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張桂蘭,今年62歲,和老伴兒住在一個小縣城。我們這一代人,年輕時吃了不少苦,熬到現(xiàn)在,總算能歇口氣了。
我是中師畢業(yè),年輕時當了小學老師,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后來學校合并,我被調(diào)去縣城的中心小學,直到55歲正式退休。
按現(xiàn)在的標準看,我的退休金每月七千,在我們這地方,算是個不錯的收入。

老伴兒劉長河比我大兩歲,早年在縣里的自來水公司上班,雖然工資一般,但單位好,福利不錯,退休后每月六千,加起來,我們兩口子一個月一萬三,日子過得還算寬裕。
我們有一個兒子,叫劉志強,今年35歲。他大學畢業(yè)后,在省城的一家銀行上班,娶了個本地姑娘——小慧,兩人婚后在省城按揭買了房,三年前生了個兒子,現(xiàn)在剛上幼兒園。
按理說,他們兩口子都有工作,收入比我們年輕時高多了,日子應(yīng)該過得不錯。可事實并非如此。

“媽,房貸壓力大,你們要不要幫襯點?”
“媽,孩子小,幼兒園貴,你們能不能過來帶帶?”
“媽,家里錢存著也是存著,不如給我們換輛車?”
類似的話,這些年我們聽得太多了。每次我想拒絕,兒子總是理直氣壯地說:“你們錢那么多,退休了就該貼補家里,哪有你們這樣自私的父母?”
可我和老伴兒心里清楚,我們的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自己一輩子的血汗攢下來的。

我們沒有啃老,也沒有拖累兒子,甚至在他結(jié)婚買房時,我們還拿出了幾十萬的積蓄。可他卻覺得,我們的退休金,就該為他們家服務(wù)。
前兩天,我隨口跟他說了句:“你爸和我商量著,趁現(xiàn)在身體還行,想出去旅游看看?!?/p>
沒想到,電話那頭沉默了一下,然后就是一頓冷嘲熱諷:“你們真是敗家子!這么大年紀了,還亂花錢?旅游有啥好的?錢留著幫幫我們不好嗎?”
聽著兒子的話,我心里一陣發(fā)涼。我們辛辛苦苦養(yǎng)大他,如今想為自己活一次,竟然成了“敗家”?

02
電話那頭,兒子的話像一盆冷水澆了下來,我握著手機的手微微發(fā)抖。老伴兒坐在旁邊,見我臉色不好,小聲問:“志強又說什么了?”
我沒回答,深吸了一口氣,把電話掛了。
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
“你們活著就是為了享福的嗎?”

這句話,兒子已經(jīng)說過太多遍??伤耍覀冞@輩人什么時候真享受過?
年輕的時候,我們省吃儉用,把他拉扯大。那時候,家里條件一般,工資也不高,孩子上學、補課、買衣服,哪樣不要錢?
我記得很清楚,志強上小學時,班上很多孩子都有新書包,他也吵著要。我咬咬牙,省下半個月的菜錢,給他買了個帶拉鏈的書包??伤丶液螅镏煺f:“媽,怎么不是雙肩的?我同學的書包都能背?!?/p>
我當時心里一酸,把他的舊書包拆了,把帶子縫到新書包上,變成了雙肩的。志強背著書包去學校,終于笑了,我卻心疼得不行。
這輩子,我們什么都想著他,哪怕家里再緊,也沒讓他吃過苦。

