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蔡京行書
《跋趙佶雪江歸棹圖卷》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跋文乃北宋權(quán)相蔡京跋皇帝宋徽宗趙佶的《雪江歸棹圖卷》,可謂辭藻華麗,溢美之詞層出不窮,妥妥的“拍馬屁”。蔡京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他藝術(shù)天賦極高,素有才子之稱,在書法、詩詞、散文等各個藝術(shù)領(lǐng)域均有輝煌表現(xiàn)。他的書法在“晉韻唐法”的基礎(chǔ)上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展,用筆姿媚飄逸、字勢雄健痛快,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特征。
北宋有“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蔡”原指蔡京,后世以其“人品奸惡”,遂改為蔡襄。當時的人們談到蔡京的書法時,使用的詞匯經(jīng)常是“冠絕一時”、“無人出其右者”,就連狂傲的米芾都曾經(jīng)表示,自己的書法不如蔡京。

《跋趙佶雪江歸棹圖卷》
蔡京長跋釋文
“臣伏觀御制雪江歸棹,水遠無波,天長一色。群山皎潔,行客蕭條。鼓棹中流,片帆天際。雪江歸棹之意盡矣。天地四時之氣不同,萬物生于天地間。隨氣所運,炎涼晦明。生息榮枯,飛走蠢動。變化無方,莫之能窮。皇帝陛下以丹青妙筆,備四時之景色,究萬物之情態(tài)于四圖之內(nèi),蓋神智與造化等也。大觀庚寅季春朔日,太師楚國公致仕 臣京謹識。”
蔡京的此段題跋非常重要,一是說明《雪江歸棹圖卷》為徽宗御制。二是說明《雪江歸棹圖卷》是原來的春、夏、秋、冬四時圖之一。三是說明此圖卷約完成于大觀庚寅四年(1110)之前,時宋徽宗二十九歲。所以后來許多的著錄書籍、畫史研究家和鑒定家均依此認定《雪江歸棹圖卷》為宋徽宗真跡。
高清放大









蔡京(1047-1126),字元長,仙游(今福建仙游)人。熙寧進士,官至太郎,是歷史有名的權(quán)奸。靖康之變,天下罪蔡京為六賊之首。欽宗立,侍御史孫覿等極疏其奸,貶衡州安置,徙韶、儋二州,行至潭州死。 然蔡京精工書法,尤擅行書,其書筆法姿媚豪健,結(jié)體開張,紹圣間,天下號能書,無出其右者。宋人所稱的蘇、黃、米、蔡中的“蔡”原指蔡京,但因其為人奸詐,為世人所鄙薄,故將其剔除而補之蔡襄。傳世墨跡有《節(jié)夫帖》,《宮使帖》、《鹡鸰頌跋》等。
—版權(quán)聲明—
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fā),若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后臺刪除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