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派出代表團訪華的同時,首相石破茂出發(fā)東南亞開始訪問活動,目的究竟是什么呢?為什么說石破茂當前正處于左右為難的境地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據環(huán)球網報道,4月27日起,日本首相石破茂開始訪問越南和菲律賓,他在啟程前特意強調,此次出訪將與相關國家討論雙邊關系、地區(qū)和國際問題以及加強合作等議題,并且特意提到了中美兩個國家。

緊接著日本自民黨干事長80歲老將森山裕出山,率領日中友好議員代表團抵華,對中國進行訪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石破茂聲稱,中國試圖在南海和東海單方面動用武力改變現狀,日方希望進一步與東南亞加強安全領域的合作。而鑒于美國的關稅措施“對各國經濟以及在當地經營的日本企業(yè)產生重大影響”,他希望“認真聽取當地商界的擔憂”,以便制定適當的政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4月28日,由素有“知華派”之稱,現年80歲的日本自民黨干事長、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森山裕率領的日本跨黨派議員團體對中國進行了訪問。在北京訪問期間,森山裕分別會見了中聯部部長劉建超、中國對外友協會長楊萬明等官員,并就如何協同中日關系、中日經貿等議題和中方交換了意見。

分析指出,日本著急派80歲的老將出山,顯然和美國在中美貿易戰(zhàn)中要求日本站隊美國的背景息息相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看起來,石破茂的打算是兩手抓,拉攏東南亞國家在經濟上共同應對美國,在軍事上共同對抗中國,然而,石破茂恐怕高估了自己以及日本的實力。

日本現在的處境其實進退兩難,在經濟上面臨的是美國的關稅大棒,特朗普宣布的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這一措施,日本就是主要受害者之一,另外,美日雖然就美方的所謂對等關稅政策舉行了貿易談判,但是幾乎沒有取得進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石破茂已經在21日明顯回應稱:“日本不會將安全談判與關稅談判掛鉤。

他還表示,日本并不打算“唯命是從”,按照美國要求承擔更多駐日美軍費用份額,被美媒視為自特朗普威脅征收“對等關稅”以來,石破茂發(fā)表的最激烈的言論之一。

而中方此前已表態(tài)指出尊重各方通過平等磋商解決與美方的經貿分歧。

但堅決反對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

如遇此情況,中方絕不接受,并將堅決對等反制,堅定維護自身權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誰能料到,這個一貫忠心耿耿的小弟,竟公然說“不”,日本政府內部已然達成共識,不會參與美國所籌劃的“反華經濟聯盟”。

一位日本高官說得更直白:“我們急著在特朗普給的90天緩沖期內跟中國談妥,最好趕在G7峰會前敲定”,日本為啥這么著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看看數據就明白了,2023年日本對美出口21.3萬億日元,對中國出口18.9萬億日元,兩邊都是大客戶,一個都得罪不起

更關鍵的是,日本制造業(yè)的命脈都在中國手里,從原材料到成品,從半導體到汽車零部件,日本企業(yè)離開中國根本玩不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然,日本在安全領域上仍然依賴美國,這意味著美日同盟在短時間內不會破裂。不過,在美國極端貿易政策給日本經濟和貿易出口帶來巨大傷害之際,華盛頓再希望日本充當其在亞太地區(qū)的反華馬前卒,估計已經不大可能了。

日前,多名日本官員告訴媒體:“日本將抵制被美國拉入經濟反華的一方”,這似乎已經說明一切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

面對復雜的國際局勢,日本小心翼翼地尋求平衡,希望在中美之間找到自己的位置。

日本努力與中國保持溝通,加強合作關系。公明黨代表帶著前防衛(wèi)大臣石破茂的親筆信訪問中國,執(zhí)政黨干事長森山裕也率團訪華,還有日本外相林芳正公開表示中日應該攜手發(fā)展,這些都顯示出日本不希望與中國關系惡化,并且重視兩國之間的經貿往來。

這些舉動都表明日本希望維護與中國的友好關系,從而確保自身在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中能夠順利發(fā)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日本也在小心翼翼地維持與美國的關系,避免徹底鬧僵。石破茂首相訪問東南亞,重點是越南和菲律賓,被視為是對美國戰(zhàn)略意圖的一種呼應。

日本希望通過支持美國在東南亞的軍事部署,甚至可能安排與美方將領的會面,向美國證明自己依然是可靠的盟友。這樣,日本就能在關稅談判等問題上爭取到更多靈活的空間。

這樣的舉動也表明,日本試圖在復雜的國際關系中找到平衡點,既維護自身利益,也顧及盟友的關切。

日本官員在華盛頓公開講話時,展現了一種微妙的姿態(tài)。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反映出日本試圖在中美兩國之間維持一種微妙的平衡關系,避免完全倒向任何一方。他們需要小心翼翼地處理與這兩個大國的關系。

這種表態(tài)也表明日本的處境并不簡單,需要同時考慮來自兩個方向的影響。

日本拒絕加入“反華經濟同盟”

日本不加入美國牽頭的“反華經濟聯盟”就是一個例子。這說明日本一方面重視和中國的生意往來,另一方面也小心翼翼地不想完全得罪美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種左右逢源的做法,短期內或許能減輕一些壓力,但從長遠來看,可能會面臨不少潛在的麻煩。

日本需要在中美之間小心平衡,未來走向如何還需拭目以待。

石破茂如果當上首相,他的處境會很復雜。他要保持和美國的關系,保障日本的安全,又要搞好中日關系,保證日本的經濟利益。

如何在和美國友好以及和中國友好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點,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考驗。這兩種關系對日本都很重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找到平衡點,既能維護國家安全,又能促進經濟發(fā)展,是石破茂必須面對的關鍵問題。處理不好,可能會對日本的未來產生負面影響。

特朗普當政時期,美國政府向日本農協施加壓力,目的是讓日本開放更多的農產品市場。

這種做法讓日本更加清晰地體會到來自美國的壓力。

簡單來說,美國希望日本購買更多的美國農產品,這讓日本覺得受到了美國的額外關注,甚至是某種程度的“特別關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是,在變幻莫測的國際環(huán)境下,日本能否始終保持這種微妙的平衡狀態(tài),仍是未知數。

更重要的是,日本目前所采取的策略是否具有長期可行性,能否應對未來各種挑戰(zhàn),還需要進一步觀察驗證。

這意味著日本需要在復雜的國際關系中靈活應對,并且確保其政策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局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確定性與突圍之路

日本目前采取的平衡策略,可能無法一直維持下去。中美關系的發(fā)展變化,會對日本產生重大影響,來自任何一方的壓力都可能迫使日本做出抉擇。

日本今后需要考慮如何增強自身的主動權,減少對美國安保的過度依賴,尋求更加獨立的外交政策。

關鍵在于,日本需要思考如何在復雜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中,提升自身的自主性和決策能力,從而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過于依賴單一盟友可能會限制日本的戰(zhàn)略選擇,因此探索多元化的外交路徑至關重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日本政府需要仔細衡量“對等關稅”可能帶來的壞處,以及這會不會引起日本民眾的不滿。

雖然中國可以對日本示好表示歡迎,但更重要的是日本是否能夠真正落實其承諾。這關系到雙方關系的未來發(fā)展。

日本必須展現出誠意,這樣中日關系才能得到實質性的改善。

日本處在中美兩大國競爭的復雜局面中,努力維護自身利益。采取的策略既謹慎又無奈,體現了其生存的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