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楚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疫情期間,崔如琢先生畫了一百幅指墨梅花,一百幅指墨荷花。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一朵朵綻放在指尖的梅花,讓人看到了春天的希望,增加了戰(zhàn)勝疫情的信心。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相到薰風(fēng)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其積墨荷花,如若畫僧石濤《荷花》貼波不碣畫船搖,醉臥擺曳畫船之所見:漫湖碧透,層荷碧染,開拓了中國畫積墨焦墨于指墨的新境界,讓人耳目一新。只是指墨蘭花,如若文長先生徐渭:花是揚州種,瓶是汝州窯。注卻東吳水,春深鎖二喬----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一直未能一睹為快,難免有點遺憾。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梅、蘭、竹、菊四君子也。淵明先生陶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一種境界。板橋先生鄭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又是一種思想境界。好友信風(fēng)先生黃兄興豐嗜蘭于癡,以蘭為伴、如米芾拜石為師,養(yǎng)蘭100多盆,對蘭寫生,以蘭養(yǎng)心,自嘲為真水草堂,蘭草澆水工是也;孔子云:“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jié)”--寵辱不驚,蘭如其人,而物我兩忘,時中協(xié)太和,物外得朝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信風(fēng)先生每日晨起,必先為蘭草拂塵理葉,方乃展卷揮毫。一簾花氣香留硯,半榻墨云淡寫蘭---每每蘸墨摹寫雪窗蘭竹,竟得"刪繁就簡三秋樹,領(lǐng)異標(biāo)新二月花"之妙趣。某日某夜暴雨驟至,如若孟德赤足迎許攸,入蘭圃而護素心建蘭,雖偶染風(fēng)寒猶笑言:"此乃蘭君試我誠心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近日觀新作《快雪時晴》:焦墨寫石如鐵,淡彩潑蘭似霧,寫出王羲之先生帖中筆情和黃大癡公望之畫意,幽蘭香風(fēng)遠(yuǎn),蕙草流芳根,墨痕間似有暗香浮動。更奇者,其獨寫飛天蘭葉,凌空若虹,大氣磅礴,清氣撲面,恍然若見屈子行吟江畔,東坡畫竹無竹之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乙已春日,信風(fēng)在上海長寧圖書館進行“蘭馨書香”水墨蘭花展。老楚同志先睹為快,實為一視覺盛宴,力實以彌補未見如琢手指蘭花之憾也。

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字如其人,畫如其品,中國畫的最高境界,就是以畫寫人,畫如其人,信風(fēng)先生乃真君子也,觀其畫作,讓人如坐春風(fēng),是一次靈魂洗禮與升華,更是人格的鳳凰涅槃。與德為鄰,與蘭為伴,君子若蘭自高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