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考歷史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相關文獻來源。

(杜甫像 元人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杜甫像 元人繪)

大唐天寶十四年,詩人杜甫在長安生活,并且是為朝廷效力,職務是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

您別看名字挺長,但實際上這職務很不入流,只是一個負責在倉庫里看兵器的小官。

好在,級別小,權力小,工作也就比較少,相對來說也很清閑,因此杜甫得以在這一年從長安出發(fā),到奉先去探望自己的妻兒。

奉先,也就是今天的陜西渭南市蒲城縣。

杜甫出發(fā)的時候,是十月,長安已經(jīng)比較冷了,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宮里頭待不住,于是早早到了驪山去避寒,驪山有華清宮嘛,建造的比較好,防寒效果肯定就更強。

有意思的是,當年十一月,安祿山就舉兵造反了,只是當時信息閉塞,傳播的又比較慢,安史之亂的消息還沒傳回長安,皇帝不知道。

所以,就在杜甫回家看望妻兒,途經(jīng)驪山的時候,玄宗和楊貴妃仍然毫不自知,照舊沉浸在盛世的美夢中,一頓猛玩,然而從長安到奉先的這段旅途中,詩人卻敏銳的感覺到了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和尖銳的民生矛盾,所以詩中才誕生了這樣的名字: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只是,這樣的詩句,玄宗自然也聽不到。

我們知道安史之亂平定于公元763年,但實際上雖然大亂已定,可往昔盛唐的光景已經(jīng)難以恢復,之后的大唐皇帝們無論平庸還是賢明,無論仁善還邪惡,無論雄才大略還是暴虐無道,都已經(jīng)改變不了王朝江河日下,慢性死亡的結局。

公元770年,杜甫也病死了。

(唐德宗李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唐德宗李適)

杜甫死后十年,也就是公元780年,時年是大唐德宗李適在位,這是玄宗之后的第三位皇帝,唐朝的第十位皇帝。

德宗在位的時候,有個叫做竇參的宰相。

竇氏在當時也算是大家族了,竇參的先祖竇抗是太宗李世民的舅舅,另外一個先祖竇榮定則是隋文帝楊堅的姐夫,可以說這是一個典型的官宦之家。

只不過,竇參的出身高,但起點不高,他不是一開始就直接做宰相的,而是從地方官員做起,他最早擔任的職務,是縣尉。

唐代的縣級政府,是這么一個架構,一把手是縣令,負責整個縣的主持工作,二把手是縣丞,負責輔佐縣令,往下是主簿,勾檢文書,還有監(jiān)督的職責,再往下就是縣尉,主要負責具體工作的執(zhí)行,有人說縣尉就相當于是現(xiàn)在的縣公安局局長,這話不錯,但是實際上縣尉不止管理治安,例如財政,行政,軍事,各方面他都要負責,屬實是實權派大忙人了。

竇參初入官場,曾任萬年縣縣尉,萬年縣就在長安附近,后來又調(diào)動到了奉先,也就是杜甫去到過的那個地方。

奉先縣里有戶人家,曹家,曹家四口人,曹老爺,曹老爺?shù)膫z兒子,以及一個女兒。

他這倆兒子,還不是普通百姓,而是職業(yè)兵戶,身份是禁軍,而且還不是普通禁軍,是北衙禁軍。

這支軍隊,和本朝普通的軍隊還不一樣,這支軍隊是由皇帝親自招募,親自選拔的,他們是皇帝的私兵,專門為皇帝效命。

兩兄弟干的是官差,自恃有點權柄,所以在本縣欺行霸市,魚肉百姓,惡行累累,百姓們忌憚哥倆的身份,平日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奉先縣尉 竇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奉先縣尉 竇參)

您說這兩兄弟德行敗壞到了什么程度?某天兩人聚在一起喝酒,酒醉無狀,竟然把自己的親生妹妹給強奸了,實在是禽獸不如,人神共憤。

并且,這一幕還被曹家的曹老爺子給撞見了。

您想象,做父親的看到這么一幕,他得是什么心情?。坷细赣H立刻上前阻攔,可是曹家兄弟已經(jīng)是淫蟲上腦,六親不認了,一腳就把老父親給踹開了。

曹老爺子悲憤難當,淚流滿面,他是一時情急智短,走出門去,竟然投井自盡了。

街坊四鄰很快到縣衙報官,而受理這個案子的,正好是縣尉竇參。

現(xiàn)存古代唐朝最為完善的法律條文,叫做《唐律疏議》,那在這里邊就有如下規(guī)定:

和奸者,男女各徒一年半,有夫者,徒兩年,強者各加一等。

如果是兩人通奸,那么男女雙方,就都要關押一年半,而如果參與通奸的是有婦之夫,結婚了,那么就要關押兩年,如果是男性強奸女性,要關押三年。

但是很顯然,曹家兄弟輪奸親妹妹,這又很難用現(xiàn)有的法條來斷案。

不過竇參不管個,他認為這一樁案件,太惡劣了,太駭人聽聞了,直接就判處了曹家兄弟死刑。

有人建議,說竇參不應該這么判,因為畢竟曹老爺子已經(jīng)死了,那死者為大嘛,曹家兄弟應該先為亡父守孝,等他們孝期滿了,再審定他們的罪過也不遲。

守孝,就是說父親過世,兒女為了表示孝順,要停止一切社會活動,要返回家中,娛樂啊,社交啊,工作啊,全都停止,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你的哀思,而且在當時來說這是一個成例了,由以官員為要,哪怕你是宰相,那也不好使,尊親亡故,你也要辭職回鄉(xiāng)守孝才行。

