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軍事實力的對比一直是大家熱議的話題。這幾年,中國軍隊現(xiàn)代化搞得風生水起,差距確實在縮小,但老美在不少領域還是甩我們幾條街。那么中美差距到底還有多大?美軍還剩哪些武器裝備,依舊讓我們眼饞?

陸軍反導能力:老美依舊遙遙領先
說到陸軍反導能力,美國是真的硬核。他們有兩套王牌系統(tǒng),一個是終端高空區(qū)域防御系統(tǒng)(THAAD,薩德),另一個是愛國者-3(PAC-3),這兩兄弟在全球反導圈子里都算頂流。
THAAD這玩意兒專門對付中程彈道導彈,射程能到200公里,雷達探測范圍更是夸張,號稱能掃到1000公里開外。美國把這系統(tǒng)部署在韓國、關島這些戰(zhàn)略要地,擺明了就是盯著東亞和太平洋。它的攔截高度在40-150公里之間,能在彈道導彈再入大氣層前干掉它,技術含量不是一般的高。更別說,這系統(tǒng)還跟美國的衛(wèi)星、預警機什么的聯(lián)動,整體反導網(wǎng)拉得密不透風。

再看PAC-3,主要防短程彈道導彈和飛機,射程大概20-30公里,但勝在精準。它用的是“直接碰撞殺傷”技術,意思是導彈直接撞上去把目標砸碎,不靠爆炸波,誤差控制在米級。美國在自家軍營周圍鋪了不少PAC-3,2003年伊拉克戰(zhàn)爭里,這家伙就秀了一把,攔截了好幾枚“飛毛腿”之類的東西,實戰(zhàn)成績單杠杠的。

反過來瞅瞅中國這邊,陸軍防空主要是紅旗-17和紅旗-16,這兩兄弟對付飛機、巡航導彈挺在行,但要說反導,尤其是攔截彈道導彈,還差點意思。近年來,我們搞出了紅旗-19(HQ-19),據(jù)說性能有點像THAAD,能攔中段彈道導彈。
2018年還公開過一次陸基中段反導試驗,說明技術在追趕。不過HQ-19數(shù)量少,部署范圍窄,實戰(zhàn)經(jīng)驗更是沒法跟美國比。美國這套反導體系,從雷達到導彈再到指揮系統(tǒng),整合得太成熟了,我們還得加把勁。

陸軍反導這塊,美國的優(yōu)勢不光是裝備本身,還有全球部署和實戰(zhàn)驗證的加成。我們的HQ-19算是個希望,但離全面趕上還有段路要走。眼饞歸眼饞,這差距短時間還真不好抹平。

空軍裝備:運輸機和轟炸機差距明顯
空軍這塊,美國的家底厚得讓人咋舌,尤其是大型運輸機和戰(zhàn)略轟炸機,我們跟人家一比,確實有點“羨慕嫉妒恨”。
美國空軍有C-17“環(huán)球霸王III”和C-5“銀河”,簡直是運輸界的兩大扛把子。C-17有223架,能裝77噸貨,航程4400公里,隨隨便便就能把坦克、大炮拉到地球另一邊。C-5更夸張,52架在役,能塞122噸東西,主戰(zhàn)坦克都能隨便運。阿富汗戰(zhàn)爭那會兒,這兩款飛機沒少干活,戰(zhàn)略投送能力直接拉滿。

中國這邊,運-20“鯤鵬”是主力,2016年服役,載重73噸,航程4000多公里,性能跟C-17差不多,但數(shù)量少得可憐,估計就40-50架。
關鍵是,我們沒有C-5這種超重型運輸機,想往遠地方扔重裝備,底氣明顯不足。運-20B據(jù)說在量產(chǎn),未來可能會好點,但現(xiàn)在看,美國的運輸機群規(guī)模和靈活性還是碾壓我們。

美國空軍有B-52、B-1B、B-2,還有正在憋大招的B-21。B-52這老家伙服役70年了,航程1.4萬公里,能帶30噸炸彈,全球隨便飛。B-1B主打超音速,載彈量更大。B-2是隱身王牌,利比亞戰(zhàn)爭里偷偷摸摸扔炸彈,對方雷達愣是沒逮著。現(xiàn)在B-21在研發(fā),據(jù)說更隱蔽、更智能,2020年代末可能會亮相。

