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丨網絡

當一家面館開始急迫地謀求上市,做大做強時,很難想象它的食品本身有沒有變味。

2025年4月15日,總部位于廣州市天河區(qū)中山大道科韻路的遇見小面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沖刺“中式面館第一股”。

這家主打川渝風味的快餐連鎖品牌,憑借“紅豌豆雜面”、“金碗酸辣粉”等招牌菜,在短短三年間實現(xiàn)了從虧損3597萬元到盈利6070萬元的突變,年均營收復合增長率高達66.2%。

高速的業(yè)績增長讓遇見小面的老板意識到這是一個不錯的翻身機會,畢竟老老實實開店掙的只是點“辛苦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丨網絡

遇見小面”由東北人宋奇和兩個廣東人蘇旭翔、羅燕靈聯(lián)合創(chuàng)立。宋奇在麥當勞炸過薯條、開過茶餐廳、東北菜館、東北餃子館,但均表現(xiàn)平平。

2014年,宋奇與妻子羅燕靈聯(lián)合華南理工大學同學蘇旭翔創(chuàng)立“遇見小面”,定位為以重慶小面為主打的川渝風味連鎖面館品牌。

三位創(chuàng)始人以“理工”思維重構了重慶小面的商業(yè)邏輯,通過將傳統(tǒng)烹飪經驗轉化為可量化的工業(yè)參數(shù),建立起一套標準化操作體系。

核心醬料由中央廚房統(tǒng)一生產,門店只需按標準化流程完成食材組裝,實現(xiàn)了全國門店口味誤差率低于5%。這種模式讓餐飲變身標準的工業(yè)化生產,不再依賴“老師傅秘方”,是典型的預制食品。

資本很快發(fā)現(xiàn)遇見小面的預制菜市場潛力。自2014年以來,遇見小面累計完成了8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九毛九、弘毅投資、碧桂園創(chuàng)投等知名機構。

這些資本不僅提供了資金支持,還帶來了豐富的產業(yè)資源。例如,碧桂園創(chuàng)投的注資幫助遇見小面在碧桂園社區(qū)商業(yè)中開設新門店,降低了租金成本。

通過“直營樹標準、特許擴規(guī)?!钡碾p輪驅動模式,遇見小面的門店數(shù)量從2015年的10家迅速增長至2025年的380家。

然而,遇見小面光鮮的盤面背后,隱藏的財務和運營問題不容忽視。

首先,公司的流動負債從2022年的2.2億元攀升至2024年的4.9億元,而流動資產僅為2.48億元,流動比率低至0.51,遠低于行業(yè)安全閾值。這意味著公司短期償債壓力巨大,若資金回籠不及時或市場環(huán)境惡化,可能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遇見小面對廣東市場的依賴度過高,廣東地區(qū)門店貢獻了約70%的收入。這種區(qū)域依賴不僅增加了市場風險,還限制了品牌的全國化布局。

此外,公司在下沉市場的拓展也面臨挑戰(zhàn)。二線及以下城市門店的翻座率和單店收入均低于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且品牌知名度相對較低。

更為棘手的是,盡管公司營收增長迅猛,但單店盈利能力卻在下滑。2024年,公司單店日均銷售額從2023年的1.39萬元降至1.24萬元,凈利潤率僅為5%-6%,低于行業(yè)8%的平均水平。這意味著遇見小面在規(guī)模擴張的同時,并未實現(xiàn)“規(guī)模經濟”,反而陷入了“規(guī)模不經濟”的困境。

拋開資本運營邏輯,回歸食品與餐飲本源。當一碗極具地方特色的面食被工業(yè)化定制,高速投送到人們的腸胃,我們是該慶幸腹感的滿足還是該對標準化食欲的悲哀?

餐飲向來講究色香味的多元與健康,可到如今,當越來越多的預制菜出現(xiàn)在餐桌,基本傳統(tǒng)被完全顛覆,我們還興高采烈,拍手稱快,大呼,這是“網紅趨勢”。

但“遇見小面的網紅面食”可能只屬于年輕一代。據文軒指數(shù)餐飲消費2024年度趨勢分析報告: “遇見小面”主打重慶小面及川渝風味小吃(豌雜面酸辣粉、紅油抄手等),品牌調性年輕化,食客集中在18-30歲年輕群體(主力占比約65%),以學生黨、職場新人為主,消費場景為工作日午餐??蛦蝺r25-45元(堂食人均),外賣單均價20-35元。

顯而易見,遇見小面過度依賴年輕嗜辣群體,這一群體變化以及健康化趨勢都將給其帶來沖擊。

再對比同類型面食企業(yè),如蘭州拉面,它擁有馬記永、陳香貴、張拉拉等多家全國知名企業(yè),且同樣獲得了多輪資本投資,馬記永、陳香貴目前估值均已達10億元。

作為地方性特色餐飲,蘭州市政府在產業(yè)、政策、融資等方面都積極支持蘭州拉面發(fā)展。但即便如此,截至目前蘭州拉面品牌依然沒有成功上市的案例。究其原因,是面食餐飲的利潤規(guī)模和食品特點導致。

有網友曾評價說:當某一天我們吃到的蘭州拉面就像吃康師傅方便面一樣預制生產包裝,那蘭州拉面剩下的可能就只是一個名字而已了。遇見小面亦然。

幾輪融資后,遇見小面正迫切地渴望上市變現(xiàn)。遞交申請中,遇見小面稱,計劃通過上市募集資金用于拓展餐廳網絡、擴大地理覆蓋范圍、提升信息技術能力、品牌建設以及對上游食品加工行業(yè)的戰(zhàn)略投資。

和大多數(shù)餐飲企業(yè)一樣,規(guī)模成為遇見小面上市成功與否的關鍵,也是后續(xù)描繪故事的核心。

然而,令所有投資觀察者沒有想到的是,就在IPO前夕,遇見小面卻在2025年3月突擊分紅1470萬元,這一行為讓市場詫異。

餐飲行業(yè)依賴現(xiàn)金流周轉,若分紅過度(如接近當期凈利潤),可能導致門店升級、新品研發(fā)、數(shù)字化投入捉襟見肘,影響后續(xù)營收。

遇見小面突擊分紅行為不知道是否會引起監(jiān)管層質疑:分紅資金是否來自債務融資,如短期借款分紅,涉嫌掏空公司。

那些關注該公司的投資者們或許會認為,這是老股東套現(xiàn)離場,“竭澤而漁”。

在沖刺IPO的過程中,遇見小面該如何去解決高負債率、盈利能力下滑、市場競爭激烈、食品安全及人才管理問題,消弭投資者心中的重重謎團,有待觀察。

民以食為天,面要吃得鮮。遇見小面的IPO不僅是其資本化席卷全行業(yè)的重要進程,也是一場豪賭。在萬事萬物皆被資本量化、改造的今天,關乎生命與健康的餐飲及食品行業(yè)早已面目全非,甚至露出猙獰之色。

而我們該如何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