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美國和日本針對關稅一事進行了第二次談判,結果不盡如人意,至少與此前特朗普和他的“首席談判官”貝森特說出來的不同。日本不僅沒有答應美國的要求,反而不惜將拋售美債這一大殺器納入談判籌碼中,讓美國人十分不爽。雙方劍拔弩張的態(tài)度為之后的談判蒙上了一層陰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十分重視與日本的談判,曾親臨現(xiàn)場,日本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由特朗普親自參與談判的國家。然而,即便特朗普急著想和日本達成貿易協(xié)議,說出來的條件卻讓日本人無法接受。

日元升值、增加支付給美軍的安保費用、縮小貿易差額,這幾條雖然存在一定的分歧,但都還在可以討價還價的范圍之內。最讓日本“憤怒”的要求是把汽車從關稅豁免中剔除,也就是未來從日本進口至美國的汽車一律按照25%的稅率繳納關稅,要知道特朗普上任前美國對進口汽車只征收2.5%的關稅。

這意味著一旦日本接受了該條件,汽車關稅將永遠為過去的10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家可不要小看這一條了,絕對是動力日本經(jīng)貿的大動脈。

2024年日本出口至美國137萬輛汽車,對美汽車出口額超過6萬億日元,按照1:150的匯率換算在400億美元以上,而日本對美出口總額是1482億美元。換言之,汽車出口額占全部對美出口額的27%,是最大的對美出口項。

如果關稅真的從2.5%上升至25%,那么日本汽車的成本陡然上升,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大幅下降、銷售量下滑。與此同時,幾乎不可能找到替代市場,這將讓依賴美國的日本汽車行業(yè)遭受重創(chuàng),從而嚴重拖累日本的經(jīng)濟復蘇和國內就業(y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難怪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聽到赴美談判代表傳來的消息后不淡定了,直接在接受電視臺采訪時強調,日本絕對不會順從美國、接受對汽車加征關稅。

石破茂不想背上賣國的罵名,更不希望看到毫無容易從“失落的三十年”逐步走出來的日本經(jīng)濟再次陷入疲軟。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日本經(jīng)濟如日中天,大有反超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jīng)濟體的趨勢,但一份美國主導的《廣場協(xié)議》徹底斷了日本的夢想,之后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當下正在談判的美日貿易協(xié)議是有可能成為2.0版的《廣場協(xié)議》的,石破茂統(tǒng)領下的日本政府不得不謹慎對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也許是為了表達強烈的不滿,日本方面隨即打出了一張“王牌”。

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稱,拋售持有的美國國債是談判中的所有牌里的一張,需要擺到桌面上,但會否真的打出來是另外一個問題。要知道,4月份的時候加藤勝信可是明確否定了美國國債作為談判工具的可能性的。

美債是美國的底線,作為“小弟”的日本敢在這個時候拿賣美債作威脅,可見是真急了。據(jù)統(tǒng)計,截至去年6月末,日本總共持有2.6萬億美元的美國證券,其中9700億美元是美股、1.3萬億美元的長債,其中包括了超過1萬億美元的美國政府公共債。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為美國最大的海外債權國,日本是有能力通過短期內大幅拋售美債導致美債在二級市場的收益率出現(xiàn)明顯波動的。

還記得4月上旬特朗普剛對世界各國宣布對等關稅時的情形嗎?起初,特朗普非常強硬,不打算給任何國家“開后門”,但4月9日突然宣布將除了中國外的其他貿易伙伴的對等關稅一律暫時下調至10%。

這么做的明面原因是給各國留出90天的談判時間,實際上讓特朗普改變決定的唯一因素是美債價格受對等關稅政策影響而大跌(收益率上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誰在拋美債?據(jù)外媒報道是日本的一家銀行,涉及小幾百億美元的數(shù)額。這說明日本央行還沒有動手呢,手握近1.1萬億美元的美債,真拋售幾千億美元的話絕不是小事,必然比4月上旬的震蕩要大得多。

當然,美國和日本還處于博弈之中,還會有第三輪談判,日本已經(jīng)出牌,接下去要看美國的態(tài)度了。是賭日本不敢真的拋美債、堅持把進口汽車排除在豁免關稅之列,還是退一步、用其它條件替代這一條,需要時間給出答案。

唯一能確定的是與各國的貿易談判顯然比開始想的要困難得多,而拖得越久對特朗普政府越不利,因為根據(jù)美國的政治制度,留給特朗普發(fā)揮的時間是有限的。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您的支持是對原創(chuàng)最好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