我們的轟-6系列,航程6000-8000公里,載彈量10-15噸,跟美國那幾位比,差距不是一點半點。轟-6K、轟-6N改進不少,能帶巡航導彈,但隱身能力基本為零,航程和生存力也差強人意。大家都在傳轟-20隱身轟炸機,但到現(xiàn)在連個影子都沒見,性能怎么樣全靠猜。戰(zhàn)略轟炸機這塊,美國領先我們至少20年。
空軍裝備上,美國的運輸機群能全球跑,轟炸機能隱身打遠,我們的運-20和轟-6努力是努力了,但數(shù)量、技術、經(jīng)驗都還差一截。這兩樣裝備,真是看著就讓人眼饞。

海軍裝備:直升機和核潛艇的硬核差距
海軍這塊,美國的優(yōu)勢更明顯,尤其是運輸直升機和核潛艇,技術含量高得讓人嘆氣。
美國海軍的MV-22“魚鷹”是個怪胎,傾轉(zhuǎn)旋翼設計,既能垂直起降又能高速飛行,時速480公里,航程1600公里,能裝9噸貨或者24個全副武裝的士兵。伊拉克、阿富汗戰(zhàn)場上,這家伙沒少露臉。

CH-53K“種馬王”更狠,能吊16噸重貨,航程800多公里,專為遠洋作戰(zhàn)設計。兩棲攻擊艦上隨便一放,就能把重型裝備送到岸上,支援能力爆表。

中國海軍有直-18和直-20,直-18能吊5-6噸,航程1000公里左右,直-20稍微強點,但跟MV-22和CH-53K比,無論是速度、航程還是吊裝能力,都差了一大截。尤其是MV-22那種傾轉(zhuǎn)旋翼技術,我們壓根沒摸到門道。

美國海軍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是水下的頂尖貨,噪音低到嚇人,配備VPM(弗吉尼亞載荷模塊),能帶28枚“戰(zhàn)斧”巡航導彈,甚至以后還能裝高超音速武器。潛艇排水量7900噸,潛深超500米,全球隨便跑,隱蔽性和打擊力沒得說。

我們的093型核潛艇噪音控制一般,武器主要是魚雷和反艦導彈,巡航導彈能力弱。095型據(jù)說在研發(fā),性能有提升,但跟弗吉尼亞級比,噪音、武器多樣性還是有差距。
海軍裝備上,MV-22和CH-53K的運輸能力,弗吉尼亞級的隱蔽打擊力,都是我們現(xiàn)在摸不著的天花板。海軍這塊,美國的領先真不是蓋的。

中國怎么追趕?
別看美國現(xiàn)在牛,中國這幾年也沒閑著,軍事實力提升有目共睹。
紅旗-19的出現(xiàn)是個信號,我們的反導技術在往高處走。陸基中段反導試驗成功,說明中程彈道導彈的攔截能力在成型。未來如果HQ-19能多部署點,跟雷達、衛(wèi)星聯(lián)動起來,反導網(wǎng)會越來越靠譜。

運-20B在加緊生產(chǎn),聽說還有個Y-30在研發(fā),載重可能會更高。數(shù)量上去了,投送能力自然就強了。雖然短期內(nèi)還追不上C-5,但至少能把差距拉近點。
轟-20要是真搞出來,隱身能力、航程、載彈量都能上個臺階。傳言說2020年代能亮相,要是成真,戰(zhàn)略轟炸機這塊我們就不至于老被美國甩太遠。

095型核潛艇據(jù)說噪音控制有進步,武器系統(tǒng)也在升級。如果能往弗吉尼亞級的方向靠攏,海軍的遠洋作戰(zhàn)能力會強不少。
美國在反導體系、運輸機規(guī)模、戰(zhàn)略轟炸機、海軍高端裝備這幾個領域還是壓我們一頭。他們的優(yōu)勢不光是裝備本身,還有全球部署、實戰(zhàn)經(jīng)驗和技術整合。我們的短板主要是數(shù)量少、經(jīng)驗少,有些關鍵技術還沒完全突破。

中國這幾年軍費投入不小,研發(fā)勁頭也足。反導、運輸機、轟炸機、潛艇這些領域都在發(fā)力,技術進步看得見。只要保持這勢頭,差距肯定會越來越小。不過,美國也不是站著不動,他們的B-21、高超音速武器也在推,我們得跑得更快才行。
說白了,美國現(xiàn)在是“裝備多、經(jīng)驗足、全球跑”,我們是“追得快、底子薄、潛力大”。眼饞他們的THAAD、C-5、B-2、弗吉尼亞級很正常,但我們也不是沒希望。轟-20、095這些要是成了,我們也能硬氣一把。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