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藝術加工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經(jīng)過國家人口與發(fā)展研究中心開展的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百歲老人在60歲左右的時候就避開了一些“坑”,而這也是他們的長壽秘訣!

那我們今天就一起看看這些百歲老人到底是怎么“過五關斬六將”的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很多老人剛過60歲,正忙著享受退休的自由時光呢,手里拿著一部智能手機,家里有一部智能電視,徹底回歸了“小孩”生活!

就拿鄰居張大爺來說,家里兒女來勸,張大爺還反駁,說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輩子,好不容易退休了,一定要享兩天清福!

把兒女趕走了之后,張大爺?shù)拇_是過了幾天清閑日子,但是很快好日子就見底了。

張大爺不僅每天都會感覺腰酸背痛,而且精神狀態(tài)也渾渾噩噩的去醫(yī)院檢查,還連帶查出了高血脂。

哪怕醫(yī)生反復叮囑他要多運動,可是張大爺卻不覺得有什么嚴重的地方,他想著累了一輩子,多躺上幾天也沒什么事兒。

直到有一天,張大爺在沙發(fā)上躺了半天,站起來那一瞬間感覺頭暈目眩,眼前發(fā)黑,差一點兒一頭栽在地上才知道害怕。

醫(yī)生聽了張大爺?shù)娜粘I?,越聽越皺眉,最后張大爺每說一句話,醫(yī)生在那邊跟著嘆一口氣,直接把張大爺嘆到不自信了。

醫(yī)生給的意見肯定是專業(yè)的,張大爺也不敢再不把自己的身體當回事兒了。

像張大爺這種上了年紀不愛運動,是很多60歲老人都有的“壞毛病”。

人體內的血液是靠著流動才能給各個器官提供能量的,一個人若是長時間坐著不動,那血液流的就會變慢,到時候靜脈血栓,下肢水腫等病一股腦兒的就找上門來了。

而且缺少運動還會引發(fā)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年輕的時候還怎么能看得出來,上了年紀如果還這樣,那壞處可就“立竿見影”了。

60歲相比50歲來說應該是人生中更明顯的一道分水嶺了,要是在60歲還能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那么距離百歲長壽也就不遠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二個坑就是“貪嘴”。

很多60歲的老人也被家里叫成“老小孩”,他們想著苦了一輩子,現(xiàn)在都到老了吃東西還被家里的小輩管來管去,心里肯定是不舒服。

所以這些老人在飯桌上那可就一整個“放飛自我”了,高油,高糖,高鹽的食物擺滿了桌子先不說,甚至還學小年輕漢堡,奶茶,炸雞不停歇。

其實并不是說老人不能吃這些東西,但是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注意使用的頻率,還有每次使用的數(shù)量。

油糖混合物好吃的道理誰都知道,可要是炒菜的時候大把大把的往里放油,而且頓頓離不開咸菜和油炸食品,沒幾年就會查出高血壓,高血脂,還有高血糖的“三高”大禮包。

世界衛(wèi)生組織研究可說了,長期食用高鹽,高油,高糖的食物容易引發(fā)心臟病,中風,心血管疾病還有糖尿?。?/p>

而且這些慢性病可不像是傷風感冒,一旦染上了,以后不僅要徹底忌口、藥不離身,壽命也會跟著縮短。

雖然很多人都說大碳水是人間美味,但是健康飲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燕麥,糙米,玉米等雜糧都是讓身體變好的“小幫手”,蔬菜水果也必不可少。

一些老人喜歡吃肉,也不必頓頓都大魚大肉,可以一周吃三次左右,多吃些對身體好的魚肉和雞肉,還能補蛋白質。

第三個“大坑”就是眼睛里的紅血絲。

不上班的人就會不知不覺中生出來一股“惰性”,這種惰性具體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還有飲食或者是作息等方面。

不會特別的有規(guī)律,而且和拖延癥有幾分相似。

部分老人不僅不把失眠當一回事兒,甚至還以熬夜為樂,覺得自己是在趕潮流。

他們經(jīng)常追劇,一追追到凌晨,第二天睡到中午,等到電視劇不更新的時候可能又有了其他愛好,時間一長,生物鐘直接被打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生物鐘亂了的話,內分泌和新陳代謝也會跟著亂,免疫系統(tǒng)也會不斷的下滑,到時候別人得了個小小感冒,一個星期就治好了,可老人的年紀本來就擺在這兒,再加上免疫力不好,很有可能要治半個月甚至一個月。

而且長期睡眠不足的人也容易患心臟病,糖尿病,還有癌癥,60歲以上的老人身體機能下降對這些病癥的抵抗能力也會變弱。

第四個“大坑”就是情緒管理。

老小孩”這個詞說的一點兒都沒錯,很多人就是越老越像小孩兒。

60歲左右的老人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心事兒,比如和子女溝通出現(xiàn)問題,比如退休之后怎么平衡工作和退休生活,甚至是忌口等。

很多老人對心理疾病認識不足,甚至不明白什么是抑郁,就拿之前大火的電視劇《小巷人家》來說,里面閆妮飾演的女主人公黃玲幾乎在紡織廠干了一輩子。

黃玲退休以后整個人就“蔫吧”了,不管做什么都是魂不守舍的,家里人也跟著著急。

“我沒什么事情,你們都忙自己的吧。”

黃玲的兒子和女兒都跟著干著急,老公也在一旁幫不上什么忙。

直到她的侄子鵬飛給她找了個公交車售票員的工作,黃齡臉上才重新出現(xiàn)笑容。

因為人類長期處于負面情緒會致使體內的應激激素水平不斷提升,免疫系統(tǒng)還有心血管系統(tǒng)都會受到損害,時間一長,健康也跟著垮了。

很多老人退休之后難以轉變情緒,整個人要么暴躁,要么失落,要么焦慮,但在這時候可以培養(yǎng)一些個人愛好,比如去公園下棋,比如坐著畫畫或者是練太極。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些活動不僅能修身養(yǎng)性,還能陶冶情操,最重要的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去練,還能練出“風骨”。

第5個也是很多家里的老人都做過的一件事,那就是不舍得。

吃東西從來不看保質期,而且有什么好吃的也總喜歡攢著,一問就是舍不得吃,結果一直留到過期,再吃的時候直接中毒。

每個食物都是有保質期的,使用了過期的變質食物會讓體內增加大批量的細菌霉素,還有毒素引發(fā)食物中毒,腸胃炎等疾病,嚴重的還有可能得癌呢。

至于一些老人的“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的心態(tài),他們得明確的意識到了食物過期不能吃,吃了之后,去醫(yī)院花的錢可要比節(jié)省食物的錢多了幾十倍不止。

兩相對比之下,再怎么節(jié)省的老人也會看明白孰輕孰重。

雖然勤儉節(jié)約是美德,但是現(xiàn)在大家的日子也越過越好,該享受的時候還是要享受的,所以有“舍不得”習慣的老人一定要學會大大方方的享受。

這5個“大坑”可是很多60多歲老人的標配,但現(xiàn)有的這些百歲老人可是大多都避開了這些“坑”呢,所以呀,長壽還得靠自律!

參考資料:

醫(yī)生建議:過了60歲的人,寧愿睡到中午起床,也不要隨便做這6事--沈視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