢業(yè)后,她和老公一起去了硅谷,因為很快懷孕,她成了一名全職媽媽。30歲那年,她開始寫公眾號,也申上了法學(xué)院。她一邊帶娃一邊讀書一邊更新公號,成了自媒體大V,也當上了美國律師,還出版了小說,并賣出了影視版權(quán)。然后突然就見到她就開始減少公號更新,原來是開始全職做編劇了。前陣子剛播出的《致1999年的自己》就是她改編了自己的小說擔(dān)綱編劇的。今年虎皮媽剛好40歲,這篇文章就是她回述自己這十年的經(jīng)歷與感悟。

關(guān)于她的更多故事與人生經(jīng)驗,歡迎來直播間和我一起聽故事,一起提問。我相信,這會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聊天,大家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盡情提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者:虎皮媽

我和自己的中年和解,大概起始于前年4月,《致1999年的自己》開機。

作為一個從小看TVB《壹號皇庭》長大的80后,小時候?qū)ψ约?0歲的想象,是畢業(yè)以后穿職業(yè)裝高跟鞋去市中心甲級寫字樓上班;30歲的想象,是成為一個有自己獨立辦公室的精英女性;40歲的想象……好像沒有。港片里40+女性形象,除了披披肩的富太太們,只剩下“今天這鍋湯我熬了8個鐘頭”的預(yù)備役阿媽。而生活里看習(xí)慣的上海阿姨們,要么在小菜場討價還價,要么聚在一起抱怨家庭生活,要么滿世界舉著絲巾拗各種S型拍照。年輕的小朋友心想:哎呀,這種生活有什么可過的呢。

但現(xiàn)實表明,真正的人生劇本和那個電視機前小女孩想象的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20+復(fù)旦畢業(yè)后,還沒來得及買職業(yè)裝高跟鞋,就跟我老公去了硅谷,生娃帶娃,當起了全職媽媽。一個朋友說,我當時寫《一個全職媽媽的三十而立》里,那句“在加州燦爛陽光下,一手抱娃,一手舉著馬桶刷”的畫面過于生動,讓她見到我就先觀察我的手。

30歲的時候,終于申上了法學(xué)院?;孟胫幸呀?jīng)有獨立辦公室的女精英,現(xiàn)實中跟一群接近小自己10歲的美國小孩一起卷curve卷成績卷面試卷實習(xí)?,F(xiàn)在回想那三年的幾個畫面,一個是每天開70公里來回的280高速,雖然當時每天困得哈欠連天要靠掐自己大腿保持清醒,但現(xiàn)在想起來,那條高速撒著金光,開在上面最高能飆到90邁,恍若自由飛翔;一個是一年級moot court的oral argument結(jié)束后,每人都拿到了一枚塑料圓胸針,上面寫“I survived”;還有一個是在圖書館桌子上醒來,捋平墊著的教科書,喚醒休眠的筆記本電腦繼續(xù)寫outline,空氣里是書架舊木頭和大部頭舊書的味道,耳邊傳來舊金山街頭的消防車聲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開始上法學(xué)院前幾個月,我也開始了公眾號寫作。當時身邊做母嬰類、教育類賽道的朋友比較多,所以給自己起了個筆名也叫“虎皮媽”。非常神奇的是,我們這撥人里最后寫出來的還不少。前兩天去糕媽公司錄播客。現(xiàn)在全網(wǎng)五千萬粉絲的大V說她翻了翻十年前我倆的聊天記錄,有半年每天都要互相發(fā)幾十條微信,聊怎么搞公號,然后恨鐵不成鋼地說:“你還記得你跟我說的最多的三個字是什么嗎?不高興。我不高興寫雞湯,我不高興追熱點,我不高興去寫別人寫過的?!碑斎?,糕媽后來又肯定了我:“但不得不說,我們兩個能當那么久朋友,和你不高興是有關(guān)的。”

30歲時候“不高興”寫這個“不高興”寫那個的我,當時被問“那到底高興寫什么”時是這么說的:我想寫小說,以后當影視劇編劇。40歲的糕媽說:我當年嘴上鼓勵你,但心里想,這也太不可能了吧。其實反過來,完全也是當年她有了5萬粉絲后,對我規(guī)劃以后自己商業(yè)版圖時,我一模一樣的內(nèi)心戲。

然而神奇的也是,十年以后,我們都基本完成了單方面“幻想”。不得不說那十年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年代。

