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貿易戰(zhàn)重創(chuàng)波音:一周內三架波音飛機被退貨!

失業(yè)君小編 | 文
Sparrow Jack |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4月24日上午,一架尚未交付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波音737Max型飛機自舟山波音完工中心啟航,其目的地為波音公司總裝廠所在地——美國西雅圖。此前,已有兩架計劃交付廈門航空公司的波音飛機被退回美國。受“對等關稅”政策影響,國內多家航空公司開始暫停接收波音飛機,吉祥航空亦確認推遲接收原定交付的波音787型飛機。

據法新社4月23日消息,波音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凱利·奧特伯格于當日證實,受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影響,中國方面已暫停接收新的波音飛機訂單。奧特伯格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yè)頻道(CNBC)專訪時明確指出,“受當前關稅政策環(huán)境制約”,中國客戶已實質性“暫停接收波音飛機的交付進程”。

波音公司原計劃在2025年向中國市場交付約50架新機,但此目標如今面臨嚴峻挑戰(zhàn)。對此,奧特伯格接受采訪時稱:“希望中國能重新接收訂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近期,中國航空業(yè)在一周內連續(xù)退回三架波音飛機的舉動,已然成為中美貿易戰(zhàn)持續(xù)升級態(tài)勢下,全球航空產業(yè)震蕩波動的典型注腳。這一事件絕非孤立個案,它既暴露出波音公司在安全質量隱患、供應鏈管理危機等歷史遺留問題與貿易戰(zhàn)沖擊的雙重夾擊下所面臨的艱難處境,更折射出全球航空產業(yè)鏈在政治博弈加劇與技術主權爭奪白熱化的雙重驅動下,正在經歷的深刻結構性變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自2025年4月美國對華商品加征關稅至125%后,中國采取對等措施,波音飛機進口成本飆升。以波音737 MAX為例,單架成本從1.1億美元漲至2.7億美元,遠超航司承受能力。這一背景下,中國三大航司緊急叫停波音訂單,導致一周內三架飛機被退回美國,包括國航、廈航的737 MAX及吉祥航空的787訂單。

波音在華布局的36家一級供應商也將陷入危機,如浙江西子航空的艙門部件產能閑置率超50%,全球787機型35%的復合材料供應面臨斷裂風險。關稅還導致航空級鈦合金等關鍵材料成本上漲15%-20%,波音被迫啟動供應鏈重組,但替代周期需18-24個月,短期內可能引發(fā)全球生產線停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由于歷史沉疴與戰(zhàn)略失算,波音當前正逐漸陷入困境。波音近年屢次陷入安全丑聞:2018年737 MAX空難導致全球停飛,2024年艙門脫落事件再次暴露品控漏洞。中國作為首個停飛737 MAX的國家,對其安全性的信任已降至冰點,2024年新機市場份額僅26%。

波音2024年巨虧118億美元,2025年一季度繼續(xù)虧損3100萬美元。為緩解現金流壓力,波音以105.5億美元出售數字航空業(yè)務,并計劃裁員1.7萬人。盡管積壓訂單達5450億美元,但中國市場占其全球利潤的22%,訂單凍結直接導致現金流缺口80億美元。

反觀中國這邊,國產C919已交付12架,2025年產能提升至75架,除發(fā)動機外,國產化率達60%,價格較波音737低20%-30%,快速搶占窄體機市場。中俄合研的C929寬體機進入試飛階段,目標2030年前形成對波音787的競爭。中國通過“一帶一路”拓展適航標準互認,老撾航空C909首航成功標志著國產飛機突破東盟市場。同時,國產CJ-1000A發(fā)動機完成測試,航電系統(tǒng)國產化率提升至85%,供應鏈“去美國化”進程加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失業(yè)君小編觀察認為,全球航空格局正在發(fā)生重構,從波音、空客雙頭壟斷將變化為空客、波音、商飛三足鼎立!空客憑借天津總裝線和對華友好政策,2025年對華交付量預計突破120架,市場份額達60%。但其仍需面對中國商飛的崛起——后者通過“國內循環(huán)+一帶一路”策略,已獲東南亞127架意向訂單。

波音在面對中國市場困境時,試圖通過開拓印度、越南等市場訂單來填補空缺。但現實是,波音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程度極高,短時間內難以找到完美的替代方案。這一困境凸顯了波音在全球產業(yè)鏈布局上的脆弱性,也反映出其在應對地緣政治風險時的被動局面。而中國通過“主制造商-供應商”模式,將波音技術外溢轉化為自主創(chuàng)新,縮短進口替代周期40%。

綜上所述,波音的困境揭示了后全球化時代產業(yè)鏈競爭的核心邏輯:技術主權已成為國家安全與產業(yè)話語權的決定性因素。中國通過暫停訂單倒逼國產替代,既是對貿易戰(zhàn)的戰(zhàn)術反制,也是從“規(guī)則接受者”向“規(guī)則制定者”的戰(zhàn)略轉型。

未來,全球航空業(yè)或將進入“ABC時代”(空客、波音、商飛),競爭格局的多元化可能推動氫能源、超音速客機等前沿技術的突破。然而,波音能否在危機中重生,不僅取決于其供應鏈重組能力,更取決于中美博弈的宏觀走向,勝負將取決于誰能率先實現從追趕創(chuàng)新到范式革命的跨越。

網友熱議

@沈彥辰Ethan(IP京):

國產大飛機爭氣!C919把價格打下來,波音早該放下傲慢學學空客的本地化策略了,關稅戰(zhàn)只是加速了必然結局。

@納米小盆友(IP滬):

波音這質量還敢要價?艙門飛了、系統(tǒng)崩了,現在哭訴中國不接單?先問問全球乘客敢不敢坐你家飛機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顧皓陽Ryan(IP閩):
美國搬石頭砸自己腳,波音35%供應鏈在中國,加關稅反而逼出中國完整產業(yè)鏈,再過十年商飛怕是要反攻歐美市場了。

@小喬飛俠(IPHK):

空客別笑太早!中國商飛拿到適航證后,歐洲市場也會被蠶食,未來航空業(yè)三巨頭混戰(zhàn)才是常態(tài)……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夏心瑤Vivian(IP粵):
說是退貨三架飛機,實際是打臉美國制造業(yè)霸權。從高鐵到飛機,中國產業(yè)升級的劇本越來越熟練了

@徐若萌Zoey(IP蘇):

鈦合金成本漲20%怪關稅?波音2018年壓榨供應商降價30%的時候,就該想到供應鏈反噬這一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后一條,
蒼天饒過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