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昨日四大行一季度財報已悉數出爐,在工行、建行、中行等利潤下滑情況下,農行營收和利潤均實現正增長,這種表現背后的核心驅動力是什么?
4月30日,招商證券研報指出,上市中大型銀行中,一季度營收利潤雙正增長的銀行不多,農行作為國有大行,營收利潤增速延續(xù)正增長是難得的表現,核心得益于其他非息逆勢高增長繼續(xù)對業(yè)績形成正貢獻。
報告稱,一季度債市調整,銀行業(yè)其他非息普遍承壓,不少銀行明顯負增長,對營收業(yè)績形成拖累。但是農行其他非息增速不降反升,25Q1 其他非息增速 45.3%,較 24 年全年增速(26.3%)進一步上行。

來源:iFind,招商證券
非息收入逆勢增長的神奇操作:精準擇時的戰(zhàn)略布局
農行一季度非息收入逆勢增長,堪稱市場一大亮點。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增長發(fā)生在債市調整背景下。一季度2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了43BP,原本應對銀行資產估值形成壓力。眾多大中型銀行的確也因此出現其他非息收入負增長。
招商證券認為,債市調整情況下,其他非息逆勢高增說明農行可能在一季度利率低點時進行了兌現,一方面實現了 OCI 浮盈進入投資收益,另一方面減少了債市調整導致的浮虧幅度
數據顯示,2024年末農行TPL投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余額0.51萬億元,OCI投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余額3.43萬億元,兩者合計3.84萬億元。若按2年平均久期計算,理論上債券投資應浮虧約330億元。
然而,農行實際結果顯示,其投資凈收益+71億元(同比多增35億元)、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39億元(同比少3億元)、其他綜合收益-216億元(同比少168億元),三者合計-105億元(同比少136億元),明顯低于330億預估浮虧幅度,證明農行擇時操作取得了成效
規(guī)模降速固成果:主動控制資產增速與結構
招商證券在報告中指出,農行在資產負債表管理上同樣展現出獨到之處。
2025年一季度末,農行總資產增速降至6.3%,為六大國有銀行最低,主要源于兩方面主動調整:
一是大幅壓降了存放同業(yè)和拆出資金等同業(yè)資產;二是金融投資增速從2024年末的23.5%降至一季度末的12.7%。
這些調整與貸款業(yè)務形成對比,農行貸款增速維持在10%左右的中高增速。
這表明農行資負擇時擺布主要通過同業(yè)和金融投資實現,這一策略使其在資產定價下行周期中,仍然保持了較好的收益水平。
同時,農行一季度資產負債表中貴金屬投資大幅增長,與相關市場行情呼應,顯示農行在資產配置上注重把握市場機會。
存款與中收增速:仍需進一步提升
盡管農行資產配置表現亮眼,但其存款和中間業(yè)務收入仍有提升空間。
2025年一季度末,農行存款同比增長3.1%,低于其總資產和貸款增速;一季度凈手續(xù)費收入同比下降3.5%,雖然降幅較2024年有所收窄,但依然為負增長。
招商證券研究指出,盡管農行近年在資產負債擺布方面創(chuàng)造了超額收益,但從長期來看,存款、中收和資產質量才是銀行長期超額收益的基礎。農行資產質量已在大型銀行中領先,如果未來存款和中收能進一步改善,將為農行的估值帶來更大提升空間。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