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沒有什么事兒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要是有,就是火鍋太貴。

呷哺呷哺正在面臨這種尷尬,2024年營收下降近20%,凈虧損4個億。要是從2021年算起,4年足足虧了12.5億。

不怪別人,有今天的境遇,可以說“成也高端敗也高端”。

創(chuàng)立之初,呷哺呷哺主打“一人一鍋”和“高性價比”。這兩張牌很圈粉,小新記得,那時候去吃一次,二十多塊錢有肉有菜有主食,還挺劃算的。

借著這波人氣,呷哺呷哺的店面增加了,融資也拿了不少,2014年還在港股上市。

然后就開始膨脹,把那些捧它的消費者拋到腦后了。

品牌升級、店面裝修搞一搞,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套餐價格從三四十最高漲到七八十。

2012年推出的高端子品牌“湊湊”,客單價在2022年就飆至150.9元,比海底撈客單價104.9元)還高很多。

最要命的是,貴是貴了,服務(wù)卻沒跟上。剛開始還有人買單,新鮮勁兒一過就開始走下坡路。2024年虧損大頭就是“湊湊”,呷哺呷哺4億虧損中,3.5億來自它。

意識到消費風(fēng)向變了,呷哺呷哺也趕緊降價、關(guān)店調(diào)整,但消費者的心走了就很難挽回了。

而且降價后,原來吃得起的不想吃了,原來吃不起的還是吃不起。真是兩頭得罪人。

遠(yuǎn)的不說,就說人家海底撈,人均消費已經(jīng)降到97了,還單獨推出只要40元的小火鍋套餐。還有,小火鍋這個賽道,全國有5萬多家店鋪,大部分走的是30塊錢吃飽的路線。

如今“呷哺家族”已走到退市邊緣,創(chuàng)始人賀光啟去年說,已經(jīng)認(rèn)識到發(fā)展路線的錯誤。只是都要下牌桌了才意識到,是不是晚了點?

作者丨逍遙

編輯丨海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