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費孝通,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鄉(xiāng)土中國》、《生育制度》、《中國紳士》等。(本文節(jié)選自《鄉(xiāng)土中國》,湖南人民出版社)

“一說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說大家可以占一點便宜的意思,有權利而沒有義務了。小到兩三家合住的院子,公共的走廊上照例是塵灰堆積,滿院生了荒草,誰也不想去拔拔清楚,更難以插足的自然是廁所。沒有一家愿意去管“閑事”,誰看不慣,誰就得白服侍人,半聲謝意都得不到。于是象格蘭亨姆的公律,壞錢驅逐好錢一般,公德心就在這里被自私心驅走?!?/strong>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鄉(xiāng)村工作者看來,中國鄉(xiāng)下老最大的毛病是“私”。說起私,我們就會想到“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語。

誰也不敢否認這俗語多少是中國人的信條。其實抱有這種態(tài)度的并不只是鄉(xiāng)下人,就是所謂城里人,何嘗不是如此。

掃清自己門前雪的還算是了不起的有公德的人,普通人家把垃圾在門口的街道上一倒,就完事了。

蘇州人家后門常通一條河,聽來是最美麗也沒有了,文人筆墨里是中國的威尼斯,可是我想天下沒有比蘇州城里的水道更臟的了。

什么東西可以向這種出路本來不太暢通的小河溝里一倒,有不少人家根本就不必有廁所。

明知人家在這河里洗衣洗菜,毫不覺得有什么需要自制的地方。為什么呢?——這種小河是公家的。

一說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說大家可以占一點便宜的意思,有權利而沒有義務了。

小到兩三家合住的院子,公共的走廊上照例是塵灰堆積,滿院生了荒草,誰也不想去拔拔清楚,更難以插足的自然是廁所。

沒有一家愿意去管“閑事”,誰看不慣,誰就得白服侍人,半聲謝意都得不到。于是象格蘭亨姆的公律,壞錢驅逐好錢一般,公德心就在這里被自私心驅走。

從這些事上來說,私的毛病在中國實在比了愚和病更普遍得多,從上到下似乎沒有不害這毛病的。現在已成了外國輿論一致攻擊我們的把柄了。

所謂貪污無能,并不是每個人絕對的能力問題,而是相對的,是從個人對公家的服務和責任上說的。

中國人并不是不善經營,只要看南洋那些華僑在商業(yè)上的成就,西洋人誰不測目?

中國人更不是無能,對于自家的事,抓起錢來,拍起馬來,比那一個國家的人能力都大。

因之這里所謂“私”的問題卻是個群己、人我的界線怎樣劃法的問題。我們傳統(tǒng)的劃法,顯然是和西洋的劃法不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傳統(tǒng)社會中的“私”的問題

我常常覺得:“中國傳統(tǒng)社會里一個人為了自己可以犧牲家。為了家可以犧牲黨,為了黨可以犧牲國,為了國可以犧牲天下?!?/p>

這和《大學》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在條理上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內向和外向的路線,正面和反面的說法,這是種差序的推浪形式,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對性,也可以說是模棱兩可了。

這和西洋把權利和義務分得清清楚楚的社會,大異其趣。

為自己可以犧牲家,為家可以犧牲族……這是一個事實上的公式。在這種公式里,你如果說他私么?

他是不能承認的,因為當他犧牲族時,他可以為了家,家在他看來是公的。當他犧牲國家為他小團體謀利益,爭權利時,他也是為公,為了小團體的公。

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對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內看也可以說是公的。

其實當西洋的外交家在國際會議里為了自己國家爭利益,不惜犧牲世界和平和別國合法利益時,也是這樣的。

所不同的,他們把國家看成了一個超過一切小組織的團體,為這個團體,上下雙方都可以犧牲,但不能犧牲它來成全別種團體。

這是現代國家觀念,鄉(xiāng)土社會中是沒有的。

在西洋社會里,國家這個團體是一個明顯的也是惟一特出的群己界線。在國家里做人民的無所逃于該團體之外,象一根柴捆在一束里,他們不能不把國家弄成個為每個分子謀利益的機構,于是他們有革命、有憲法、有法律、有國會等等。

在我們傳統(tǒng)里群的極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國是皇帝之家,界線從來就是不清不楚的,不過是從自己這個中心里推出去向社會勢力里的一圈而已。

所以可以著手的,具體的只有己,克己就成了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德性,他們不會去克群,使群不致侵略個人的權利。在這種差序格局中,不發(fā)生這問題的。

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系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系的增加,社會范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系所構成的網絡,因之,我們傳統(tǒng)社會里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系中發(fā)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