志強上大學那年,家里經(jīng)濟緊張。我和老伴兒商量著,貸了一筆助學貸款,又從親戚那借了些錢,把他送去讀書。暑假回來,他看到我穿著打了補丁的衣服,皺著眉說:“媽,你怎么穿成這樣?”
我笑著說:“沒事,衣服還能穿,省點錢,你在外面吃好點。”
他聽了沒說話,可后來我才知道,他在學校里跟同學說:“我家條件一般,但爸媽省吃儉用供我上學,我以后一定要好好賺錢,讓他們過上好日子?!?/p>
可等他真的賺錢了呢?
他成家后,日子一天天過得好了,工資也漲了,可每次回家,話題總離不開**“你們幫幫我吧”**。
“媽,房貸壓力大,你們能不能再支援點?”
“媽,孩子上培訓班,費用高,你們不是有退休金嗎?”
開始時,我們心軟,想著兒子壓力大,能幫就幫。買房時,拿了30萬,孩子出生時又拿了5萬,后來添車、裝修,零零碎碎加起來,至少50萬??晌覀兊腻X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一輩子攢下來的,我們也想留點養(yǎng)老錢,不想老了還伸手向人。
可在兒子眼里,我們的錢就該是他們的。
這次,他聽說我們要去旅游,竟然破口大罵,說我們敗家,說我們不為兒孫著想??晌液屠习閮憾记宄?,我們不是不幫,而是不能無底線地幫。
晚上,老伴兒拿著手機,嘆了口氣說:“志強真是變了。”
我心里也不是滋味。年輕時,我們看著孩子長大,想著他以后有出息,能對我們好點??傻筋^來,我們成了提款機,成了保姆,成了‘不該享受生活’的老年人。
第二天,我去菜市場買菜,遇到了老鄰居王阿姨。她拉著我的手,感慨地說:“哎,你們可比我強多了。你們至少還有退休金,我家那兩個兒子,平時不管我,逢年過節(jié)回來一趟,就問我有沒有存款?!?/p>
我知道王阿姨的情況。她年輕時是全職主婦,老伴兒去世后,她靠著一點微薄的積蓄過日子。兒子們個個有房有車,可就是不愿意接濟她。老人家舍不得花錢,生病了也不敢去醫(yī)院,怕花光了積蓄,晚年沒人管。
她嘆了口氣,說:“你們還能出去旅游,我是想都不敢想?!?/p>
我心里一動,是啊,我們至少還有退休金,還有能力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難道真的要把所有的錢都貼給兒子,等老了再來后悔嗎?
那天晚上,我和老伴兒坐在陽臺上,聊了很久。我問他:“咱們的錢,真得全留給志強嗎?”
老伴兒沉默了一會兒,嘆了口氣,說:“以前我也覺得,多幫襯點,孩子的日子能好過些??涩F(xiàn)在看來,他的胃口越來越大,我們再怎么幫,也填不滿。”
我點點頭。是啊,幫一次是愛,幫一輩子是愚蠢。
第二天,我給兒子打了個電話。
“志強啊,我和你爸商量了,房貸你自己還,娃你自己帶,我們的錢,是留著給自己養(yǎng)老的。”
電話那頭,兒子愣了一下,隨即語氣不善:“媽,你們咋能這么想?你們不就是靠退休金生活嗎?你們能花多少?錢放著也是放著,難道不該幫我們減輕負擔?”
我冷笑了一下:“我和你爸年輕的時候,沒靠過誰,現(xiàn)在老了,也不想靠你們,但我們的錢,不是無底洞。我們也想過自己的生活。”
“你們太自私了!”兒子提高了聲音,“你們活了大半輩子,難道不該為子孫考慮嗎?”
“我們已經(jīng)考慮了這么多年,現(xiàn)在,輪到我們自己了?!?/p>
說完,我掛斷了電話。
我知道,兒子會生氣,可能會埋怨我們,但我不后悔。
03
一個月后,我和老伴兒背上行囊,踏上了去云南的旅程。
我們?nèi)チ舜罄?,去看洱海的風光;去了麗江,漫步在古鎮(zhèn)的青石板路上;去了香格里拉,看那片神圣的雪山。
旅途中,我們遇到了很多和我們一樣的老年人,他們有的獨自旅行,有的和老伴兒結(jié)伴而行。大家聊起各自的孩子,聊起那些“啃老”的故事,發(fā)現(xiàn)原來,我們并不是個例,很多父母都在為子女付出,可并不是每個子女都懂得感恩。
老伴兒看著洱海的波光粼粼,感慨道:“這輩子,第一次覺得,自己是為了自己活?!?/p>
我笑了。是啊,活了大半輩子,終于學會了為自己而活。
回到家后,兒子果然冷淡了許多,連電話都少了。我知道,他還在生氣,還在埋怨。可我并不在意。
我們已經(jīng)給了他太多,現(xiàn)在,該給自己一點時間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