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千元機,大部分人腦海里浮現(xiàn)的畫面,大概是“將就能用、別要求太高”。畢竟這個價位段(999元到1300元)一直以來就是入門級市場的主力,人們要的就是一個能打電話、能刷刷短視頻、不太掉鏈子的手機。但偏偏在這樣的市場里,偶爾就會殺出個“攪局者”,雖然價格略高一點,但仍然讓人忍不住多掏點錢,換來肉眼可見的升級體驗。

Redmi Turbo 4就是這樣的一臺手機,它的出現(xiàn),讓千元機市場突然有了點“卷王”的意思,這款手機給就很多人的感覺,比很多兩千元出頭的機器都要“爽”。
一上手就感覺不一樣
Turbo 4用上了全球首發(fā)的天璣8400-Ultra處理器,還搭了臺積電第二代4nm工藝,光聽這些你可能覺得有點抽象,但跑個分180萬,基本就是告訴你:別擔心卡頓。尤其是在《王者榮耀》和《原神》這樣的游戲里,Turbo 4的幀率表現(xiàn)真心不錯,玩久了也不怎么熱,因為它配了5000mm2的3D散熱系統(tǒng),作為一個偶爾愛玩游戲的用戶,這點反正很戳中我的需求。

光看參數(shù)沒意思,用起來才知道爽
它配了一塊6.67英寸1.5K柔性直屏,PPI高達446,再加上120Hz刷新率,說實話,看視頻、刷微博、的流暢感很直接。而且別小看它的亮度,3200nits峰值亮度意味著大太陽底下也能看得清,這對于經(jīng)常戶外用手機的人來說是個大好事。護眼功能倒是加分項,尤其是晚上熬夜刷手機時,眼睛不會酸脹得太厲害,這點挺人性化。

續(xù)航安心,相機不只是“夠用”
6550mAh的大電池,說白了就是兩天一充都沒啥壓力。更厲害的是,它用了硅碳負極材料,不光能量密度高,還更耐用,500次循環(huán)后還能保持85%容量,這可不是隨便哪個千元機敢承諾的。再加上90W快充,半小時左右充滿,臨出門才想起沒電也不慌。
拍照一直是千元機的短板,但Turbo 4的表現(xiàn)給了我點小驚喜。5000萬主攝+800萬超廣角+2000萬前置,主攝白天出片色彩自然,細節(jié)豐富,夜景表現(xiàn)也比預期好。前置攝像頭還能錄4K視頻,外加電影模式Vlog模板,隨手拍點日常、剪點小片段發(fā)朋友圈都很方便。

功能細節(jié)見誠意
系統(tǒng)上它用的是HyperOS 2.0,這個系統(tǒng)里的AI翻譯功能和跨設備流轉(zhuǎn)說實話對我挺有用的,特別是處理工作時,手機和電腦之間的無縫切換省了不少事。此外NFC、紅外遙控、杜比雙揚聲器、3.5mm耳機孔這些細節(jié)配置,也算是拉滿了實用感。尤其保留耳機孔這點,對不少老用戶來說簡直是情懷。

價格只需多掏一點
其實一開始這款紅米手機發(fā)布的時候,定價是1999元起,但現(xiàn)在發(fā)布四個月的它,官方降價后還能疊加平臺補貼,這款手機12GB+256GB版本到手價僅1518元,就連頂配版也才2062元。
多加一點錢可以享受多方面的巨大提升,吸引了不少原本打算購買千元機的消費者,比起標準千元機多掏兩三百塊,換來這樣的全方位體驗,我個人覺得非常劃算,畢竟花得少但體驗好,才是消費者真正想要的東西。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