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內(nèi)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中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印度近日開閘泄洪,導致巴基斯坦境內(nèi)部分地區(qū)洪水泛濫,許多平民的家園和農(nóng)田被淹。
面對突如其來的水情,巴基斯坦方面緊急發(fā)聲,呼吁中國和俄羅斯介入斡旋。巴方官員表示情況緊急,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再晚幾天洪水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災難。
多棱鏡下的克什米爾水危機
克什米爾地區(qū)最近又緊張起來了。這次不是別的,爭端的核心直接指向了水資源。巴基斯坦公開指責印度,說他們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突然打開了杰赫勒姆河上游烏里大壩的閘門放水。

巴基斯坦方面說得非常清楚,印度的這個行為直接造成了巴控克什米爾地區(qū)洪水泛濫,當?shù)鼐用竦纳敭a(chǎn)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

要知道巴基斯坦的農(nóng)業(yè)很大程度上就靠著印度河以及它那些發(fā)源于印度的支流,水對他們來說就是實打實的命脈。誰控制了上游,誰就掌握了某種意義上的主動權,這一點,印巴雙方都心知肚明。
也正因如此,巴基斯坦這次的反應異常激烈,直接指控印度搞“水資源恐怖主義”。巴基斯坦認為印度這么做可能已經(jīng)違反了雙方在1960年簽訂的《印度河用水條約》。

這個條約原本就是為了明確水怎么分、避免因為搶水打起來而定的??涩F(xiàn)在看起來生命之水似乎搖身一變,成了施壓的工具。
畢竟,過去印度方面并非沒有過利用水資源優(yōu)勢向巴基斯坦施加壓力的表態(tài)或暗示。更何況,氣候變化本就在加劇這個地區(qū)的水資源緊張狀況,這本就讓本就敏感的水問題更添變數(shù)。

更讓人擔心的是全球氣候變化本來就在讓這個地區(qū)的水越來越緊張,這一下子讓本來就敏感的水問題變得更加復雜和危險。
面對這個情況,巴基斯坦選擇向國際社會求助,公開呼吁大國能夠介入,幫助調(diào)解當前的緊張局勢。

印巴再起波瀾,水閘成焦點!
先說作為大國之一的中國,其跟巴基斯坦關系一直很鐵,這大家都知道。但同時跟印度的關系又很復雜,地緣上的事不少。所以這次沖突一出來,印度媒體就特別盯著中國怎么表態(tài)。

不過從目前官方的說法來看,中國主要還是強調(diào)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至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具體爭的那些水資源問題、邊境沖突問題,中國方面似乎沒怎么多說,顯得比較謹慎和低調(diào)。

另一邊,俄羅斯方面則顯得比較淡定。克里姆林宮直接說了普京總統(tǒng)眼下沒計劃跟印度或者巴基斯坦的領導人見面,似乎采取了一種靜觀其變的姿態(tài)。
然后是美國,其在全球事務里向來角色感十足,這次的態(tài)度就有點意思了。

一方面,美國之前說過支持印度反恐。但另一方面,美國在中東、在印太地區(qū)有自己的一大攤子戰(zhàn)略考量。比如,他們挺看重印度,覺得印度能幫著平衡一下中國的影響力,可美國也需要整個區(qū)域大致穩(wěn)定。

很顯然,美國可能更傾向于做和事佬,一個亂糟糟的南亞次大陸,對美國的長遠布局沒好處。

當然,這次圍繞水閘的風波,不是憑空冒出來的,而是有著長期的矛盾和糾葛。
槍聲伴洪水?克什米爾局勢驟緊!
就在泄洪發(fā)生前后,大約是4月26至27日那段時間,克什米爾的印巴實際控制線附近并不太平,雙方爆發(fā)了小型武器沖突。
和以往許多次摩擦一樣,雙方都指責是對方先開了火。幸運的是根據(jù)目前的報道,這場交火似乎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但問題是水閘事件與邊境槍聲幾乎同時發(fā)生,一邊是可能影響下游的水壩操作,一邊是實打實的軍事摩擦,兩件事湊到一起,確實讓人感覺不太妙。
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西夫出來說話了態(tài)度挺明確,巴基斯坦不希望事態(tài)惡化,但如果對方有動作,巴方肯定保留反擊的權利。

說到底這些事都離不開克什米爾這個老問題,當年印巴分治留下的這塊爭議地,兩國都堅持說整個地區(qū)都該歸自己。
現(xiàn)在連那個本來是用來協(xié)調(diào)怎么用水的《印度河用水條約》,也卷進了這場沒完沒了的爭端里成了矛盾的一部分,而不是解決問題的工具。所以前面說這事可能引發(fā)人道災難或者讓沖突更厲害,真不是危言聳聽。

不管是互相指責對方搞“水資源恐怖主義”,還是邊境上響起的槍聲,真正倒霉、付出代價的,永遠是生活在克什米爾的普通人。
洪水威脅著他們的家園和生計,而長年累月的軍事對峙與沖突,讓他們活在擔驚受怕里。最基本的安全都難保障,更別提其他權利了。

國際上確實應該多看看這些在夾縫中生存的人們,有機會就幫一把,更要努力勸雙方坐下來談,以改善他們艱難的生存狀況。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