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微笑哥。

接著昨天的文章和大家聊,這兩天我總是聽到一句話:

不管平時你看著多么高大上的老板,只要穿上底層人民的工作服,看起來都有一股窮苦味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劉強東送外賣的感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個現(xiàn)象進而引發(fā)了,在知乎上的一個大討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馬云被叫「馬爸爸」,透著一股又親切又仰望的感覺;雷軍則被叫「雷布斯」,帶著點江湖氣,仿佛是個能帶大家發(fā)財致富的「科技俠客」;

而到了劉強東,網(wǎng)友們更喜歡叫他「大強子」或者「東子」,好像是鄰居家的老大哥,既接地氣又有點「憨」。

這些外號可不是隨便起的,每一個背后都藏著一段江湖傳說和大眾心理。

首先,我們來說「馬爸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想當年,馬云憑借一手阿里巴巴、淘寶、支付寶,直接改變了中國普通人賺錢、購物、理財?shù)姆绞健?strong>他不僅是個做電商的,更像是個讓無數(shù)普通人「逆天改命」的神。

我身邊遇到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都是靠淘寶那一代起來的。

所以,「馬爸爸」三個字里,藏著的是一種深深的感激感、依賴感,甚至是半開玩笑的崇拜。

當年電商剛起步的時候,多少小商販靠著淘寶完成了人生逆襲?多少普通人因為余額寶第一次擁有了「理財」的概念?

對于很多人來說,馬云不僅僅是商界巨頭,他是「帶著我們一起發(fā)財」的領路人。

而且,馬云的個人形象也特別符合「馬爸爸」的人設:語速快,語氣親和,像個話癆老父親;喜歡講夢想、講未來,給人畫大餅,但畫得真香;

再來說說「雷布斯」。

「布斯」是喬布斯(Steve Jobs)的中文音譯,給雷軍套上這個稱呼,不光是因為他做小米時喜歡學習蘋果的模式,更重要的是——雷軍的人設,是草根里的領頭羊,是兄弟們一起拼的典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想想雷軍的出圈名場面:

  • 臺上「Are you OK」尬唱英語,卻笑得一臉憨厚;

  • 發(fā)布會上高喊「小米為發(fā)燒而生」,像極了熱血創(chuàng)業(yè)青年;

  • 永遠一身簡單的T恤牛仔褲,和身邊那些精英大佬格格不入。

他身上沒有馬云那種天然的「神秘感」,也沒有任正非那種「穩(wěn)如老城墻」的厚重感。雷軍是那種讓人覺得:他是我們自己人,只是比我們先成功了一點點。

而且,雷軍做小米的時候,是真的把「性價比」做到極致。對于無數(shù)年輕人來說,小米手機、小米手環(huán),是人生第一臺智能設備,是科技平權的敲門磚。

因此,「雷布斯」=「我們的喬布斯」,一種平行世界的親密感。

他既是領路人,也是同路人。
他成功了,但沒有離我們太遠。
這份微妙的距離感,恰恰是「雷布斯」能夠火遍全網(wǎng)的原因。

最后,輪到「大強子」和「東子。

劉強東的形象,一直都很有意思。他是地地道道的草根出身:江蘇宿遷人,靠自己讀書、打工、創(chuàng)業(yè),一步步打拼出京東帝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是,不管他賺了多少錢,他身上那種**「農村出來的實在勁兒」**,一直沒變。

說話慢條斯理,帶點地方口音;長相憨厚老實,不油膩、不精致;在很多場合,都是直接了當,不玩虛的。

這種氣質,讓他很難被叫「爸爸」或者「布斯」那種帶點偶像濾鏡的外號。

人們喊他「大強子」、「東子」,是帶著一種「哥們兒」的感情。

有一種樸實無華但又特別可信賴的感覺,就像你小時候鄰居家的哥哥,沒什么花里胡哨,但關鍵時候肯定能幫你一把。

另外,京東的模式也非?!竸姈|」——重倉物流,自己建倉庫、養(yǎng)快遞小哥,不走輕資產(chǎn)高利潤的套路。

他想的不是怎么賺快錢,而是怎么扎扎實實把貨送到用戶手上。

這種重運營、重服務、重責任的做法,讓人對他更多了一份敬重,少了一份距離感。

于是,「大強子」或者「東子」,這種有點兒親昵、有點兒粗獷的外號,就順理成章地出現(xiàn)了。

他不是高高在上的「爸爸」,也不是帶著濾鏡的「布斯」,他是我們身邊那個值得信賴的大哥。

三位大佬的外號差異,折射出的是大眾對成功者的三種期待:

每一個外號,都是大眾集體情緒的縮影。

  • 「馬爸爸」代表了人們對改變命運機會的感恩與仰望;

  • 「雷布斯」代表了對奮斗者逆襲傳奇的熱血認同;

  • 「大強子」則代表了對腳踏實地、實在人格的信任與喜愛。

在商業(yè)世界里,這些外號不僅塑造了企業(yè)家的個人IP,也在無形中加深了普通人與他們之間的情感鏈接。

畢竟,在這個人人都在焦慮、在卷的時代,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渴望有那么一個「爸爸」、一個「布斯」、一個「大強子」,告訴我們:

  • 你可以相信夢想,

  • 你可以走出困境,

  • 你可以靠踏實努力,換來屬于自己的光亮。

名字只是代號,情感才是歸屬

而那些在我們心里留住了綽號的人,其實也早已悄悄占據(jù)了一個更意義的位置。

當你聽到這些外號時,別忘了它們背后的故事:有人筑起財富圣殿卻漸失民心,有人用技術普惠贏得尊重,更有人以草根本色凝聚團隊。

在這個意義上,外號不只是調侃,更是一面鏡子,照出我們集體心理的變遷。

PS:

我這里之前創(chuàng)建過讀者副業(yè)交流群,后來關閉了,今天寫這篇文章就再次給大家開個小口,感興趣的可以進一下,僅限今天吧。

但是任何人在群里打任何廣告,都會被我T掉。

如果你對這個特別的群,感興趣,請加我微信回復:888,微信通過后會拉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