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也要加入第六代戰(zhàn)斗機計劃了!近期,據日本《產経新聞》報道,印度正在和日本政府接觸,打算加入由日本,意大利,英國三國聯合實施的“全球空戰(zhàn)項目”六代機研發(fā)計劃(Global Combat Air Program,GCAP),這也是繼沙特阿拉伯后,第二個有意加入“全球空戰(zhàn)項目”的合作伙伴。

如何評價印度意圖加入所謂的“全球空戰(zhàn)項目”,這個“全球空戰(zhàn)項目”究竟是個什么來頭,靠不靠譜,會不會對我們的新一代空中平臺形成威脅呢?
先說第一個問題,印度要加入“全球空戰(zhàn)項目”很好理解啊,幾個方面的需求:從印度空軍部隊裝備的角度來講,印度空軍和它最主要的假想敵,代差正在被逐漸拉大。

之前“陣風”對陣殲-10C和殲-16的時候,印度空軍好歹還敢說咱們算同代機,規(guī)模不夠咱歐洲高端貨的質量彌補嘛。等到“陣風”對陣殲-20和殲-35A的時候,中印空軍的代差就已經到了一代,印度空軍再怎么吹自己的歐洲高端貨也有一代的差距,只能靠“陣風”戰(zhàn)斗機算準五代機的說辭聊以自慰了。而等到“銀杏葉”出來之后,東大空軍和印度空軍的代差已經拉大到了兩代起步,而印度空軍對此完全沒有辦法。手頭沒有五代戰(zhàn)斗機,連四代半戰(zhàn)斗機量產都產不利索,那還能咋辦,除了趕緊想辦法,找門路,加入第六代戰(zhàn)斗機研發(fā)項目,印度也是一點別的招都沒有了。

而從印度自己的軍事航空工業(yè)的技術發(fā)展來看,印度的軍事航空工業(yè)從LCA戰(zhàn)斗機開始研發(fā)開始,現在都走過了40年歷史了。LCA都量產不利索,LCA MK1A技術狀態(tài)拖拖拉拉,拜托這只是一個第四代戰(zhàn)斗機中期型號!都搞不利索,LCA MK2也就是傳說中的四代半戰(zhàn)斗機更是遙遙無期,2030年能搓明白就不錯了。2030年搞出一個相當于人家2010年水平、甚至可能都不如的戰(zhàn)斗機型號,要你印度斯坦航空有啥用?
至于印度自己的五代機AMCA更是連個影子都沒有,做模型都做不明白,一切最為順利的情況下2040年能推出來給大家看看就不錯了,一個2040年推出來的五代機相比其它航空強國的時間差距反而更大了。所以,即使是為了印度軍事航空工業(yè)的技術進步和自產能力的提高,對于印度來說,最佳的選擇必然是加入第六代戰(zhàn)斗機項目聯合研發(fā),靠外部力量提高技術水準。

當然了,從“意向加入”到“真的要加入”,中間差的遠了去了,需要大量的談判和利益交換,牽涉到出資比例,研發(fā)分配,技術轉移,合作生產等。而且GCAP別忘了是個三家的項目,同樣的一件事跟一家談和跟三家談,這難度明顯不在一個等級。
舉個栗子其實想加入GCAP的也不止一家,早在2023年年中,沙特就曾經和三國接洽有意加入這個GCAP項目,但是英國和意大利原則上沒問題,日本卻不同意,足足折騰了兩年還是不同意。目前的最新消息是沙特在2025年4月專門派出一個代表團訪問日本防衛(wèi)省,就為了說服日本同意沙特加入GCAP。

印度明顯也一樣,當然相比沙特這個頗有爭議的國家,印度好就好在第一,人傻錢多,對于GCAP項目可以說是個免費的大血包,第二,地緣政治上和國際關系上用處不小,印度對北方大國的戰(zhàn)略牽制是歐洲,日本和美國幾方都看在眼里的,且對于各方都有戰(zhàn)略收益。所以,印度如果想要加入這個GCAP的話,談判肯定要談判,但是,談判的難度和時間應該不至于那么長,但即使如此,一年起步也沒啥毛病。
那么話又說回來了,印度卯足了勁兒要加入的這個“全球空戰(zhàn)項目”(GCAP)到底是個啥來頭?靠譜不?算真正的第六代戰(zhàn)斗機不?對咱們的“銀杏葉”到底有沒有威脅呢?只能說……從目前來看,這個所謂的GCAP項目頗有“望之不似人君”的趨勢,能不能搞得成反正大伊萬沒啥信心。

咱們來理一理時間線哈:GCAP項目大伊萬最早提到,還是2022年年底的事情,當時日本,意大利,英國三個國家就糾集起來,說要共同研發(fā)第六代戰(zhàn)斗機。當時連聯合聲明都簽出去了,結果,嘿,中間兩年時間,這個項目就跟死了一樣,沒有進展。一直到2024年底,日本NHK才公布消息,說這三國經過談判,總算確定了GCAP的設計分工,日本負責機體設計,英國負責航電系統研發(fā),意大利負責飛控,但問題是一架飛機又不止這三大部分,航空發(fā)動機歸誰?機載武器系統歸誰?沒人能說明白。

