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界終于官宣了,它以20萬元級的定位進入市場。作為華為鴻蒙智行的第五“界”,關于它的定位,人們議論紛紛。但在我看來,尚界真正實現(xiàn)了智能普惠的歷史性跨越。

對于尚界的定位,我們不能忽視一個關鍵問題:任何產品都不能僅僅以價格來衡量,更重要的是建立在產品本身的基礎上。只有當消費者感受到產品的價值后,才會去探討價格。價格只是外在因素,產品的內在價值才是核心。

在如今這個智能化的汽車時代,我們常聽到“汽車要又好又便宜”的說法,可實際上這是個偽命題。汽車制造并非簡單的集成,它由成千上萬個零部件組成,沒有哪一個企業(yè)的某項技術能徹底解決供應鏈的集成、穩(wěn)定、耐久等一系列問題。這需要經過時間的檢驗、建立完善體系標準,還需要各方的磨合。所以,真正優(yōu)秀的汽車不是簡單的又好又便宜,而是相對便宜但絕對好。
所謂相對便宜絕對好,就是在既定定價的基礎上,實現(xiàn)高標準的穩(wěn)定性、耐久性、感官體驗和使用價值。讓消費者既能感受到新鮮感,又能體驗到汽車高標準的制造工藝,而不是僅在表面上看著好看,內在卻令人擔憂。這就是相對便宜絕對好的內涵。

尚界定位公布后,我認為這對鴻蒙智行以及所有與華為合作的車企來說,都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標準。因為尚界讓華為在汽車行業(yè)的技術真正做到了相對便宜絕對好。過去,華為鴻蒙智行旗下的產品,大家普遍評價不錯,但較高的價格使得只有小部分人能夠消費得起。就連余承東也表示,華為的這套系統(tǒng)研發(fā)成本過高,與車企合作時難以降低成本,所以鴻蒙智行的產品價格一直維持在30萬-50萬的區(qū)間。而尚界此次降低了價格,這也讓很多人感到疑惑,為什么只有尚界做到了?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尚界的背后有上汽集團的支持。

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曾對上汽與華為的合作發(fā)表過堅定的言論,他表示上汽和華為要做出其他“四界”做不到的成績?;仡欀袊囀袌龌l(fā)展的這短短三四十年,上汽在汽車供應鏈和體系化能力方面的貢獻巨大。在中國,沒有哪家企業(yè)能在汽車供應鏈和體系化建設上與上汽相媲美。甚至可以說,中國汽車供應鏈成熟標準是由上汽牽頭建立的。毫不夸張地講,上汽的造車史,幾乎是半部中國汽車體系建設史。就拿長三角地區(qū)集成的汽車整車和零部件來說,追根溯源,其源頭就是上汽。所以要造出相對便宜絕對好的汽車,離不開一個優(yōu)秀汽車企業(yè)的體系支撐。這也正是賈健旭所說的“我們是帶著嫁妝來的”的最好詮釋。


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如今的造車時代,早已不是過去單純的工業(yè)制造時期,而是軟件與硬件的深度融合。賈健旭曾提到,上汽不可能在各個方面都做到盡善盡美,但上汽有能力成為承載珍珠的玉盤、穿起珍珠的金線。比如在底盤技術方面,其他車企可能面臨諸多難題,而上汽卻應對自如,無論是德系、美系技術,還是適合中國市場的技術,上汽都運用得得心應手。對于其他車企難以降低的成本,上汽不僅完成了成本分攤,還實現(xiàn)了體系再造。
在以往華為與車企的合作中,華為更多地展現(xiàn)出軟件方面的優(yōu)勢,在硬件成本上卻不得不向現(xiàn)實妥協(xié)。但這次與上汽的合作,讓外界看到華為的智能軟件優(yōu)勢能夠應用到20萬級別的車輛上。上汽致力于實現(xiàn)智能汽車的真正全面普惠,讓精致智能汽車只是服務于小部分人群成為歷史。

上汽推出尚界,并非單純追求銷量,而是希望通過這種合作開啟一種新的模式。通俗理解,在軟件加硬件定義汽車的時代,汽車是一個融合性產品,從來都不是顛覆性產品,各方不能只側重于某一點,也不能僅依靠自身優(yōu)勢發(fā)展。上汽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主動與華為攜手。而華為也看中了上汽的實力,所以在“四界”之外,雙方共同打造了尚界這一新品。尚界的“尚”,既代表時尚精致,又意味著在20萬元價格的基礎上,能給消費者帶來超越預期的體驗。這就是上汽的底氣,也是尚界在20萬元級別下的產品價值所在。所以,在尚界正式向外界展示之前,如果想要全面了解它,不妨先去感受它的價值感、精致感和普惠感,這才是尚界公布定位后最值得關注的要點。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