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音樂的旋律響起,機器人與同學們同時舉起手臂,做出舞蹈動作。它們的動作流暢,充滿節(jié)奏感,與同學們的表演完美融合,讓現場觀眾感受到了科技與人文的和諧統(tǒng)一。

4月18日,在西京學院第二十一屆田徑運動會的開幕式上,13個約42cm高的人形機器人與同學們共同演繹了一場科技與青春的交響曲。這些小巧的人形機器人動作流暢而精準,每一個轉身、每一個跳躍都顯得憨態(tài)可掬,卻又科技感十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場長達6分鐘的機器人表演,由電子信息學院機器人工程專業(yè)的師生團隊花費半月時間完成動作調試?!捌渲胁簧賱幼餍枰獧C器人有極強的穩(wěn)定性,重心要很準。團隊不停地調整動作軌跡、訓練方式以及參數,從動作設計到編程調試,每一個細節(jié)都經過了精心打磨。”電子信息學院教師趙陽介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止于舞臺,這些 “科技伙伴” 更走進了機器人操作系統(tǒng)課堂。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向左轉!前進!招手!”近日,在西京學院機器人操作系統(tǒng)課堂上,隨著同學輕輕按下遙控器,一個約1.7米高的人形機器人邁著步子在教室行走,并靈活地向師生們揮手致意。機器人的表演,瞬間點燃了課堂氣氛,贏得了師生們的陣陣喝彩。

這種 “具象化編程” 教學模式,讓代碼不再是枯燥的字符?!翱粗约簩懙拇a讓機器人‘聽話’,那種成就感無與倫比!” 機械工程學院學生尹甲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課堂上,機械工程學院教師趙金國一邊進行演示,一邊詳細講解如何通過指令控制機器人完成前進、后退、轉彎等基本動作,并深入介紹了如何通過編程控制這些智能設備完成更復雜的任務?!皩W校通過校企合作,將人形機器人引入教學現場,讓學子們能近距離感受到人工智能與軟件開發(fā)的無限魅力。”趙金國說。

“機器人搭載了專為教學研發(fā)的開發(fā)平臺。該平臺通過模塊化編程界面,可以將編程語言代碼轉化為可觀測的物理行為,實現了“具象化編程”教學模式,為軟件開發(fā)課堂帶來了全新體驗?!睋w金國介紹,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可以直觀地觀察到代碼如何驅動機器人完成各種動作,使得原本枯燥的編程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也降低了學習編程的難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機械臂與青春手臂共同落下最后一個節(jié)拍,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場表演、一堂課程,更是職業(yè)教育與科技發(fā)展同頻共振的未來圖景。在西京學院,代碼不再是屏幕上的字符,而是連接想象與現實的紐帶;機器人不再是冰冷的設備,而是見證青春與創(chuàng)新的伙伴。正如趙陽老師所說:“當學生們學會用代碼賦予機械情感,他們就已經在編寫屬于自己的未來故事?!?/p>

機器人從舞臺走進課堂的背后,是西京學院深化產教融合的創(chuàng)新布局,也是探索實踐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嘗試。未來,西京學院將繼續(xù)用“AI+”推動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學校將持續(xù)擴大合作領域,引入更多先進資源,著力破解傳統(tǒng)教學中“看不見、摸不著、跟不上”的難題,確保學生始終緊跟技術前沿、對接產業(yè)實際需求,為培育適應新質生產力發(fā)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