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手串、盤念珠
似乎成為時下一種流行
在很多人眼中
念珠不僅僅是裝飾品
更包含著“護佑、加持”的力量
因此,對這串珠子格外在意
如果念珠斷了
有人說,這是兇兆
也有人認為念珠為主人擋了一劫
念珠斷了究竟有何深意?該如何處理?
先說結(jié)論:以上是民間傳言,佛教中并無此類說法,也找不到支持這些說法的佛典依據(jù)。
念珠斷了,只能說明“諸行無常”一切有為法都在剎那生滅變異中,找不到恒常不變、堅實永存之物或現(xiàn)象。
正因如此,更應珍惜當下因緣,精進修行,如救頭燃。
念珠是用繩子串起來的,不管多么結(jié)實的材質(zhì),無論多么小心地呵護,總會有磨損、老化、斷裂的一天。以此預測吉兇,無疑是迷信、靠不住的。
若真發(fā)生了什么不好的事,那也是由之前造作的不善因緣招感,加之自身負面心理暗示促成,跟念珠斷不斷,沒有必然因果關(guān)系。
處理方法也很簡單,將散開的珠子收集起來,用結(jié)實的繩子重新串好,串的時候要虔誠、珍惜。
念珠,象征著佛法的傳承。珠母
(最大的那顆)象征“佛”,珠繩象征“法”,每一粒小珠則象征“僧”,缺一便不能組成完整念珠,表明三寶的不可分離。而師長所授念珠應當隨身攜帶,令內(nèi)心時時刻刻不離三寶。
念珠雖然有材質(zhì)、價格的差別,但在本質(zhì)上都是輔助修行的工具:一來,提醒隨念三寶、不離皈依;二來,念佛持咒時,用來計數(shù),有助提起正念、收攝身心。
真正在加持、保佑你的,并不來自這串珠子,而是通過如法修行所積累的善心、善行及功德。
因此,類似“某某材質(zhì)的念珠力量更大”,或是“念珠斷了之后就沒有作用”之類的說法,是故弄玄虛、沒有依據(jù)的。
靈巖山寺前方丈明學長老就曾說:“我的念珠最值錢,雖然是兩塊錢買到的,但它是我用來念佛的,所以它就是最珍貴的?!?/p>
相反,如果有人花重金請了精美的念珠,卻整日沉迷五欲六塵、不思修善,那這串念珠除了心理安慰外,沒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頗有買櫝還珠的意味。
當然,這并不是否定挑選念珠的行為,也不是說便宜的就好,關(guān)鍵是方便隨身攜帶,時時提醒自己觀照身心,念佛時能心生歡喜、全神貫注。
念珠的數(shù)目有二十一顆、五十四顆、一百零八顆不等。
其中二十一顆代表十地、十波羅蜜和佛果;五十四顆代表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四善根因地;一百零八顆則代表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
使用時,如果是數(shù)量較少的念珠,可以單手將念珠懸于食指一、二節(jié)指腹間,并用大拇指指腹扣合,以拇指順次逐顆向自己身體的方向撥動,每轉(zhuǎn)一顆就誦一聲佛號。
如果使用一百零八顆念珠,則可以雙手一起持轉(zhuǎn),大拇指從最大的一顆(即“母珠”)的下一顆掐起。
誦一次轉(zhuǎn)一珠,到最大的珠時再翻過來重撥,但不越大珠。大珠象征著佛陀,翻過來重掐,象征著“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念珠斷不是什么兇兆
而是示現(xiàn)無常的自然規(guī)律
啟示我們精進修行
希望更多人了解
念珠的內(nèi)涵和作用
不被傳言誤導、擾亂內(nèi)心
也不要讓念珠淪為單純的裝飾品
或因執(zhí)取外相而舍本逐末
當常念三寶、圓成佛果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