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有位俄羅斯議員跳出來說了一番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要從中國“回購”遼寧艦,還打算讓它當俄羅斯黑海艦隊的旗艦。這事兒,乍一聽就挺玄乎,畢竟遼寧艦可是咱中國海軍的驕傲。從一艘蘇聯廢棄的航母“瓦良格”號到今天的遼寧艦,它的故事是一段讓人津津樂道的逆襲傳奇。那么,這個俄羅斯議員的提議到底是個什么由頭?以及,這事兒背后又藏了哪些門道?咱今天來說道說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遼寧艦的前身“瓦良格”號,其實是一艘蘇聯時期的巨艦。1985年,它是在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建造的,號稱是庫茲涅佐夫級(也叫1143.5型航母)的第二艘。別看它當初設計得特別時髦,說能裝下50架艦載機,滿載排水量有6.7萬噸,這些都代表著蘇聯試圖在海軍領域搞出點“大動作”。但是,還沒等它建完,1991年蘇聯就解體了,“瓦良格”號最后只完成了68%的工程,就直接被劃到烏克蘭手里。對于烏克蘭這樣的“窮親戚”來說,養(yǎng)不起這么大個家伙,何況它還是個半成品。所以,“瓦良格”號就成了黑海造船廠的燙手山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烏克蘭經濟當時那叫一個慘啊,別說繼續(xù)造航母了,光是養(yǎng)活自己就是一件難事。1993年,俄羅斯總理還去看了看,想接手這艘航母,但轉了一圈發(fā)現自己也掏不出錢來,只能選擇放棄。到了1995年,烏克蘭索性宣布要賣掉這艘“瓦良格”,標價才500萬美元,價格這么低,主要是因為航母上該拆的零件都被拆完了,動力系統沒了,電子系統也被清空,只能說航母都變成一堆廢鐵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98年,一個叫澳門創(chuàng)律集團的公司突然冒出來,說要買“瓦良格”號,計劃把它改造成一個海上娛樂中心,還出了2000萬美元的價格。表面上看,這事跟咱中國軍方不搭界,但實際上,咱的軍方早在1992年就偷偷摸摸考察了這艘航母,通過一位叫徐增平的商人運作,最后以民用名義規(guī)避了國際上的各種限制,完成了交易。

但買了“瓦良格”只是第一步,要真把它弄回中國,可沒那么容易。1999年,“瓦良格”號被拖船拉著出發(fā)了,但很快在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遇到了麻煩。土耳其一口咬定這艘航母對航道安全構成威脅,非要中國交10億美元的保證金。這事兒一拖就是兩年,最后中國通過一系列借口,加強跟土耳其的旅游合作,還許諾一部分的軍事技術支持,加上希臘的擔保,這才讓“瓦良格”號過了海峽,終于在2002年3月漂到了大連港,長達15200海里的漫長旅程畫上了句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說實話,把“瓦良格”號拖到中國,到底能干啥,當時誰心里都沒底。沒動力、沒武器、沒電子設備,航母完全是一副空殼,想讓它重新復活可真不是容易事兒。于是,中國工程師硬著頭皮開始整,命名為“048工程”,從零開始把這艘航母重新拆裝改造。幾年時間里,他們解決了艦用鋼材、蒸汽輪機、雷達系統等核心技術,最終在2012年,把這堆廢鐵徹底變成了今天的遼寧艦。

遼寧艦的成品可謂讓人耳目一新:它能搭載24架殲-15戰(zhàn)斗機,再加上12架直升機,擁有紅旗-10近防系統、1130近防炮這些先進武器,說它是中國海軍的一次歷史性跨越,真是一點不為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就在遼寧艦已變成中國海軍頂梁柱之一的時候,2023年,俄方議員謝爾蓋?卡根諾夫公開提議,要從中國“回購”遼寧艦,還聲稱有兩個“法理依據”。第一個是蘇聯遺產繼承權,說瓦良格號原來是蘇聯造的,俄羅斯理應擁有繼承權;第二個理由是“中國違反非軍事用途協議”,暗指中國當年的收購“不守約定”。這聽起來貌似很厲害,但其實純屬扯淡。

國際法方面早就明確了,蘇聯解體后,烏克蘭作為主權國家,有權處置自己境內的資產。中國買“瓦良格”號也完全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相關規(guī)定。至于所謂的“非軍事用途協議”,當年簽的是買方澳門創(chuàng)律與烏克蘭之間的合同,中國并不是合同的簽約方,壓根不需要遵守。這位俄羅斯議員的提議,倒是更顯得他們對自己航母困境的焦慮。畢竟俄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事故連連,新航母的計劃停留在模型階段,與中國發(fā)展航母的速度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實,遼寧艦的故事不僅僅是它從一堆破爛變成中國海軍核心主力那么簡單。它象征了一種“大國崛起”的邏輯,靠自主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耐心,以及高超的國際博弈智慧一步步實現目標。這既是技術的勝利,也是國家實力的體現。同樣,這次俄議員提出的奇葩想法,正好成為一面鏡子,從側面反映了中國在航母領域的真實能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且,中國的航母實力不僅止步于遼寧艦。2019年的山東艦已經標志著國產化航母的崛起。到了2022年,“福建艦”下水,它采用世界先進的電磁彈射技術,其戰(zhàn)力已躋身世界前列。從“瓦良格”號到“三艦齊發(fā)”,中國的航母路走得穩(wěn)扎穩(wěn)打,對比俄羅斯的“回購論”,誰強誰弱,答案很顯然。這就是中國航母背后的深刻含義:實力是靠自己拼出來的,絕不是靠“繼承”、“借用”或者“回購”。

總結來說,這事兒純屬俄議員的異想天開,咱在航母成長方面的故事更是國家進步的最佳注腳。一步一個腳印,從靠買廢鐵到自主打造尖端航母,這份成績單,是中國人用智慧和努力書寫出來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