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3年的長安城朱雀大街上,28歲的李隆基騎著汗血寶馬飛馳而過,馬蹄踏碎太上皇李旦的最后一絲權柄。

這個剛剛粉碎太平公主政變的新帝,在登基大典上攥著玉璽的手微微發(fā)抖,彼時的他還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將會在五十年后活成中國歷史上最戲劇性的AB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年輕時的李隆基,堪稱大唐集團最卷的繼承人。

別的皇子在平康坊聽曲,他跟著姚崇學習《公司治理學》;兄弟們在馬球場炫技,他帶著親信在玄武門搞"壓力測試"。

先天政變那夜,他像開盲盒般端掉姑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位新任CEO的改革三板斧,讓貞觀之治都顯得黯淡:裁撤70%吃空餉的皇親國戚(武周時期遺毒),把科舉制升級成"大唐好聲音"海選模式,甚至親自面試縣令搞KPI考核。

最絕的是經(jīng)濟改革,取消戶口世襲制,允許農(nóng)民工進城打工,長安西市瞬間變成7-11世紀的世界貿(mào)易中心。波斯商人抱著夜明珠驚嘆:"這盛世,比我老家《一千零一夜》還魔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轉折點發(fā)生在公元736年。

52歲的李隆基在驪山溫泉宮泡澡時,望著自己松弛的肚腩,突然覺得勵精圖治不如及時行樂。

他把CEO的位置外包給口蜜腹劍的李林甫,轉頭在梨園搞起了男團選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安祿山帶著胡旋舞女團來長安述職時,老皇帝的眼睛比華清池的溫泉水還燙:"小安啊,你這肚皮舞比當年朕誅韋后還帶勁!"

從此大明宮的早朝畫風突變。

楊國忠拿著假報表忽悠"公司營收增長300%",邊關告急文書被楊貴妃拿去墊荔枝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諷刺的是安祿山認干娘那日,44歲的貴妃給300斤的胡將洗三,老皇帝在簾后笑得像個慈祥老父親,全然不知這場行為藝術,即將換來馬嵬坡上的三尺白綾。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755年冬,范陽城的戰(zhàn)鼓驚碎了霓裳羽衣曲。

安祿山帶著15萬雜牌軍南下時,長安城的禁軍還在比賽誰的馬鞍鑲的寶石更大。

當潼關失守的消息傳來,71歲的李隆基在勤政殿摔碎了玉盞,碎片映出他扭曲的臉,這張臉與五十年前那個夜襲太平公主府的青年,早已判若兩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嵬坡那夜堪稱大型打臉現(xiàn)場。

曾經(jīng)"一騎紅塵妃子笑"的荔枝專線,此刻運送著貴妃冰涼的身體;高力士捧著的不再是奏章,而是沾滿血污的禪位詔書。

當太子李亨在靈武自立為帝時,遠在成都的李隆基終于明白:自己活得夠久,久到把明君活成了笑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假設時光定格在736年,那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安祿山會在范陽繼續(xù)當他的快樂肥宅,楊玉環(huán)可能成為某位藩王妃子,李白杜甫們也不用寫"國破山河在"的泣血詩篇。

長安城的胡商依舊用波斯金幣交易絲綢,大明宮的含元殿前,姚崇、宋璟的雕像會和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并肩而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站在華清宮遺址前,導游總愛說:"這里躺著半部盛唐史。"其實何止半部?李隆基的人生軌跡證明了一個道理,權力是劑春藥,藥效過后盡是荒唐。

他用前半生證明"人定勝天",用后半生演繹"晚節(jié)不保",這種撕裂感讓《長恨歌》都顯得蒼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今成都青羊宮的晨鐘暮鼓里,依稀還能聽見老邁的太上皇在念《道德經(jīng)》。

那些"無為而治"的經(jīng)文,不知能否撫平他親手撕裂盛世的悔恨?正如現(xiàn)代某位企業(yè)家感慨:"退休要趁早?。?/strong>"可惜歷史沒有撤回鍵,否則開元通寶的背面,該刻著多少"如果"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