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老總魏建軍說:內燃機我們肯定不如歐美國家,你要說新能源汽車,人家不是沒有這個技術,是沒有這個戰(zhàn)略.像歐洲那些小國家充電配套設施都不完善,充電都比較困難,所以新能源汽車在歐洲發(fā)展的一般。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們的電池原始技術是美國的,起源于日本,讓韓國發(fā)揚光大,新能源產業(yè)鏈中國做的最好,我們中國只有這一點領先。

剩下的電機、電控、汽車這些技術用的都是美國的,我們的算法做的很好,這一點我們應該鼓勵。

問題來了我們新能源汽車有多少零部件需要進口呢?

中國高端新能源汽車80%的芯片需要依靠進口,計算、通信芯片、激光雷達芯片、自動駕駛和控制類的芯片和存儲類的芯片依賴度90%以上,比如電控、智能駕駛、充電樁芯片都需要進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比如IGBT芯片用于電機驅動,主要用于電能的轉換和控制,能夠占到整車成本的7%左右,主要供應商包括英飛凌、意法半導體、三菱電機等。

自動駕駛芯片供應商來自英偉達、高通。

生產產IGBT芯片主要是用在中低端車型上面,雖然距離這點高端芯片還是有一點點微小的差距,但是差距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減小。

所以高端新能源汽車芯片進口比例在80%以上,一輛新能源汽車,光是芯片占到物料成本10%以上,在四五十萬元高端新能源汽車中,由于大量采用進口芯片,所以芯片成本會占到一輛車成本的20%到25%。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高端新能源汽車盈利比較少的主要一個原因,因為大量進口價格昂貴的高端芯片,再扣除電機、電池、營銷以及汽車其它零部件,留給汽車廠商的利潤比較少,如果汽車銷量比較高就會可以分攤一些成本,讓汽車零部件采購成本降低一些。

傳統燃油車豐田凱美瑞大概需要需要500到800顆芯片,特斯拉則需要3000多顆芯片,越是高端新能源汽車,越是對于芯片的要求越高,目前主要依靠進口的芯片包括:

自動駕駛芯片、傳感器芯片、存儲芯片等,因為這些芯片需要高計算能力、比較高的穩(wěn)定性和集成度,所以國產芯片距離這些芯片還是有一點點微小的差距,但這種差距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減少。

比如新能源汽車續(xù)航能力、自動駕駛能力、超充速度等,這些都需要性能先進的芯片類似支持,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

新能源汽車在零下十幾度天氣下,也能穩(wěn)定的工作,跑個幾十萬公里不容易發(fā)生故障比較省心, 在智能駕駛方面高端芯片計算能力非常重要,芯片會處理大量傳感器得計算數據。

像電機功率和扭矩,也需要芯片調節(jié)車內不同部件的電力供應。

這些芯片都需要可靠性和長壽命,好比手機處理器一樣,那些低端處理器和蘋果a18pro芯片性能會一樣嗎?你在打游戲的時候就能體現出來差距了。

所以魏建軍說的一點都沒有錯?。窟@些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特別是高端新能源汽車芯片幾乎都需要依靠進口,當然了國產也可以使用,但是在高端新能源汽車,你會選擇進口芯片還是國產芯片呢?能用和好用完全是兩回事。

當然了我們也都看到國產新能源汽車也在一點點進步,而且現在國產芯片和英偉達、高通這些高端芯片,差距說越來越小,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縮小差距,也希望這些高端新能源汽車能夠越來越多的使用國產芯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