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開端就是一場劍拔弩張的御前財政會議。

嚴黨一方揪著臘月二十八周云逸之死不放,想要置清流派于死地。而清流派揪著去年的財政虧空不放,想要達到倒嚴的目的。

道長皇帝更是高深莫測、裝神弄鬼,先后把雙方高高地舉起,又輕輕地放下,主打一個高級端水大師。

后來內閣首輔嚴嵩提出在浙江地區(qū)開展“改稻為?!保梢栽霎a絲綢,繼而充實國庫的好主意,直接讓一臉陰郁的道長皇帝,高興得拍手叫好。

沒想到的是,在浙江具體實施“改稻為桑”的時候,第一個跳出來和嚴黨唱反調的,竟然是嚴嵩一手提拔起來的浙直總督胡宗憲。

為何胡宗憲寧可得罪恩師嚴嵩,也一定要和嚴黨唱反調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清流派為了從“改稻為桑”這個國策為切入點,達到徹底倒嚴的目的,試圖利用譚綸和胡宗憲的私交,左右胡宗憲的想法。

胡宗憲在官場上浮浮沉沉幾十年,又是鎮(zhèn)守一方的封疆大吏,他不同于久居朝堂之上的官員那般高談闊論,他更像一個實干家,看得明白百姓的疾苦、朝局的撥云詭譎,也想得明白局勢的發(fā)展以及自己的處境。

甭管浙江因為何種原因亂了,胡宗憲首當其沖。

因此無論譚綸來與不來,胡宗憲都會阻撓“改稻為?!边@個國策。

胡宗憲雖然是嚴嵩一手提拔起來的,但是他身為浙江的封疆大吏,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對內可以讓百姓安居樂業(yè),對外抵抗住倭寇的騷亂。

不得不佩服,就連道長皇帝一開始都滿心以為“改稻為桑”這個國策能夠順利實施的時候,胡宗憲一眼就看破了這個國策根本行不通,至少按照嚴世藩的方式,必定會引起浙江的內亂。

自古以來都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內憂必會引起外亂。

“改稻為?!弊罱K的結果必然會是讓整個浙江大亂,到時候第一個開刀問斬一定是胡宗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于道長皇帝而言,人家心里面裝的是九州萬方,浙江不過是一兩個縣而已。

對于清流派而言,浙江不過是大明身上的膿瘡,刮骨割肉剜掉這塊毒瘤就好了。

對于嚴黨而言,浙江是他們發(fā)家致富的好地方,至于這個地方本身何去何從那就無所謂了,畢竟大明兩京一十三省的擔子都在他們身上。

對于胡宗憲而言,浙江所有百姓的身家性命都擔在他一個人身上,他的身價性命早已和浙江的百姓融為一體。

一旦浙江亂了,必須要有人為此負責,胡宗憲作為浙江地區(qū)大哥大,當然第一個要拿他開刀問斬。因此胡宗憲一直不斷地阻撓嚴黨的種種行為,都是為了保住浙江不亂,也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名譽以及性命。

大家雖然都是大明的官員,但是還是要分鍋吃飯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