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omas媽媽

來源| Tomas媽媽(ID:biculturalkids)

孩子上小學時,家長們總盼著孩子快快長大。可真到了初中,才驚覺這日子像是被卷入了一場無法停歇的風暴,所有人都被吹得暈頭轉向。

今天這篇文章,是一位新初一孩子媽媽的心聲,她將分享孩子步入初中后的真實狀態(tài),講述自己在教育之路上的深刻反思與寶貴經驗。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故事,看看能從中獲得哪些啟發(fā)。

01

初中很苦,比小學苦多了。

突然覺得初一娃們早早步入了搬磚隊伍。

我是早九晚五,而我家娃是早六晚十,勝過大廠996“福報”。

想劃水?不能有的!因為周測月考、期中期末的“KPI”排名,會展示出娃在哪科上摸魚,一目了然!

時不時還要接受來自父母和老師的畫餅:“好好學,考上好高中就好了。

能不能好起來,不知道!但是如果想在初中好過一點,小學就必須得多學一些。

到了初中,數(shù)學、語文、英語與小學相比,知識跨度很大,比較難適應。

先說英語,由于課本和考試內容差異大,初一成績斷層式下滑最明顯。

明明單詞已經背了,語法也學了,但是聽力就是聽不懂,閱讀理解總是錯一大片。

可怕的是,很多知識老師默認你學過,題目默認你刷過。

更加可怕的是,語文和英語分化是因為能力的積累,而不是某些知識點的掌握。

也就是說,你想補知識點,像極了大海里打蛋花,無處撈。

相對而言,英語是容易拉齊的,閱讀理解做不對,就是詞匯量、閱讀能力欠缺,多背單詞、多讀文章即可,只要時間能夠用到位。

但是娃補了英語,數(shù)學和語文時間就不夠用了,拆東墻補西墻,弄得媽媽和娃睡眠不足,身累心累,都急赤白臉的。

小學階段最關鍵,英語要選好路線,語文要積累,數(shù)學要拔高,體能要打好底子,都是需要考慮的。

小學時候不覺得,到了初中就會戰(zhàn)戰(zhàn)兢兢,感覺處處是坑,哪一步踩不好就一個趔趄兩跟頭。

02

小學校內知識密度非常低,學習壓力小,正適合巧妙規(guī)劃、合理拓展。

一定要利用好這段時間,適時地提前多走幾步,給自己建立某些科目的優(yōu)勢,這樣后面的路會順暢。

比如英語小學畢業(yè)能達到中考、高考水平,或者能力上至少可以往上跨越2-3個年級,形成降維打擊。

建立優(yōu)勢學科的必要性,是為了在初中時間緊張中,省下一門課程時間,小學少玩一點兒,初中就可以多睡一會兒。

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身邊學習輕松的普娃,都是憑借一門長板學科,能夠晉升成普通學霸。

其實很多娃,都有當普通學霸的潛質,輸在動手晚了。

那么,普娃哪個學科成為優(yōu)勢學科最容易呢?

首選英語

英語是三大學科里最簡單的一門,不考慮天賦,不挑智商,提前學效果必然是最好的,小學時間寬裕,最適合出慢工細活。

早點學好,早點把時間和精力分配給其他學科。

數(shù)學、語文、物理都沒有可能提前達到高考水平。但英語不一樣,只要方法對了,下功夫學,還真能。你可別不信,自己去試試就清楚了。

英語雖然不是判斷學霸的工具,但只要考試能考高分就行啊,次次都能考第一,擋不住別人叫你學霸。

英語最適合在家里提前學,不費錢但費媽。

家里弄特別簡單,按照聽說讀寫循序漸進,大量輸入,再輸入,建立的語感,語言能力,才是娃這門學科實實在在的水平,至少初中三年都可以吃老本。

其次語文

語文很難“雞”,知識廣、題型多,考試以主觀題為主,沒有固定答案。

主打日積月累,慢慢感悟,慢慢開竅。小學優(yōu)勢不明顯,要越到高年級越能體現(xiàn)。

語文的精髓是培養(yǎng)閱讀、分析、歸納、表達的能力,核心是有沒有共情力和同理心。

這個東西是不是很玄乎,反正就是有的娃就能“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有的娃就覺得整天唧唧歪歪的,沒事找事。

語文首先積累的不是知識點,一定是要從小培養(yǎng)閱讀的習慣、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和感知人物情緒變化。閱讀量堆起來,到初中后才會有優(yōu)勢。

一二年級其實相差不大,到了三四年級不再只考察基礎字詞,就會出現(xiàn)分水嶺。

越到高年級,閱讀理解將會越來越拉分,作文的題目和字數(shù)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然后就是落到套路上,一些答題模板可以用起來。

熟知各類文體的基礎知識和答題術語、模板之后,針對性地做題、研究參考答案,做總結筆記。

只有反復演練、思考、總結、改進,才能獲得提高。

另外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根據(jù)原文,不要放飛,去腦補”,你覺得不重要,要明白作者寫的是什么,出題者想考什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向下滑動查看所有內容

數(shù)學狠抓基礎

數(shù)學呢,對于大部分普娃很難形成優(yōu)勢學科,建議按部就班的來。

數(shù)學是學什么考什么,非常直接。

小學階段就踏踏實實把基礎抓好,校內所學必須完全掌握。內容按學段逐步遞進,不同學段主題有所不同,學段之間的內容相互關聯(lián),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梯度非常平緩,構成相對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

數(shù)學計算能力一定要打好基礎。計算練得熟練,考試計算不允許出現(xiàn)任何問題,這部分分數(shù)穩(wěn)拿。

一二年級給孩子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和解題思路,提高計算速度。需要達到簡單題做對,難題有時間思考。

想讓孩子在中考數(shù)學獲得滿意分數(shù),孩子從小學期間,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這個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依托數(shù)學抓重點、建立思維模式、思考、得答案。

重點就是:刷題。但是千萬不要猛刷新題,用好課本題、考試題都是最經典的,并且錯題要分解原因。

數(shù)學很考驗思維,六年級下學期,可以提前學學初一課程。如果提前讓娃學太多初中的課程,簡直就是浪費時間,把娃搞到最后都厭學了。

初中時,把英語節(jié)約出來的時間,多花在數(shù)學上。當然人家牛娃數(shù)學按自己的接受能力和天賦指數(shù),往前推進,沒有止境的。

內部福利:送您一份珍藏學習資料——《287 套全科高分進階寶典》,匯聚各科知識精華,系統(tǒng)梳理知識體系,更有??碱}型深度剖析,以及學霸們的高分解題技巧,堪稱全科學習的超強指南,掃碼免費領取!

03

學前和小低階段專注英語啟蒙與語文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三四年級開啟寫作訓練之旅,小高階段著重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六年級提前涉足初一數(shù)學領域。如此循序漸進,有章有法,方能為初中學習筑牢根基,減輕后續(xù)學業(yè)壓力。

期望上述學習路徑與資源信息能為各位家長提供有益參考,助力孩子學業(yè)順遂。

作者簡介:兩個娃的職場成長型媽媽,曾在海外高校工作2年;5年科研工作經歷;12年養(yǎng)兒育女歷程;現(xiàn)為大型企業(yè)提供管理咨詢。專注于孩子的英語和語文教育,輔導5000多個家庭進行英語啟蒙。

想知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有什么問題嗎?想掌握更多干貨知識和解題技巧嗎?

報名免費助學計劃,可領取“學習資料大禮包”一份,包含1對1指導課、各年級的難點和重點,押題卷,以及考試的解題技巧等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