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看到余秀華辣懟一位叫鄔霞的女作者,忍不住笑出聲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余秀華何來如此毒評?

起因是這位自稱作家的鄔霞女士,寫了篇文章叫《作為寫作者,你愿意自費出版嗎》,講述自己曾經(jīng)想要自費出版,因為生活貧困,覺得七千塊錢太貴。好不容易堅持到終于不需要自費出版,又因為書的銷量沒達標(biāo),拿不到稿費。

鄔女士寫了自己與媽媽的對話,說到媽媽哭了;還說到文學(xué)已經(jīng)邊緣化,看書的人越來越少,出版社也要做生意,所以更愿意出有名人的書等等。然后建議說,“經(jīng)濟不寬裕者,還是不建議自費出版,不如拿這錢保養(yǎng)身體”。

以中國14億人口之大,站在鄔霞女士的位置,她的這一腔幽怨,自然會有龐大的基本盤擁躉,她的建議似乎也沒有什么不對。但是作為身處更高段位的頂流詩人,余秀華就受不了了,于是寫下了上面的這段文字。

核心點兩個:你的文字太差,想要在文學(xué)上有點成就,還得多多讀書;你不好看,不要天天拍照,以色示人。

余秀華鋒利到接近羞辱的建議,鄔霞女士到底接不住。接下來二人污言穢語,有了極不對等的幾個回合的罵戰(zhàn)。

你來我往之間,人影越發(fā)模糊。本文對二人的罵戰(zhàn)不作任何評價,僅就余秀華所說的“以色示人”,聊點自己的觀感。

02

對呀,什么人才會天天拍照,并且赫赫然發(fā)布,用余秀華所說的“以色示人”呢?以我們天天能看到的自媒體為例,我認為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種,用私照來做個人IP的。

這種情況,適用于需要建立個人辨識度、信任感或情感的博主,比如做觀點輸出的,知識技能分享的,美妝時尚穿搭的,情感心理分析的,等等。

每天點開手機,我們都能看到一張張大臉迎面撲來,美的丑的,老的少的,酷的帥的,千奇百怪。有的被你記住了,有的看一眼就心塞,有的直接滑過,有的看了就像沒看一樣。

第二種,簡單來說就是“懶”人。

怎么說呢?就以公眾號為例,每個推送,至少都得配一張封面圖。既然配圖,就得找圖,找到合適的圖,這個就得費功夫,有時還會大費功夫。

如果不小心鉆進了牛角尖,為了找一張適配的,有沖擊力的,可以帶動流量的圖片,時不常就會出現(xiàn)找圖或做圖的時間,比敲文字的時間還長。

一些有團隊的自媒體,往往會配備專門的做圖修圖師,為每天的文章做門面精裝修。但對個人自媒體,這個就有點奢侈,尤其是注重觀點輸出的號,過分裝修不僅多余,還會顯得有些本末倒置。

所以有些作者一犯懶,索性省去找圖的麻煩,直接懟一張自己的照片,你愛看不看:如果你看的是文章的內(nèi)容,就不會在意這張圖片的形狀。

第三種,就是自戀型人格。

這個就有點像石磯娘娘:魔鏡魔鏡,這個世界上誰最美?當(dāng)然是老娘最美了。所以很多人變著花樣,九宮格天天各種的自拍,這就是一種自戀。

這類朋友的一大優(yōu)勢是,始終保持一種鈍感,心理上極其強大,也不容易受傷害。比如我上大學(xué)時有位女同學(xué),個子很矮,長相普通,但是天天話里話外地說,自己像某個某個演員。有天一個同學(xué)實在忍不住搶白,“有沒有人說你像?費雯·麗?”這位女同學(xué)是沒聽出是諷刺,還歪著頭認真地想了又想。

自戀型人格,在自媒體上最顯著的呈現(xiàn),就是天天拍照片,天天放自己的照片;少數(shù)自戀到完全的反社會審美,反正就覺得自己美得不得了,比如鄔霞女士,可能就屬于這一類。

不管怎樣,以上三種類型,經(jīng)常又是傻傻分不清的,總之網(wǎng)上大片大片的大頭像,多多少少都有些自信(自戀)的成分在內(nèi)。

自信自我自戀,這也沒有什么不好,正如蔡蔡所說,每種人格都有自己的好與不好,你不喜歡別人,別人還不喜歡你呢。只要不是太過分,只要不傷害別人,自己的領(lǐng)地自己作主,愛發(fā)什么是人家的自由。

03

但是話又說回來,一個人自我暴露得越多,被人攻擊的點也就越多;而個人私照,信息量又是極其大的,所以既然敢于把自己亮給世人,那就得做好被人指指點點的準(zhǔn)備。

都是“以色示人”,那么哪些人容易被人身攻擊呢?這就想起了吳鎮(zhèn)宇在《無限超越班》這檔綜藝節(jié)目里,點評劉奕暢和張丹峰。

劉奕暢算是個七八線演員,但總覺得自己演技好得不得了,總以為別人不用他,都是因為他沒有流量,卻又借口說他脾氣大。如此吳鎮(zhèn)宇只用一句話,就直接擊中要害,老吳說,“那是因為你的演技還不夠過硬”。

然后就到了張丹峰。張演員這幾年沒有戲拍,卻歸因于網(wǎng)友的網(wǎng)暴,無限委屈說是網(wǎng)絡(luò)造謠他與助理的緋聞,吳鎮(zhèn)宇又是一句話封喉:如果你演技過硬,別人就會忽略你的私生活。

類似的觀點,我在《都是小三,姚笛為何始終不被原諒?》也談到過,王菲鞏俐瓊瑤等都是小三,為什么她們沒有社死,除了年代不同,更重要的是她們有非常過硬的,足以影響時代的作品。

這個觀點放在“以色示人”這一點上同樣管用。在以文字取勝的公眾號平臺,如果你的文章很好,很有個性,無法取代,那么不管你長得有多丑,都會變成“丑酷丑帥”。

反之,即使你像長得再美,如果文字像屎一樣,讀者也會,嗯,還是喜歡看美女帥哥哈哈。

所以以色示人,你的色能經(jīng)得起萬千眼睛的考驗否?

這就說到一個人的色相。嬰幼兒的時候個個可愛,到了青少年就分出了美和丑,再長大一點,美丑也就模糊了。

成年人評價成年人的長相,褒義詞是:干凈、聰明、智慧、有故事;貶義詞就多了,比如:面相愚蠢、油膩、猥瑣、下流、一臉的壞相等等。

就到這里吧。

愿你色藝雙絕,如花在野,隨心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