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當三月的暖風拂過七里山塘的青石板,河畔垂柳已裁出半寸金縷,雕花樓前的玉蘭樹擎起滿枝素盞。2025年3月28日清晨,山塘雕花樓美術館的漏窗里飄出縷縷墨香,一場水墨雅集正在粉墻黛瓦間悄然鋪展。由蘇州國畫院主辦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山塘中心小學“樂天”國畫社的小社員們在許凱校長的帶領下也欣然聞訊而來,與大師們一同參與畫展開幕活動。幾位小畫家跟隨大師們的腳步,駐足流連于古建畫廊之間,賞園林疏影,于檐角花光之中感受“吳門雅境”在當下的延續(xù)與回響;還不時地向畫家們請教畫作的筆墨章法,技法的審美取向。

此次展覽特邀九位吳門畫壇名家聯(lián)袂獻藝,特邀李亞光、賈俊春、鞠崧楠、孫寬、蘇銳、華彬、張娟、方向樂、陳三石九位畫家參展。他們皆承新吳門之風,或師造化,或溯古意,作品涵蓋山水、花鳥、人物諸類,于尺幅之間寫春山煙雨,繪江南風致,筆下景象與心緒交融,展現(xiàn)出傳統(tǒng)繪畫在當代語境下的生動圖景。山塘中心小學的小畫家們仰頭觀畫時,陽光正透過雕花樓的天井斜斜灑落,畫中山水與樓外實景虛實相生,恍若步入古人畫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老師,您看假山上畫的這筆飛白,是不是像白鷺掠過水面?"金心雯踮著腳尖,指著方向樂先生太湖石假山圖中的線條發(fā)問。這位斯文秀氣的江南小姑娘,前日剛在社團課上摹畫寫意花鳥和山石技法,此刻目睹大師的筆墨線條,眼中閃爍著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驚喜。邊上的畫家聞言,俯身以手指示范:"你看,運筆時手腕要松,像春風拂柳……"仿佛手中的筆鋒在宣紙上拖出了絲絲白痕,恰似山塘河中搖櫓蕩起的漣漪。
山塘中心小學的"樂天"國畫社,其名取自白居易"樂天知名"的襟懷。這所小學是山塘街上一所具有113年歷史的百年老校,承千年山塘氣韻,以傳統(tǒng)文化教育為學校主旨。學校枕著山塘河而建,周末時國畫社團的老師常帶孩子們在山塘各處角落中采風。比如在山塘街古戲臺前寫生,飛檐翹角上的蹲獸,美人靠上斑駁的雕花,都成為童稚筆觸下的水墨語言。去年兒童節(jié)時,學校社團的小畫家與書法社的小書法家一起舉辦了“小樹種山塘”書畫聯(lián)展,在廣濟北路和合博物館展出了一百件作品,為期兩個月,得到了廣泛關注與好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山塘中心小學的小畫家們于畫卷中行走、在樓臺中駐足,體會了一場屬于江南、屬于春日,也屬于山塘的美好相遇。今年適逢白居易開山塘一千兩百年整,白公修完山塘說“好住湖堤上,長留一道春”,這次展名為“江南春好”。一千二百年,江南春正好,何其應景。

時近中午,山塘中心小學師生沿著山塘街返回學校的途中,同學們不時被道路兩側(cè)云集的攤販吸引,許凱校長對同學們說道:"畫家除了創(chuàng)作者,也是觀察者和記錄者。白公筆下的山塘是詩意的棲居,而我們筆下的江南,則是流動的生活史詩,希望同學們能用自己的畫筆記錄下屬于你們的山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