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胡適先生,我是特別尊重和敬仰的。在頭些年第一次看到他“寬容比自由更重要”的名言時,就被折服了。

天底下的人都強調自由的重要,甚至都可以發(fā)出“不自由母寧死”的毒誓來。然而大抵都是在強調“我的自由”,而很少顧及到別人的自由。而胡適先生則看到的更深一層,他不再局限于所謂“我的自由”,而是更進一步注意到如何實現他人的自由。畢竟只有人人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寬容就是實現這種自由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整個社會的寬容,沒有個人相互之間的寬容,還哪來的自由?!所謂自由的社會,一定是寬容的社會。所謂自由的人格,一定是寬容的人格。因此,為了實現真正的自由,讓我們都學會寬容吧!
今天看到胡適先生關于文化和文明到底那個值得驕傲的論述,則讓我對先生的佩服是更加五體投地了。他告誡我們說,“文化沒有什么值得驕傲的,文明才值得驕傲。文明是批判的精神,自由的靈魂,是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尊重,對財產的保護;對弱者的同情,對諾言的遵守,對正義的捍衛(wèi),等等”。在很多人看來,文化和文明就是一回事。胡適先生則深刻指出,文化不等于就是文明。文化是文明的基礎,文明是文化的精華。文化有先進落后之分,精華糟粕之別,而文明則是人類生活智慧的結晶和幸福生活的必須保障。文化是帶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而文明則是世界性的,普世的思想、制度、文化、規(guī)則、習慣等等。所以胡適先生才會說,文化不值得驕傲,只有文明才值得驕傲。
長期以來,我們都陷在一個認識的局限里,以為文化就是文明。一直都在為中國五千年的文化而感到驕傲和自豪。而且還在致力于中國文化的傳播和輸出,比如中央臺制作了很多宣傳中國文化的專題節(jié)目,對外在很多國家建立了孔子學院,等等??傊?,我們一直深深的沉浸在對中國文化的自戀中,或者說,躺平在中國文化上睡大覺。而在如何把中國文化轉變?yōu)橹袊拿髂酥潦澜缥拿魃希伎妓霾欢?。表現在對中國文化的反思、鑒別和革新不夠,對世界文明成果的學習、借鑒和接納不夠。所以,我們只能停留在為中國文化的自驕自傲上,而很少能讓別人也和我們一起感到驕傲?,F在,我們只能說我們有五千年的中國文化,而不能說,我們已經創(chuàng)造出了可以光耀世界的中國文明。所以,我們沒有驕傲的理由,還要繼續(xù)努力。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