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那國島離我國臺灣不過百公里,卻遠隔日本本土上千公里。這地方的島民,祖上多是閩南后裔,跟咱們的文化根子連得緊緊的??勺源?879年日本吞并琉球王國,這島就被劃進了日本的八重山群島,成了日本最西邊的領土。島民們心里卻一直有股勁兒,覺得自己跟日本格格不入,跟我國臺灣反倒更親近。

幾十年來,他們的訴求翻來覆去就那么幾句話:要么并入我國臺灣,要么加入我國,要不然就獨立。是島民們世世代代憋在心里的真實想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閩南漁村到日本邊陲:與那國島的歷史糾葛

與那國島的根兒,得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間。那時候,一群福建閩南人漂洋過海,落腳在這小島上。他們靠海吃飯,捕魚為生,日子過得簡單卻踏實。島上的文化也帶著濃濃的閩南味兒,語言、習俗,甚至清明祭祖的傳統(tǒng),都跟福建脫不開干系。

可到了1879年,日本把琉球王國一口吞下,與那國島也被劃進了日本版圖。從此,這地方的命運就跟日本綁在了一起,但島民的心卻沒完全歸順。

到了1972年,美國把琉球列島的管轄權移交給了日本。島民們覺得,自己跟日本的文化差異太大,反倒跟近在咫尺的我國臺灣更像一家人。當時就有人站出來抗議,喊出了“歸臺是正道”的口號,要求并入我國臺灣,甚至還有人提出加入我國或者干脆獨立??扇毡井斁帜目戏攀郑苯优删戽?zhèn)壓,封鎖海岸線,硬生生把這股聲音壓了下去。

再后來,2005年,島民們又提出了個“自立愿景”,想搞個特區(qū)護照、跟我國臺灣通直航、用共同貨幣,還希望免簽往來??扇毡菊€是不松口,直接否決了不說,還在島上設了個辦事處,弄了點季節(jié)性航班敷衍了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到了2016年,日本自衛(wèi)隊在島上建了個雷達站,軍事化的味道越來越濃,島民們更是不滿,又一次站出來抗議。幾十年的歷史,講白了就是島民們一次次想找回自己的根,卻一次次被日本摁回去的故事。

與那國島的地理位置也讓它注定不平凡。離我國臺灣才110公里,離日本本土卻有上千公里,站在島上往東看,我國釣魚島都比日本近得多。

吳阿海:一個島民的抗爭人生

說起與那國島民的心聲,離不開一個普通卻不平凡的人——吳阿海。老爺子家里是典型的閩南后裔。他小時候聽著海風長大,母親哼著閩南語漁歌,清明節(jié)跟著家人祭祖,那些記憶刻在了骨子里。年輕時,他靠捕魚為生,日子過得平靜,可心里總覺得這島跟日本沒啥歸屬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72年美國把琉球列島交給日本那會兒,吳阿海22歲,正值血氣方剛。他跟著島民走上街頭,舉著“歸臺是正道”的標語,喊得嗓子都啞了。

可抗議沒啥用,日本警察一來,游行就散了,訴求也沒人理。后來,海岸線被限制,漁網都被剪斷,捕魚的日子不好過了,他就轉行開了個潛具店,靠著給游客租裝備維生。干這行,他接觸了不少我國臺灣來的游客,聊起島上的歷史,他總不忘強調一句:“咱們的根在福建。”

2005年,吳阿海又活躍起來,參加社區(qū)會議,討論跟我國臺灣的交流。他還組織文化活動,邀請臺灣藝人來島上演出,想讓大家看看這島跟臺灣有多近。可這計劃沒成,日本政府直接給擱淺了,他心里挺失望。

2016年,自衛(wèi)隊在島上建雷達站,吳阿海又站出來抗議,組織討論會,琢磨著用文化交流抵消軍事化的影響??衫走_站還是建成了,島上的軍事氛圍越來越重,他的努力又白費了。

晚年,吳阿海的潛具店生意也不好做了,游客少了,他就靠修設備混口飯吃。2020年,他因肺病去世,走之前還叮囑兒子別忘了閩人身份。代表了多少與那國島民的心聲啊。他們不是要鬧啥大事,就是想找回屬于自己的根,過上跟文化血脈相符的日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軍事化陰影下的未來:島民的堅持

1972年抗議之后,與那國島的人口慢慢少了,經濟也蕭條了一陣子??傻搅?005年,旅游業(yè)開始抬頭,尤其是我國臺灣的游客,把這島當成了熱門地。可好景不長,2016年雷達站一建,軍事化的陰影籠罩下來,游客量又掉了。島民們擔心和平沒了,旅游業(yè)也完了,心里那股抗拒日本的心思更重了。

如今,與那國島還是日本的軍事前哨,雷達站冷冰冰地立在那兒??蓫u上的文化卻沒斷根,閩南話、祭祖的習俗還在延續(xù)。島民們的訴求也沒變過:要么并入我國臺灣,要么加入我國,要不就獨立。這不是啥異想天開,而是他們幾十年來對身份認同的執(zhí)著。與那國島民的訴求,歸根結底是想回歸中華文化的大家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日本在這島上搞軍事化,建雷達站,威脅的不只是島民的和平生活,還有咱們的周邊安全。釣魚島是我國的,與那國島離它那么近,日本在這兒折騰,咱可得瞪大眼睛盯著。

這島的未來咋樣,現(xiàn)在還不好說。歷史真相還沒完全揭開,島民的心聲也沒徹底實現(xiàn)??捎幸稽c是肯定的,與那國島的故事不只是個小島的抗爭史,更是中華文化在海外堅持的縮影。吳阿海走了,可他的精神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