曹氏兄弟本身就不算是平民,他們是禁軍,是官兒人,那有人就認為他們應該先守孝,再受刑。

對于這個建議,竇參的回復是:胡說八道。

曹老爺子就是因為曹氏兄弟而死,如果現(xiàn)在以服喪為名,延遲對曹氏兄弟的刑罰,那么在某種程度上就等于是在縱容他們的罪過。

所以,竇參沒有同意,而是當即下令,將兩兄弟杖殺而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武則天)

另外一樁案子,也發(fā)生在唐朝,不過時間要往前,是在初唐時期,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她具體的出生年份,因為史料的迭失,已經(jīng)不可考證了,但已知她是高宗李治和武則天最后一個孩子。

小時候的太平公主,是在洛陽長大的,稍微大了一點之后,大概五六歲,她就可以四處溜達了,當然也不是瞎溜達,大部分時間是到榮國夫人的家里去玩。

榮國夫人,就是太平公主的姥姥。

五六歲也不算太大,所以太平公主出門溜達,就一直有一個小侍女隨行。

武則天還有個外甥,名字叫做賀蘭敏之,這個賀蘭敏之,那不是個好人,道德非常敗壞。

作者舉個例子,您就能明白了。

榮國夫人的宅邸,在洛陽教義坊,后來榮國夫人過世,武則天就把榮國夫人住的這個宅邸改建成了一個寺廟,起名叫做太原寺,也算是為母親積德行善了。

太原寺,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陽大福先寺。

把宅邸改建成了寺廟之后,武則天又拿出一筆錢來,交給賀蘭敏之,讓賀蘭敏之在太原寺里以榮國夫人的名義鑄造大佛一尊,結果賀蘭敏之把這些錢基本上全都貪污了。

榮國夫人是太平公主的姥姥,姥姥病逝了,太平公主要做賢女,自然也要來太原寺拜祭,她那個侍女也全程隨行陪同。

(窮兇極惡 賀蘭敏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窮兇極惡 賀蘭敏之)

賀蘭敏之當時負責太原寺的營建工作,那么太平公主去拜謁,必然就會碰到賀蘭敏之。

在這個過程中,賀蘭敏之就對太平公主身邊的侍女起了歹心。

您想想,公主的侍女,那也不是普通女子,再說就是普通女子,與你何干,你能有想法嗎?

賀蘭敏之很有想法,他一看這侍女,青春年紀,明媚動人,他色心大東,竟然趁人不備,直接把侍女給強奸了。

您想一下,當時是二圣臨朝,武則天的身份本質(zhì)上和高宗李治是一樣的,武則天的母親亡故,那就等于是國喪,國喪之際,你竟然敢公然奸污侍女,而且還事發(fā)在武則天專門給母親修建的寺廟中,這不僅是違法犯罪,還等于是把各種忌諱都犯全了。

事發(fā)之后,武則天非常的生氣,氣壞了,因為算起來,這都不是賀蘭敏之第一次這么干了。

當時朝廷里有個皇子,叫做李弘,這是高宗的第五個兒子,武則天的長子,當時還被立為了太子。

高宗十分喜歡李弘,還親自為李弘選定了一門婚事,女方是司衛(wèi)少卿楊思儉的女兒楊氏。

楊思儉官居四品,掌管宮廷禮儀祭祀,朝會慶典等等,雖然算不上要員,但好在楊氏一門祖上顯赫,家風傳承,女兒楊氏又是端莊持重,所以高宗對這樁婚事很滿意,欽定楊氏為太子妃,就等著選個吉利日子完婚了。

(唐高祖李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唐高祖李治)

沒成想,楊氏閨名遠揚,很快被賀蘭敏之給盯上了,賀蘭敏之膽大包天,竟然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把楊氏給強暴了。

當時高宗就大動肝火,要把賀蘭敏之給殺掉,是看在武后的面子上才免于處理,也因為這事兒對于皇家來說是丑聞,不好太張揚,所以賀蘭敏之得以逍遙法外,結果他不知收斂,這回竟然又把太平公主的侍女給強奸了。

武則天忍無可忍,立刻罷黜賀蘭敏之的所有官職,甚至廢黜了他的宗族身份,然后將他趕出長安,流放雷州。

雷州,也就是中國大陸最南端,當時嶺南地區(qū)那是荒山廢土,煙瘴毒蟲,更有盜匪兇徒出沒,武則天把賀蘭敏之攆到雷州,不一定是要他死,但也一定沒想讓他好好活。

只是,說來說去還是體恤外甥,終究饒他不死。

不過有意思的是,賀蘭敏之還沒到雷州,途徑韶州,他就自殺了,用牽馬的韁繩自縊了。

如此兇徒,怎會有悔恨之心?可史料記載的明明白白,是自經(jīng)死,總感覺有點蹊蹺,然而往事千年,賀蘭敏之到底是自殺,還是朝廷幫他體面,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參考資料:

《舊唐書·卷一百三十六》、《新唐書·列傳·卷一》、《資治通鑒·卷二百二》

饒媛媛,王晗瑤.唐朝的法律文化.三角洲,2024

石樹芳.賀蘭敏之考論——以李賢與王府文士為中心.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