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風靡一時的榻榻米都不陌生吧,作為小房間的標配,雖然爭議性頗大,但安裝的家庭卻一點都不少。
然而,讓人比較意外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榻榻米也從曾經(jīng)的“寵兒”,淪為了時代的眼淚,甚至有很多家庭都將榻榻米拆了。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本期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看看榻榻米背后都有哪些問題。
一、榻榻米有哪些“痛點”?
榻榻米的優(yōu)勢是省空間,能儲物,可定制,多功能;可若沒有處理好細節(jié)的話,這些優(yōu)點往往就會變成生活痛點,具體如下。

1、收納效率低
大多數(shù)家庭選擇做榻榻米,都是為了能多一些收納空間。事實上,榻榻米也確實很能裝。

只不過除了側面的抽屜之外,每次收納取物時都需要把床墊掀起來才行,效率著實有一點低。
久而久之,內部就成了雜物堆積區(qū),甚至有些常用的物品,也被迫放在箱體內淪為了閑置。
2、易受潮發(fā)霉
由于榻榻米是落地式結構,且箱體內會塞滿各種物品,內部的通風環(huán)境會變得非常差,繼而出現(xiàn)受潮發(fā)霉現(xiàn)象。

關于這一點,住在南方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尤其是到了回南天和梅雨天,隨著室內濕度的增加,這種現(xiàn)象更加嚴重。

可能有的人會說,給床板做開孔處理不就行了嗎?其實過來人應該都知道,作用真的是微乎其微。
3、睡眠舒適性差
榻榻米的高度雖然在45cm左右,但由于整體是組合式結構,稍不注意就會在床墊選擇上“翻車”。

就拿下圖中的例子來說,因屋主的疏忽定制了一張厚床墊,鋪上去才發(fā)現(xiàn)把柜門給擋住了,且由于是定制產(chǎn)品,還不能更換,懊悔不已。

所以,大多數(shù)榻榻米都只能搭配上一張薄床墊。而對于年輕人和孩子來說,薄床墊的支撐性舒適性,顯然要比厚床墊差一些。

不過更讓人頭疼的是,由于榻榻米內部通風環(huán)境差,濕氣容易積聚,常常一覺醒來,床墊下方都濕漉漉的,極大影響了睡眠質量。

4、生活便捷性差
榻榻米之所以節(jié)省空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床體三面緊貼墻壁(柜子),并且通常還會卡得嚴絲合縫。

所帶來的結果,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一些不便。
比如更換床單或床笠時,由于四周空間局促,每次都要彎腰、伸手、扭身,費時又費力,手指頭都摳得生疼。

再比如開關窗戶時,必須要上床才能夠到。久而久之,就讓人十分煩躁,甚至窗戶都成了擺設。

5、缺乏靈活性
設計榻榻米的家庭,不一定都是作為臥室使用,還可以是為了留一間客房,方便親戚朋友偶爾的留宿需求。

可實際上,且不說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生活環(huán)境下,是否真的會有留宿情況發(fā)生,缺乏靈活性倒是真的。

最典型的表現(xiàn),就是在房間閑置的情況下,徹底淪為了雜物間,并且由于榻榻米的存在,就連堆雜物都不方便。

6、綜合成本較高
不做榻榻米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綜合成本比較高。
因為除了榻榻米之外,通常還要搭配書桌、書柜、衣柜等一整套定制家具,所以一個房間做下來,花費上萬塊都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

此外,由于榻榻米為定制結構,后期一旦想改造,不僅僅是拆個榻榻米那么簡單,幾乎整個房間都要推倒重來,損失會非常大。

二、榻榻米真的“一無是處”嗎?
說了那么多,那么榻榻米還能做嗎?當然可以做,只不過我們在定制設計時,就要把相應的痛點給解決掉。

1、收納問題
若想解決榻榻米不好收納的痛點,方法有兩個,大家可以結合自己家的情況靈活選擇。
1)側面抽屜:放棄箱體收納,只做側面“深抽收納”,以此提升收納便捷性。需要注意的是,房間得滿足深抽拉出來的空間,以及抽屜底部需要安裝萬向輪提升支撐力和靈活性。

2)箱體收納:若一定要設計箱體收納,可以給床板安裝上液壓桿,只需要輕輕一提,就可以收納和取物了。

2、通風問題
解決榻榻米通風差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將床板做成“排骨架”。開孔雖然也能增加一些通風環(huán)境,但效果比較一般。

如果不缺那點收納空間,我更傾向擺放一張成品的平板床,不僅能解決通風差的問題,后期還方便調整布局。

3、床墊問題
若喜歡睡厚一點的床墊,在設計榻榻米整體結構時,就要把床頭或床尾的柜子給考慮好,避免開門受到影響。

此外,由于榻榻米沒有床頭,后期記得定制一個軟包床頭,可以極大提升睡眠舒適性。

至于床單不好更換的痛點,我更建議你用床蓋代替床單,只要鋪平整就行,不需要硬塞到床墊下。

其實說到底,并不是榻榻米沒人做了,只是在經(jīng)過盲目跟風后,很多人變得更加理性了。當然,如果有需要的話,還是可以做的,只不過相應的細節(jié)處理一定要做好。
(本文由齊家安安整理編輯,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刪除?。?/p>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