同時確定了三國的出資比例都是33.3%,但是即使如此,這三國居然連聯合研發(fā)的公司都沒有成立呢,公司據說2025年年中成立,可現在已經是年中了沒有任何動靜。就這就能看出來,所謂的三國聯合研發(fā),從一開始就充滿了各種扯皮做算術,現在又加上了一個干活不行但是攪屎一流蜜汁自信的印度,可想而知這個項目會面臨怎樣的窘境。

再理一理各分系統的研發(fā)哈,這個GCAP戰(zhàn)斗機的分系統研發(fā),可以說是現在全是八字沒一撇:
原型機的基本設計,據說已經通過了設計審查,但是英國佬最奇葩的是到現在還沒有徹底放棄自己的Tempest項目,這是BAE-System公司提出的一個先進戰(zhàn)斗機技術驗證項目,和第六代戰(zhàn)斗機有點關系,但是你說它真要搞六代機,英國也沒說把這個項目給轉正。也就是英國雖然已經加入了GCAP,但是卻依然有自己的小九九,多少是留著一手的;
航電系統測試飛機,目前算是做的比較順利的,英國拿出了一架波音757專門用于航電系統測試,且據說在改裝完成之后已經試飛了幾輪,但是到目前為止不清楚GCAP最主要的射頻系統——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側視雷達等是誰負責提供。按理說這也應該是BAE-System的工作,或歐洲雷達聯合體負責提供雷達,你看現在歐洲連EF-2000戰(zhàn)斗機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都不太利索的德行,這飛機的相控陣雷達能不能搞定也不清楚。

至于航空發(fā)動機,配套的協同作戰(zhàn)僚機,那就更是一筆糊涂賬了,航空發(fā)動機現在基本確定是在羅羅的EJ-200型中等推力渦輪風扇發(fā)動機的基礎上改進。畢竟現在除了羅羅具備比較強的航空發(fā)動機研發(fā)能力,日本和意大利都不具備大推力、小涵道比航空發(fā)動機研發(fā)能力了,按理說這種六代機,即使第一技術狀態(tài)裝不上自適應變循環(huán),第二技術狀態(tài)也必須上自適應變循環(huán)發(fā)動機才算合格,而目前為止英國的羅羅公司并沒有太多關于變循環(huán)發(fā)動機的研發(fā)動態(tài)出現。
協同作戰(zhàn)僚機更為搞笑,英國似乎自己在搞一個項目,意大利甚至還在聯系土耳其的拜克拉爾塔,試圖讓土耳其參與研發(fā)GCAP的忠誠僚機,三家合作方三個想法,都在找自己的門路塞自己的熟人,還沒開始研發(fā)呢大家就勾心斗角的在桌下角力了。

最后,即使是這設計審查沒毛病,三家聯合研發(fā)的公司也都成立了,公開的GCAP的照片也夠叫人瞠目結舌的——這不就是個殲-20的Plus版本嗎?沒鴨翼,使用DSI進氣道設計,甚至還有垂尾,尤其是這個垂尾,幾乎所有關于GCAP的CG圖,想象圖,官方公開畫面里,都沒有缺少這個垂尾,那這問題就大了

我們都知道常識,第六代戰(zhàn)斗機為了確保全向,全頻段射頻隱身,是絕對不可能有垂尾這個東西的,要么使用全動式翼尖來確保航向穩(wěn)定,要么使用開縫柔性機翼來確保航向穩(wěn)定,還要加上矢量發(fā)動機來確保航向穩(wěn)定性,你加個垂直尾翼算哪回事?側面肯定不夠隱身,同時還昭示出這個由意大利研發(fā)的飛控系統功力不夠,無法解決飛機在無垂尾的情況下使用多氣動舵面+推力矢量發(fā)動機實現航向穩(wěn)定性的難題,因此只能保留垂尾。而就這一個細節(jié),咱說句難聽的話,這個GCAP就不能算作是第六代戰(zhàn)斗機,充其量和殲-20S戰(zhàn)斗機算同一個級別的五代機高級版。

所以即使一切順利的情況下,英國,意大利,日本三國從2022年開始提出合作意向來,2025年開始正式成立合作公司聯合研發(fā),2027年差不多能把這飛機的技術驗證機給搓出來,說是要到2035年開始投入使用,10年時間基本也就是搞了一個跟殲-20S差不多的東西。當然更有可能的是由于這項目各種扯皮,結果推進速度遠遠不及預期,現在又有一個印度要加入,可謂是自帶項目黃攤兒的BUFF了,項目黃掉的概率又提高了幾分,不信咱們走著瞧吧。

讓“小兄弟自由呼吸”!穿上比不穿還爽!杉杉7A抑菌蠶絲棉男士平角內褲,50S絲光新疆棉+6%桑蠶絲底襠的面料配置,上身細膩柔滑,24H貼身陪伴!點擊下圖購買
7A物理抑菌+防螨消臭+單向導濕技術,給“兄弟”健康的環(huán)境,精致禮盒,自留送人倍兒有面
經典四角褲的版型,加上U型立體囊袋,把我們的小兄弟穩(wěn)穩(wěn)兜住,穿著它去打球、跑步,都不會夾pp、卷邊、移位
透氣舒爽,防螨消臭,另一半健康,咱也幸福沒煩惱~建議你試試這條:新疆棉+桑蠶絲制成的杉杉內褲到底有多不一樣?點擊下圖購買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