31歲,開始重新在公號上寫短篇小說,33歲,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說集《人間故事》。同一年開始在公號上連載《致1999年的自己》(原名《致15歲》),連載1年即將完結(jié)時,遇到了喜歡小說的導(dǎo)演。34歲,開始改編《致1999年的自己》,轉(zhuǎn)行學(xué)習(xí)當編劇,同時開始連載《硅谷是個什么谷》。35歲,《硅谷》連載完結(jié)、出版、賣出影視版權(quán)。36歲,全家海歸回到了上海,作為定稿編劇參與了影視劇《理智派生活》。37歲,第一部署名的電視劇《理智派生活》播出。38歲,《致1999年的自己》終于開機了,這也是我第一個原創(chuàng)劇本的電視劇。39歲,第二部原創(chuàng)劇本的《時差一萬公里》開機。40歲,《致1999年的自己》播出,同名小說出版。

現(xiàn)在按照記年的方式,過去這十年排得滿滿當當,每年似乎都有一些可以拿出來說的節(jié)點。但過的時候,是混在一起稀里糊涂過的。每一個項目似乎都遙遙無期、來回輾轉(zhuǎn)、一遍又一遍推翻重來。期望——失望——又重新期望——再重新失望——最后還是期望。人生就在這樣一輪一輪給自己畫餅的過程中,等到了一些結(jié)果,也來到了中年關(guān)口40歲。

40歲的我,已經(jīng)沒有一個幻想成為的樣子作為參照了。同齡的朋友們在一起,都會吐槽經(jīng)濟狀況、健康狀況、家庭里的各種瑣事……但我這兩年已經(jīng)比較坦然,并且有些小向往成為“在小菜場討價還價,聚在一起抱怨家庭生活,滿世界舉著絲巾拗各種S型拍照”的阿姨了。起因還是文章開頭說的,回到2023年《致1999年的自己》的片場。

開始寫小說的時候,30出頭,我代入更多的是年輕那一輩的視角,畢竟是在寫我們年輕時候的故事,算是回望。但是等戲開拍的時候,我忽然驚覺自己已經(jīng)到了劇里父母們的年齡了。但好像也沒什么不好。我看陳秀娥生龍活虎地討價還價、拗造型拍照,看其他媽媽們活色生香地雞毛蒜皮,覺得這樣也挺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人生無法規(guī)劃。尤其是現(xiàn)在這個變動的時代。比起20歲的大女主,30歲的女精英,接納自己40歲的阿姨形象,給了我松弛感和自由度。10年后的我,可能不再開得動那么遠的車、有精力繼續(xù)和年輕人卷curve,有一種要把世界贏回來的玉石俱焚;也不再執(zhí)著什么事情“我高興”什么事情“我不高興”,“我想成為什么樣”我絕對不要變成什么樣“。

我希望自己事業(yè)再有多一點的可能性,但是也接受很多時候要暫時茍一茍;我依舊會為自己喜歡的東西全力以赴,但也接受很多時候結(jié)果跟自己設(shè)想得完全不一樣。但同時,我發(fā)現(xiàn)自己多了一些理直氣壯的坦然。別人說什么,我都不再第一反應(yīng)要defensive,會更積極地去想對方為什么會這么想,ta的正面訴求是什么;自己做了什么說了什么,也不會翻來覆去想,哎呀,我是不是當時做錯了說錯了,別人會怎么想我,是不是對我的評價會很負面。

40歲以后,希望自己更加舒展,更有勇氣和韌性地面對不同的境遇和挑戰(zhàn)。當一個人可以花枝招展地舉著大紅大綠的絲巾,在眾目睽睽下擺造型,然后還說“哎呀,剛才那張沒拍好,重新再來一張”時,她在生活中可能有很多無敵的地方。接下來的10年,希望我能坦然地學(xué)會一點這種無敵。

當然,30歲到40歲,我也嘗試了很多身份,學(xué)習(xí)了很多完全不搭界的東西,抓住了很多機會。其中有很多心得和教訓(xùn)可以分享。

下周二(4/15)北京時間晚上8點、倫敦時間下午一點,我和我的好朋友非非馬會在視頻號上有一次連線直播。除了推銷我的新書《致1999年的自己》外,也會分享很多女性成長、職業(yè)轉(zhuǎn)換心得之類的話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按下邊海報上的二維碼預(yù)約起來。

最近發(fā)的視頻號內(nèi)容:

我的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