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68歲泰戈爾訪華,悄悄住進徐志摩家,夜里執(zhí)意睡陸小曼床上。徐志摩會心一笑,跑去睡客房。陸小曼則左右為難。
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期,印度著名的詩人、文學家泰戈爾來到了中國進行考察游學,當時中國的許多文人學者都前去一睹了這位詩人的風采。
泰戈爾的到來讓大家十分開心,同時他也認可了中國的文學環(huán)境,并且被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還秀美的風景深深吸引,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憶。
當時,女詩人林徽因和文學家徐志摩負責給泰戈爾做翻譯,尤其是徐志摩,他和泰戈爾的關系很好,兩個人在交談中都十分欣賞對方。
為了增進感情,促進交流,泰戈爾來上海的時候,專門提出要來徐志摩家中居住,這樣一來,也能更好地讓對方體驗中國的人文風情。
徐志摩那個時候也不過是一個窮小子,這個消息讓他既高興又為難,他們家里很簡單,沒有什么奢華裝飾,就算是翻來覆去的收拾,也只能讓泰戈爾住到小客房里。
他和妻子陸小曼把家中布置了一番,擔心對方不適應中國的生活,還將客房也布置成了印度的風格。
結果,這對熱情的中國夫婦沒想到,泰戈爾一看到他們的寢室,便激動地表示,自己要睡在陸小曼那張床上。
陸小曼一看,頓時不知道該怎么辦好了,答應也不是,不答應也不是。
這倒不是因為他們夫妻摳門,不肯將自己的床榻讓出來。
主要是因為在中國的習俗里,主人家的主臥一般不會提供給客人使用,這樣顯得不禮貌。
再說了,她介意的是,那張帶著紅紗幔的床是她和徐志摩用了很久的小破床,這怎么好給遠道而來的客人使用!
誰知道,泰戈爾是一個隨性的人,沒有太多的規(guī)矩,他不清楚中國人的習慣和禮節(jié),反而更想要感受他們的日常生活,希望入鄉(xiāng)隨俗,體驗一下中式風格的房間。

那張紅紗幔在他看來就很美麗,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泰戈爾才拒絕了為他準備好的其他房間。
于是徐志摩夫婦哭笑不得地將主臥讓給了泰戈爾,他們二人住到了客臥。
在中國生活的那段日子,讓泰戈爾對這個國家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和徐志摩夫婦的關系也更加深厚。
對他而言,這兩個中國年輕人就像是自己的兒女一樣,每當有印度的朋友邀請他去做客,他便一定會熱情邀請徐志摩夫婦前往,帶他們體驗印度的食物。
他們在一起暢聊文學,人文,度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泰戈爾還品嘗了不少中國的美食,這里讓他流連忘返,幾乎要不舍得離開了。
泰戈爾作為一個著名詩人,性格并不麻煩,大多數時候都是接受主人家的安排,要說唯一不方便的一點,大概就是他起床的時間太早了。
清晨五點,他就醒了,開始了新的一天,這點讓喜歡久睡的陸小曼有點頭疼,除此之外,泰戈爾的談吐讓陸小曼也十分傾佩,對他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后來,徐志摩離世,陸小曼懷著悲痛遺憾的心情,代替徐志摩為泰戈爾的八十大壽寫了一篇散文。
每當想起來他們之間相處的過往,陸小曼都遺憾那些往來信件被自己不小心弄丟了,否則還有更多的信物可以緬懷。
資料來源:陸小曼散文《泰戈爾在我家》——《北方人》2017年第02期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