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網 用文學點亮夢想

具有影響力的文學平臺

擁有二十多年圖書出版經驗

出版優(yōu)秀文學作品 培育知名青年作家

◆青年作家網長期致力于圖書策劃、編輯、設計、出版、印制、發(fā)行和宣傳等工作,與國內五十多家大型出版社簽署戰(zhàn)略合作,攜手打造高品質的出版品牌!

◆安排新華書店、京東、當當、淘寶等線上線下多渠道上架發(fā)行,國內外三百余家省市級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收藏!

◆詩歌、小說、散文、童話、傳記、志書、社科等體裁不限,均可出版!

◆圖書出版微信咨詢:2416378191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進城》

——特定時代背景下農民工的追求與溫情

(文/葉聯(lián)華)

曾被邀請給不少老師的作品寫個書評,但主動報名給谷萬華老師的《進城》寫書評尚屬首次,緣于我個人親身經歷了這部小說中那個年代,能體會如主人公陳四六及其家人這樣的農民工群體在城市化進程中謀生計的艱辛。我想這部書最大的意義并不在于其故事本身,而在于對20世紀90年代中國農村生活的真實記錄,能讓年輕人也能夠充分了解到當時農民工的生活狀況。在這點上,這部書的意義非凡。

我與谷老師未曾謀面,但從2020年以來,在青年作家網站上讀過她很多作品。她的每一篇文章,都藏著舊時光,流淌著歲月的痕跡。于讀者來說,仿佛經歷了一場時光的旅行,穿越到了那些被遺忘的過去,感受過往歲月的氣息和生命的韻律。這就佐證了谷老師是一個經歷過生活洗禮、懂生活的人,所以她能以獨特方式,從人物形象、情節(jié)設計、主題思想和語言風格等方面,展現《進城》各個人物的生活狀態(tài)和心理變化,深刻反映農村與城市之間的文化差異與融合。

提筆寫書評前,我還特地與谷老師交流了幾個問題。只是沒想到一個剛剛退休的數學老師,便以自己的生活積累,僅數月的時間就完成這部小說的創(chuàng)作,成功塑造了陳四六這個典型的農民工形象:出身貧寒,性格堅韌,在進城打工的過程中,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從不輕言放棄,始終保持著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陳四六的善良和樂于助人也在小說中得到了充分展現,他在救助老人時雖然遭遇訛詐,但依然堅持自己的原則,并最終成功脫身。

谷老師同步塑造了其他幾個主要人物形象:月兒,她勤勞善良,在電子廠打工時因長期高強度工作導致嚴重失眠,但回到老家后,在親情的滋養(yǎng)下得以康復;陳小濤天資聰穎卻因留守兒童的成長缺失和鄉(xiāng)村教育的不足而輟學,進城后跟隨父親學徒,在經歷無數坎坷后,最終成為一名技術能手;陳四六的父母也是小說中的重要角色,他們勤勞樸實,操持著自家的稻田和蟹塘,成為兒孫們堅實的后盾……

這些人物形象各具特色,生動鮮活,他們告別親人,離開農村奔赴城市開啟尋夢之旅,經受時代洗禮、不斷突破自我。不僅讓讀者對農民工的生活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也讓讀者在情感上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進城》的故事情節(jié)設計十分巧妙,充滿了戲劇性和張力。從陳四六決定進城打工開始,逐步展開遭遇訛詐、討薪困難、家庭矛盾等一系列的故事情節(jié),還同步穿插了一家人的生活片段,如月兒在電子廠的艱辛工作、小濤的成長經歷、四六父母的堅守與付出等,這些情節(jié)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小說豐富的情節(jié)體系。

整部小說敘述語言平實流暢,沒有過多的修飾和雕琢,但卻能夠準確地傳達出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無形中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了小說的真實性和可信度。所有文字都在向讀者描繪一幀一幀畫面、一件一件事,讓讀者身臨其境般地一起經歷、一起感受。大多數內容讓讀者有很強代入感,特別是在那個年代成長起來的人群,很容易進入到書中所描述情景當中,并與文稿中的人或事件產生共情。

此外,小說還善于運用環(huán)境描寫來烘托氛圍和渲染情感。如在描寫四六一家人離家進城時的場景時,小說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孩子們哭喊著不讓父母離開的情景,以及兩位老人呆呆張望著小車遠去的背影,這些環(huán)境描寫不僅讓讀者感受到了離別時的痛苦和無奈,也讓讀者對農民工家庭的艱辛生活產生了更加深刻的同情和理解。

文稿還觸及農民工群體在城市化進程中的諸多現實問題,通過陳四六一家人的故事,展現了當時所有農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狀態(tài)和心理變化。他們?yōu)榱松嬰x開家鄉(xiāng),來到陌生的城市,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但他們從未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進城農民工在城市中的邊緣地位和生存困境,渴望得到自身的價值認同,這種渴望在當時卻表現為一種困惑與迷惘。所幸,他們的親情和溫情成為彼此前進的動力和支撐。

《進城》主題背景的起點應在改革開放后,以東南沿海為主的地區(qū)迅速崛起一批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就地吸納農民工,形成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第一波高潮。后來,隨著沿海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提速,產生了強烈的勞動力需求,多地農民不約而同做出選擇,走出家門、奔向城市,令人矚目的“民工潮”出現,一批批農民工進城,拉開了中國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序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成長起來的農民工,如以陳小濤為代表的第二代農民工,他們的生活方式已從“生存型”向“生活型”轉變,不再把掙錢作為外出務工的唯一目的,更渴望提升素質,希望成為“管理者”,從而進入“提升技能、融入城市”的市民化新階段。陳小濤成功了,卻迷失在城市的繁華中,經歷吸毒、出軌、被拘后,他開始反思、蛻變、痛苦成長,最終站立起來。

那年代,還有一批批經過市場經濟洗禮的農民工,帶著技術、項目、資金和營銷渠道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在精準扶貧和共奔小康路上發(fā)揮重要作用,成為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動力,為鄉(xiāng)村振興帶來了又一次創(chuàng)業(yè)浪潮。

這是一部值得一讀再讀的好作品,它是谷萬華老師以幾十年來的社會閱歷,將目光集中在這些進城農民身上,深入探索個人、家庭與社會的關系,領略生活的真諦、奮斗的價值以及生命的意義。層層剖析,揭示進城農民在自我身份定位過程中價值判斷的迷惘……這部鄉(xiāng)土文學創(chuàng)作之“新”,在于可以通過農民工這一特殊群體價值觀的轉變軌跡來探究當代文化之變遷……

書評作者介紹:筆名:葉子、黃溪散人,本名葉聯(lián)華,江西吉安人。中國電力作家協(xié)會會員,江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青年作家網簽約作家。時有作品在省級以上雜志、報紙上刊發(fā)。

※本文由青年作家網編輯部發(fā)布

★近期已出版圖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家會員申請表

投稿出版

掃碼填寫

多重福利