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懂王是迷上炒黃金了。

周日,他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寫了一句話:

“誰擁有黃金,誰就能制定規(guī)則?!?/p>

就是這么一句話,金價再度瘋漲。

現貨黃金應聲高開,每盎司突破3380美元,與此同時,美元指數暴跌,自2022年4月以來首次跌破99的關口。

高盛預測,今年年底金價可能漲到3700美元/盎司。如果遇到極端情況,可能會漲到4200美元的高位。

在金價走高的背景下,幾個現象挺有意思的。

今天就拿出來,和大家聊一聊:

比黃金更珍貴的鉑金,完全漲不過黃金

小時候,鉑金價格是黃金的2倍以上。

現在,黃金的價格是鉑金的3.5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還記得十多年前,大家常說:

“鉑金在地殼中的含量只有黃金的三十分之一,比黃金更稀缺,像真愛一樣罕見?!?/p>

所以那會兒年輕人但凡有擇偶需求,都會去買鉑金首飾,以此寓意愛情的珍貴。

2008年,一克鉑金首飾的價格高達600元,一克黃金飾品才180元。

只不過,現在完全倒過來了。

08年金融危機之后,鉑金價格長期走低。你在十年前買的鉑金首飾,今天拿出來打對折賣,都不一定有人接盤。

因為銷售業(yè)績不佳,部分鉑金首飾經銷商甚至選擇退出市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另一邊,金飾卻漲得頭暈目眩,突破了千元大關。

即便這樣,還有好多人去定投金條,買買買。

那么問題來了,鉑金為什么“不值錢”?

核心原因在于,它不僅是貴金屬,更是一種工業(yè)金屬,其價格深受工業(yè)發(fā)展周期影響。

鉑金以前多用于汽車工業(yè),用來制備油車尾氣處理催化劑。

現在各國都在發(fā)展電車,對油車的需求降低了,對鉑金的需求也相應減少了。

而且隨著技術發(fā)展,人們發(fā)現鈀金可以替代鉑金發(fā)揮尾氣處理的功能,這樣又擠掉了鉑金的部分需求量。

前幾年,科學家為鉑金找到了兩條新出路,一條是用于氫能產業(yè),另一條是用于癌癥診療。但這兩塊新技術的商業(yè)化都需要時間,相關產業(yè)沒能顯著提振市場對于鉑金的需求,所以鉑金的價格也沒有像預期中那樣重回巔峰。

上面說了需求端,下面再看供給側。

南非是全球最大的鉑金生產國?,他們國家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明顯影響鉑金價格。

歷史上,每次鉑金價格走高,幾乎都是因為南非的礦場出了bug。

比如,2008年,南非電力中斷影響礦山運作,鉑金價格瞬間沖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還有每次南非工人大罷工,都會重創(chuàng)全球鉑金供應鏈,刺激鉑金漲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眼下南非沒有類似的問題出現。

2024年,南非和俄羅斯的礦山產能都高于預期,全球礦產鉑金供應量同比增長了3%。

一邊是需求萎縮,另一邊是供給放大。

這種情況下,鉑金是不可能漲價的。

勞力士的大金表快比金條便宜了

以前,勞力士和黃金都被中產階級視為“硬通貨”。

現在,有人發(fā)現勞力士腕表里的金子快比這只手表更值錢了。

用116508型號迪通拿看了一下還真是這樣。

這只表大約218克,公價25.66萬元,每克單價約為1177元,就比黃金飾品的克價高了一點點。

考慮到這只表用的是18k金,去掉機芯,含金量大約150克。

也就是說,這只金迪,光里面的黃金就值11.4萬。

再拿其他系列對比一下,會發(fā)現一個更刺激的事實,那就是勞力士的保值增值能力已經明顯追不上黃金了。

WatchCharts的數據告訴我們:

去年一整年,勞力士在二手市場的平均價格一直在下滑。

迪通拿系列全線、Pearlmaster女士腕表系列全線的平均二手價較一年以前分別下跌了8.8%和9%。

只有金表略有增值。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比下黃金的走勢:

2023年,漲13.16%;

2024年,漲27.23%。

高下立判。

于是,有點閑錢的網友們有了新的糾結點:

“該買金勞呢,還是金條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知乎安靜了

記得2021年那會兒,知乎上好多人都在討論“鉆戒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有時候是,自稱男生的網友站出來訴苦說:

“女朋友非要買鉆戒。不想交這么明顯的智商稅,我該怎么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時候是女性立場的網友,跑出來發(fā)帖控訴:

“男朋友說鉆石不保值,不給我買,我該怎么回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評論區(qū)常常撕得血花飛濺。

雙標、凡爾賽、性別對立、精神勝利等等互聯網常見話術總會在帖子底下掀起滔天巨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現在,這個話題徹底過氣了。

因為年輕人對戀愛、結婚越來越無感。

鉆戒什么的,更是無所謂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非要結婚的話,每一個過來人大概都會誠懇地建議他們:

