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是不是經(jīng)常對著剛過期的食品糾結:“扔了可惜,吃了又怕不安全”?別慌!國家剛剛發(fā)布了新的食品安全標準,關于保質期的這些新知識,快跟著小奕一起劃重點,以后再也不用為 “過期食品” 犯難啦!

一、保質期不是 “最后通牒”!新規(guī)讓你一眼看懂到期日
以前看保質期,總要對著生產日期和 “XX 個月 / 天” 掰指頭算,現(xiàn)在新規(guī)直接幫你簡化啦!
國家最新發(fā)布的《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要求:
?“保質期” 改叫 “保質期到期日”:直接標注 “2025 年 10 月 1 日到期”,不用再自己推算,一目了然!
?規(guī)范標注格式:統(tǒng)一按 “年 - 月 - 日” 順序寫,比如 “2025.10.01”,再也不怕看錯日期!
?新增 “消費保存期”:鼓勵商家標注 “開封后請在 30 天內食用” 這類提示。只要按儲存條件存放,哪怕過了保質期到期日,沒變質也能吃,再也不浪費!

二、這 4 個保質期誤區(qū),90% 的人都踩過!
誤區(qū) 1:所有食品都必須標保質期?
× 錯!白酒、鹽、糖、蜂蜜這類 “天然防腐劑” 食品,高濃度成分自帶抑菌屬性,放幾年都不壞,不用標保質期。還有生鮮蔬菜、散裝糧食、現(xiàn)做小吃,也不用強制標,靠經(jīng)驗判斷就行(比如買的包子當天吃,剩菜及時冷藏)。
誤區(qū) 2:保質期越長,防腐劑越多?
× 錯!保質期長短靠 “技術” 說話:
?物理防腐:曬干(魚干、菜干)、鹽腌(咸魚、腐乳)、糖漬(蜜餞),老祖宗的方法不需要防腐劑;
?高溫滅菌:罐頭、利樂包裝牛奶,滅菌后密封,微生物進不去,自然保質期長;
?低溫冷凍:-18℃速凍鎖鮮,微生物凍住不動彈,凍肉放一年也安全;
?天然防腐:像乳清發(fā)酵物這類的天然防腐技術,可以替代化學防腐劑,抑制微生物生長,達到延長保質期的效果。
誤區(qū) 3:過了保質期就得扔?
× 錯!廠家定的保質期其實留了 “安全余量”。比如保質期 12 個月的餅干,13 個月沒受潮、沒發(fā)霉、沒異味,照樣能吃。建議大家 “一看二聞三嘗”:顏色沒變、沒怪味、口感正常,就別浪費啦!當然,生鮮、酸奶這類易腐食品,過期后風險高,還是謹慎點好。
誤區(qū) 4:保質期內就一定安全?
× 錯!保存條件比保質期更重要!
? 巴氏奶標 “2-6℃冷藏”,放室溫 2 小時就可能變質;
? 番茄醬開封后不冷藏,細菌蹭蹭長,哪怕沒到到期日也危險;
? 餅干標 “防潮”,你放潮濕的廚房,沒到期也會變軟發(fā)霉。
劃重點:按包裝上的儲存條件來!開封后及時密封、該冷藏冷藏,才是安全關鍵!

三、新規(guī)背后的小心思:少浪費,更科學!
這次新規(guī)不僅讓標簽更 “明白”,更藏著一個暖心目的 —— 減少食品浪費!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每年浪費的食品夠 3000 萬人吃一年!有了 “消費保存期”,只要儲存得當,過期一兩天的零食、未開封的調料、干貨,都能合理利用。
當然,也別掉以輕心:嬰幼兒食品、保健品、藥類,過期后風險高,必須嚴格遵守保質期;生鮮、即食食品過期后易變質,多觀察再決定。
四、最后送大家一句口訣:
保質期是參考線,儲存條件是關鍵;
過期與否別死磕,色味正常能解饞;
浪費糧食要不得,科學判斷最安全!
下次再遇到 “臨界食品”,記得用今天的知識 “驗驗貨”~轉發(fā)給家人朋友,一起做不糾結、不浪費的 “聰明吃貨”!
你家里有沒有 “超期服役” 但還能吃的食品?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 “保藏小技巧”~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