鐺鐺!這,就是紅米上周發(fā)布的小爆款——
「REDMI Turbo 4 Pro」

U1S1,在這臺機子發(fā)布之前。
機哥一直以為,它就是 Turbo 4 的套殼換芯版,升級的地方不大。
但實際上手當主力機用了幾天后,我感覺能跟大伙聊的東西還真不少。

比如,外觀部分,雖說還是延續(xù)了上一代的設計語言。
簡約的豎排雙攝模組,細膩的 AG 磨砂玻璃。

但剛拿起來,機哥就忍不住發(fā)出了靈魂提問:
這什么 MiPhone?

別的不說,看三維。
163.10mm*77.93mm 的長寬,幾乎和果子的超大杯一模一樣。

加上這一代用上了更窄的視覺四等邊屏幕,R 角也更加圓潤。
讓紅米 Turbo 4 Pro。
無論是看起來,還是拿起來,都愣是有一種iPhone 16 Pro Max 的即視感。

而且這次紅米下血本,給 Turbo 4 Pro 安排上了金屬中框。
在質感層面上,你別說,機哥還真挑不出來什么毛病來。
畢竟去年的 Turbo 3…還??是全塑料呢!

當然。
接近 78mm 的寬度和 219g 重量也是實打實的,所以如果你對這臺機子感興趣,但手比較小,或者平時喜歡單手握持。
那機哥強烈建議你。
一定一定,找個附近的小米之家上手看看,怕你把持不住。

重點來看性能。
紅米 Turbo 4 Pro 首發(fā)驍龍 8s Gen 4 處理器,采用 4nm 工藝打造。
1 顆 Cortex-X4 超大核,加上 7 顆 Cortex-A720 的全大核設計,搭載了全新切片架構的 Adreno 825 GPU。

關于這顆 UU 的表現,機哥直接先丟結論吧:
這就是顆低頻能效更強,但高負載表現略弱的 8 Gen 3。

不多嗶嗶,直接上實測。
《原神》預設高畫質須彌城跑圖,平均幀率 58.7 幀,大部分時間都能貼著 60 幀上限跑。
雖然后續(xù)幀率有點小波動,但全程都沒有鎖幀降亮度。

但代價,就是功耗來到了 7.1W,機身發(fā)熱也干到了接近 50 度。
狂暴引擎,誠不欺我。
至于更高負載的場景嘛…
機哥也是很快啊,(用 6+1 黃泉)來了波《崩壞·星穹鐵道》高畫質黃金的時刻跑圖。

平均跑到了 53.5 幀,小波動還是有不少的。
有意思的是。
在崩鐵里,紅米 Turbo 4 Pro 一開始就沒朝著滿幀去跑,而是全程鎖在了最高 54 幀。

機哥本來以為是紅米特意這么調的,但翻了翻高通的 8s Gen 4 發(fā)布會…
好吧,合著鎖 54 幀是芯片本身的調度?

不過倒也不是壞事。
至少比一開始火力全開,撞溫度墻后降頻心電圖來得穩(wěn)。
至于壓力更高的極高畫質…幀率還是不放了吧,只能說 8s Gen 4 已經燃盡了。
戰(zhàn)斗場景會好不少。
除開場景切換和黑屏加載,即使是極高畫質,也能跑到平均 52.2 幀。

So,如果要讓機哥評價 Turbo 4 Pro 的性能表現,我覺得它在高負載場景下,相比 8 Gen 3 還有不小差距。
但不硬開最高畫質的話,玩起來也還算流暢舒服。
至于玩王者,吃雞,原神這類中低負載的游戲,就和 8 Gen 3 沒啥區(qū)別啦。(比 8s Gen 3 好太多了

除此之外。
另一個和性能息息相關的場景,是日常使用流暢度,說實話,對于 OV 的中端性能機,這項屬于是免檢環(huán)節(jié)。
但紅米 Turbo 4 Pro,搭載的 HyperOS 2.0 嘛。
看網友爭議蠻大。

不過就機哥的體驗來說。
可能是對中端機型做了專屬優(yōu)化,Turbo 4 Pro 的日常流暢度還不錯,有最新 Beta 版本小米 14 的九成水平。
加上芯片能效提升,之前砍掉的高級材質,也終于在系統(tǒng)更新之后加回來了。

當然,祖?zhèn)餍】D掉幀還是會有,像是截圖、退出相機之類的場景,卡頓概率比小米 14 略大一點。
后續(xù)還闊以好好優(yōu)化一下。

除了性能外。
眾所周知,去年紅米 Turbo 3 的 5000mAh 電池,是同期競品里最小的。
以至于米粉天天揚言要把王騰發(fā)配去非洲。

而現在,時代變啦。
Turbo 4 Pro,直接用上了迄今為止最大的 7550mAh 金沙江電池。

很難想象,它倆其實只相隔一年。

在用這臺機子的時候。
機哥最大的感受就是:用不完,根本用不完。
5G+WiFi 混合場景,一天高強度使用下來,七個半小時亮屏還剩下 27%。
酷態(tài)科毫無用武之地。

注意咯。
這還是全程沒開暗黑模式,而且中途還玩了一個半小時最高畫質崩鐵、四十多分鐘原神的成績…
要是你游戲玩得少,兩天一充也沒啥問題。

聊完外觀、影像和續(xù)航,其他方面就不是 Turbo 4 Pro 的重點啦,機哥簡單提一嘴就好。
比如,影像。
祖?zhèn)?1/2 英寸底的 LYT-600 主攝,加上 800W 像素小底超廣角。
甚至鏡頭,都懶得做涂黑處理…

實際表現,也只能說是掃碼夠用…


屏幕采用了旗艦同款的華星光電 M9 基材,支持 1.5K 分辨率。
由于屏幕尺寸來到了 6.83 英寸。
正面觀感還蠻震撼。

但是!機哥用的時候又發(fā)現了個小細節(jié),Turbo 4 Pro 居然在「息屏顯示」上砍了一刀。
全屏息顯沒有就不說了。
就算是最普通的,只顯示個時間的息屏顯示。

Turbo 4 Pro 都沒法做到定時常亮。
只能「瞅一眼」、「戳一下」之后才會顯示,過會兒又沒了。
華星 M9 頂級基材,按理說完全不會有壽命的問題,電池也完全夠用,不存在「硬件不支持」的可能。
也就是說,大概率,是在軟件層面強行做的區(qū)分…
離譜。

其余配置嘛,像是雙揚聲器、IP68/IP69、雙頻 GPS、三頻北斗、公里級無網通信…
倒是該有的都有。
短焦指紋和 0809 馬達是丐了點。
但考慮到這個價位,也不是不能接受。

OK,最后總結一下。
這幾天用下來,紅米 Turbo 4 Pro 給我的感覺,就是
一臺日用神機。
換上了驍龍 8s Gen 4,電池增大到 7550mAh,用上了最新的 M9 屏幕。
質感做工,在同價位也能嘎嘎亂殺。
關鍵是,售價依然是 1999 元。
如此性價比。
澎湃日用流暢度差一丟丟,以及高負載游戲表現一般的缺點。
似乎也不那么明顯了呢。

圖片來自網絡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