“婚禮從簡,鉆戒免了,把錢省下來買黃金吧?!?/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畢竟,人工造鉆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在新技術的加持下,地球上可以出現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鉆石。

可黃金的總量卻是固定的,能開采的大概只有27萬噸,分給全球80億人,每人大概也就分到30克左右,因此多買一點是一點。

經歷過民國的老人家常說兩句話。

一句叫:“亂世買黃金,盛世買古董?!?/strong>

還有一句叫:“養(yǎng)金前日,用金一時。”

前一句說明買黃金有助于規(guī)避風險,幫你在亂世里茍下去。

后一句告訴你,這玩意兒更適合長期投資,而非短期套現,必要時能救命。

這些樸素的生活哲理放到當下,同樣能解釋金價暴漲的內在機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由于黃金儲量有限,不由任何國家發(fā)行,沒有主權信用風險,更不受單一國家經濟或政治變動的影響,因此它是公認的避險資,也是極端狀況下,維持貿易的最后手段。

只要世界上出現戰(zhàn)爭、金融危機、通貨膨脹等等情況,各國的大資小資還有普通老百姓,就會不約而同地去買黃金,以此提升安全感。

個人追求避險,官方也一樣。

但凡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性,尤其是“世界霸主”美國的經濟面臨不確定性,各國央行就會配置黃金,以此對沖風險,也減少自身對于美元的依附,避免被美國內部的政治經濟風險外溢殃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般來說,黃金價格同美國實際利率、美元匯率指數都呈負相關。

美國實際利率跌則金價上漲,實際利率漲則金價下跌。

美元匯率走強則黃金走弱,美元走弱則黃金強勢。

這件事情可以通俗地理解為,當大家不看好美國、美元和美債的時候,黃金就成了香餑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為按照西方經濟學的說法,美債是“無風險資產”,不僅可以當作貨幣錨,還能給持有者提供利息收益。而黃金是零利率資產,你買根金條放在身邊,沒人給你利息,只有在金價上升的時候,你才能獲得正向收益。

寧可要無息的黃金,也不要低息的“無風險”美債,可見市場對美國的信心崩解到了何種程度。

這波危機意識可以追溯到2022年。

那年,歐美通脹高企,美聯儲激進加息,導致斯里蘭卡、土耳其、埃及、阿根廷等國家面臨嚴重的債務危機。也讓各大發(fā)展中國家意識到了,美元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國割他們韭菜的金融武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每一次美元潮汐,都會讓發(fā)展中國家,

尤其是那些體量小的國家很難受。)

也是在那一年,俄烏沖突爆發(fā)后,歐美凍結了俄羅斯所有的境外資產,還把它踢出了SWIFT。

俄羅斯買的所謂“無風險”美債,當然也要不回來了。

這件事讓很多國家意識到自己手里拿的美元美債都可以成為美國制裁自己的工具,美元武器化已經是張明牌了。

于是,越來越多國家高頻率地提到“去美元化”,加大黃金儲備,以此回避長臂管轄、穩(wěn)定貨幣匯率和本國的金融體系。

金磚國家還在研究發(fā)行一款共同貨幣用于貿易結算,這款共同貨幣將繞過美元,直接錨定黃金或其他大宗商品。

2022年,全球央行購買的黃金比過去55年中的任何一年都多。

2023年,全球各央行的凈黃金購買總額達到1037噸。

2024 年,全球央行黃金購買量同樣超過1000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今美國發(fā)動貿易戰(zhàn),白宮里的當家人比奶牛貓還陰晴不定,大家的避險情緒和“去美元”的決心就更堅定了。

如果特朗普執(zhí)意要制造業(yè)回流美國,那就意味著二戰(zhàn)以來形成的“強美元”格局將走向終點,“弱美元”是大勢所趨。

而按照“特里芬悖論”,在“弱美元”的狀態(tài)下,以美元計價的國際貿易體系會慢慢瓦解,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化和全球貿易體系注定難以長期存續(x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樣的態(tài)勢讓世界不再信仰美元資產。

過去,很多國家把美國國債作為資產定價的錨,所有其他資產價格的收益率都根據錨的變化上下波動。

現在顯然需要找新的錨。

看來看去,只有黃金最合適了。

因為這是大家都認可的資產,購買力穩(wěn)定,不會超發(fā),不用為某個國家的行為背書,也不會被某個特定的國家控制。

前幾天正好刷到個視頻,某證券公司的分析師說:

“黃金,已經遇到了百年未有的大機遇?!?/p>

這個“機遇”要是變化得極端一些,全球可能倒退回金本位。

到了那一天,全球所有經濟體欠下的159萬億美元債務,將由21萬噸黃金支撐。

也就是說,每盎司黃金將支撐起2.4萬美元的貨幣。

黃金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王者歸來。

事情真發(fā)展到那一步,其實挺可怕的。

屆時,我們將為手里升值的金條而笑呢?

還是會為急劇變化的時局哭泣呢?

“沒有人一生都是春天?!?/p>

黃金和我們,注定都會在大變局中沉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